APP下载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践研究

2016-03-03高琴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液体

高琴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践研究

高琴

(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学科,但是高中物理学起来很枯燥,记忆的知识非常多,非常琐碎,理论非常抽象。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就照本宣科。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意识,就是一味地死记硬背,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甚微。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入学案导学,让学生尽快树立起自主意识。首先介绍其特征,然后再介绍其流程,从而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提高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水平。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案导学”就是新课改下的产物,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更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老师和学生的融合,做到教学相长。

一、“学案导学”教学法特征

(一)使课堂氛围更加融洽

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出来,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一定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一言不发,而是充分参与课堂,积极发言和交流,老师也不再主导课堂,而是成为课堂的指引者,给学生以指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跃起来,让气氛变得非常融洽,学生不再是默默无语,而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了积极性。

(二)个人思考和互相合作相结合

在课堂上,学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独立思考,才能拓展思维,发现问题,奠定合作基石。经过个人思考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分组合作,在合作中,他们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探讨,最终得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个人思考得到升华。在开展合作中,一方面可以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三)教案导学性和开放性

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就需要对教案进行改革,从而引出“导学教案”,通过这种教案,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学更加民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强。有些内容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老师对这些内容尽量少讲,一带而过。对于学生弄不懂的问题,老师要作为重点、难点来讲解,学生提出疑问,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和解答,从而使课堂气氛空前高涨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新问题,不断进行思考,推动老师的教学不断向前迈进。

(四)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在教学中,对教学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其得到不断提升。在课堂上加强训练,尽量把知识在课堂上掌握。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和学生要进行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向前。老师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便对学生的指导更加有针对性,从而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二、操作程序

(一)对目标清晰呈现,对任务进行明确

学生要带着问题去探究:(1)为什么会有固体、液体和物态这三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会呈现出液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呈现出固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呈现出物态;(2)固体、液体和物态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固体物质分为几种,它们是如何划分的;(4)液态、气态和固体都有哪些性质,它们有哪些不同;(5)为什么液体、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总是在不断流动;(6)为什么液体和固体具有一定体积,但是气体的体积却是在不断变化。(7)为什么固体和液体很不容易压缩,但是气体却可以随意的压缩。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对重点知识进行概括,又要让学生能够对这些问题很好地分析。另外,高中物理还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通过液体、固体和气体,来使学生充分认识物体的三态,让他们对三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物体形态,并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物体的这些性质,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可以积极地应对物体形态所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通过改变这些形态,变被动为主动,做到因势利导。

(二)合作预习,加强问题导向

在课前要加强预习,学生间可以进行合作讨论,通过讨论加大预习的深度和广度。在预习中要加强问题导向,使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培训学生合作的意识。

(三)学生提问老师回答,对疑难问题有针对性解答

学生在学习中想到的问题要老师提问,做到老师和学生共同解答。比如,为什么实验晶体呈现立方体形,而明矾的晶体呈现八方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水蝇能够停在水面上,为什么叶面的露珠呈现出圆形;为什么冬天下雪的时候不算冷,而雪融化的时候却非常的冷呢。这些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答,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回答,然后老师进行点评,看看哪些地方不对,哪些地方正确,为什么不正确,然后老师说出正确的答案,老师的答案和学生的答案进行对比,学生就会加深印象,就能解开问题的答案。

(四)对收获进行盘点,提升拓展空间

在老师和学生进行探讨和解疑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总结和归纳,对知识结构进行整理,让学生对知识有个整体印象,更加系统化。留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在提高过程中,学生还会提出更高的问题。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哪些地方用到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这些性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带来哪些变化,我们是如何运用这些性质的,通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把知识融入生活中去,就可以用生活解开物理现象,探索物理现象的实质,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在认识物理现象的同时,可以打开认识生活的大门,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

(五)强化训练,力争在课堂上把知识吸收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做习题,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熟练地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做到当堂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就力争学会。这样就使学生在课下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让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小组评价,老师和学生进行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兴趣油然而生,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在物理学习中,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对物理更加喜爱,觉得学习物理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是在探索自然界的物理现象。通过探讨这些自然现象,可以拨开现象,寻找现象的本质,探索自然界的真谛。比如,在哗哗的流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液体的流动性,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可以体会到坚硬的固体,这是自然界赋予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它虽然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通过这一现象,使我们真实认识到自然界的奥秘,让我们对自然现象有了理解和认识,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适应教改的潮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学案导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它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起到了很大的调动作用,为学生学好高中物理开启了一种新模式。通过“学案导学”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物理知识,让他们积极去探索,去思考,在探索和思考中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高中生是未来发展动力,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是时代的责任,在以后,他们将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会为“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1]杨艾星.学案导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利弊及合理使用的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

[2]侯仁凤.“学案导学先学后教探究式”教学模式:浅谈我校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J].神州,2013(16).

[3]张鹏飞.浅谈高中物理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10).

[4]陈海鹏.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模式下渗透类比方法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3(22).

[5]范会军.探索高中生如何自主独立学习:自主导学案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20).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液体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乡愁导学案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层层叠叠的液体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