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应如何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2016-03-03刘廷文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外貌孟子初中生

刘廷文

(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浅谈教师应如何创设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刘廷文

(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初中英语教师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呆板的教学模式,创设出真实、有趣、生动、形象的英语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自愿参与英语教学。通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故事情境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教学方法,它能够真正帮助初中生实现主体地位。对初中生应该如何在故事情境下学习英语展开研究与分析。

初中英语;故事情境;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提出的新的教学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由于现在很多教师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初中生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对英语学科没有兴趣。教师必须要明确的一点是,初中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完善,他们对有趣的故事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不喜欢过于深奥、复杂的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将故事与英语紧密结合在一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对于故事情境教学法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将其应用在英语课堂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极大地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下面,本文以此为基础,讨论教师应该如何在听、说、读、写中利用故事来教授英语。

一、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应用故事情境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只有掌握了听英语的能力,才能够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从而进行说、读、写的英语活动。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时,主要是让学生跟着磁带、老师进行跟读,且听力材料以试卷听力试题和教材听力资料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初中生纠正他们的发音问题,对于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久而久之,这种枯燥乏味的英语听力训练会渐渐消磨掉学生对听力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时候,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初中生在听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学到英语知识,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听力的教学效率。“different looks”一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描述外貌的能力,掌握“Does he/she have...”等知识点,以及使其形成不能以貌取人的意识。于是,我利用龟兔赛跑,编制了一个故事:在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中,所有的动物都参加了这场盛会,参赛人员有tiger,zebra,pig,rabbit等,裁判是lion和panda。其他动物在参赛的时候,都嘲笑猪,说“Look,his belly is so fat.”等,认定它无法跑到终点。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会利用多媒体,每说到一个动物,就会展示这个动物的照片,在照片中也会有描述这个动物的外貌词语。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会利用裁判的身份,结合教材知识,来点评这些动物的外貌特点。在整个运动会中,tiger,zebra,rabbit都瞧不起pig,还故意跑到pig的面前嘲笑它。然而,pig一直没有放弃,最终跑到了终点,裁判被pig感动,为它颁发了奖章。随着故事讲完,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习得描述外貌的知识。

二、在说英语的训练中,创设故事情境

说英语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在训练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时,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对故事保持较为强烈的好奇心,这可以让他们在说英语的时候,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在英语口语交际训练中创设故事情境,不仅可以锻炼初中生说英语的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其在形象、生动的环境中快乐地说英语。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与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后期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编一个英语故事,再在课堂上讲故事。在“different looks”一课中,我让学生讲故事,在故事中,要使用本堂课描述外貌的知识。有的学生选择了“小红帽”,讲述了小红帽、狼、外婆的外貌。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编了个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

三、利用英语故事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世纪,在这个时代,各个行业的信息层出不穷,即使穷尽人一生的时间,也无法阅读所有的知识。因此,初中生必须掌握英语阅读技能,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量。然而,初中生生性活泼,天生喜欢有趣、好玩、生动的事物。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一身心特点,帮助他们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语故事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英文故事书中包含着很多英语俗语与英语文化,因此,利用英语故事书来训练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可以帮助他们积累西方文化知识,逐步形成英语思维。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我会帮助学生选择一些简单的、有趣的故事书,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外阅读。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的时间、地点,导:外貌描写要“准”。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外貌描写要“精”。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人物外貌中精心选择其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其他的可省略不写或一笔带过,使人物外貌更精确鲜明。外貌描写要“深”。深的意思是描写人物的外貌就要体现和反映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刻画出人物的深度。描写人物的外貌描写还要注意到要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相互的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

再引出《红楼梦中》一个例子:贾母道:“正好,我这里正配丸药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的装扮与其他的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有了指导和范例,难度稍减。因为有极大的兴趣,所以学生写得很开心,佳作读出来,大家也都交口称赞。

四、百舸争流——感受自主学习的激情飞扬

教学完《孟子两章》后,我布置了这么一个作业:走近孟子。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性学习。孩子们很感兴趣,热情很是高涨。

在一星期后的一节综合实践的课上,我和学生们互相之间进行了一番讨论和交流。有的小组上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预习,自行将研究内容分成几组:孟子的生平简介组、著名的名言警句组、孟子的作品组等。与此同时,对孟子也有了深刻的了解。孩子们自己的搜集整理虽然不能够全面,但他们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取了知识,更“提高了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还有一组居然将孔子与孟子的思想做比较。我问他们怎么会想到这点,孩子们说从课文中他们发现两人都是儒家学派的圣人尊师,那他们的思想理念又是否完全一致呢?于是我就打开电脑在百度浏览器里面查询,查询收获了不少: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概念根本不一样,孔子政治思想以“礼”为核心,孟子政治思想以“义”为核心。

这份意外发现的惊喜让我也意识到了如果把信息技术这一有力的学习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学生失去了教师这根学习的“拐杖”,必然要打破原来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时间安排,放开手脚,放开脚步,大胆地自己去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最终问题的答案。学生必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被动学习的局面,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技不断的进步和创新,网络在现代语文教学教育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恰当地使用网络,深入挖掘互联网上的有效资源,对于深化语文教学,提升教学品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有着非同凡响的魅力。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网络资源,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资源与语文学科的完美结合,使语文课堂在网络资源的背景下更高效,更具活力。

[1]王俊莲.应用网络资源辅助语文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2]郑少颜.试析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编辑 赵 强

猜你喜欢

外貌孟子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磨刀不误砍柴工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请你们,把我们的外貌还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