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体育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2016-03-03许军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师资体育老师

许军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浅析初中体育构建和谐课堂的途径

许军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关于“德智体美劳”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但由于传统教育中以考试为目的、以分数为高下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多数老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没有明确的认识,这样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堪忧。针对当前的状况,提出一些构建和谐课堂的方法,希望能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一些积极的帮助。

初中体育;和谐课堂;构建途径;应用策略

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要想构筑和谐课堂,要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新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为初中生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念,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大多是老师为主进行教授,然后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方法一方面不能很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使得课程内容一成不变。像体操、田径、篮球等,已成为初中体育课上“搬老面孔”的主流项目,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很多学生没有新鲜感,参与性低。而且,老师在学生自由活动时,仍旧是“放羊式”教学,教师与学生间没有稳固的纽带关系,这样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教师不能被动根据教材进行初中课堂教学,要贴合学生的实际,主动进行有趣的课题建设。

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创设和谐课堂,所以,老师在课前,应积极征询学生的意见,看看有哪些需要增设的内容,对于其中比较合理且容易实现的,老师要抱有开放的态度,使其添加到体育课堂上来。像是棒球、健美操、竞走等体育运动,都可以扩充进来,以丰富课程。多样的体育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当“教练”,对于一些学生自己比较拿手的项目,应该鼓励他们帮助老师来进行教授,以期达到和谐课堂的教学目的。这样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当然了,对于那些做出表率的学生,老师要进行相应的奖励,这样使学生上课的兴趣大大提高。

二、充实师资力量,改善教学环境

在初中体育的和谐化建设中,其中一条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的建设。在我国许多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样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一些学校领导过度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所以对于高素质的体育教师的引入不是很积极,导致有时一个老师要监管训练、教学,以及体育器材的管理,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授课。所以,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和谐的发展,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师资建设,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这样才会保证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课程所带来的益处。

当然了,关于师资力量的建设,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立刻完善的,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在增加师资力量的同时,老师应该积极改善传统的教学环境,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学习场景。比如,在学生活动时,老师不妨鼓励学生进行多人绑腿跑步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将学生集中在一起,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类似这类活动刚开始时,可能多数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所以老师应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不要放弃。首先可以编排为两人、三人一组来进行协调性练习;当学生逐渐有些技巧之后,可以扩大协同人数,上升到五六人时,这个时候,老师要担当其中的“协调工作”,保持学生的一致性;到最后十几人一起训练时,老师就是个引导者了,一言一行都是纪律的象征;在不同的角色变化中,老师要积极适应课堂,努力帮助学生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以人为本,追求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

和谐课堂中一个主要的观点就是以人为本,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不能盲目遵守教材,要在领会体育的教学意义和教学目的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设计出有趣的教学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课堂重视老师的地位,使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和顺从,和谐课堂就是要打破僵化的教育机制,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设计中来,努力为体育课堂营造出多元、欢乐的学习气氛,这样更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

例如,在球类运动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基础,有的学生可能没有。所以,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小组练习。让一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先练持单球的高运球、底运球,跨下左、右运球。而对于一些基础不错的学生,老师可以把对学生的技术训练作为重点。在练习时让两组学生相互观察练习,识别学生的动作优劣,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技术。经过一至两个单元练习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大家在竞技中,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总之,在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建设中,任何出现在体育教学中的问题,都要引起老师足够的认识,通过制订合理的计划,使学生的体育水平不断进步,真正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鹿沛先.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问题思考[J].快乐阅读,2012(27):11.

[2]胡庆彬.对构建初中体育和谐课堂的探讨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4(88):116.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师资体育老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六·一放假么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