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洋溢生活的阳光

2016-03-03李海生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情境

李海生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洛凌九年一贯制学校)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洋溢生活的阳光

李海生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洛凌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积极创设情境,在情境体验中回归生活;营造平等和谐课堂氛围,让教学素材回归生活;利用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教学形式回归生活,从而使教学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认识。

道德与法治;洋溢;生活;阳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如果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必须融入生活,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因此,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让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使课堂更具开放性。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努力拉近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从生活中品味理论的精妙,从理论中感受知识对生活的指导。如何让课堂道德与法治洋溢生活的阳光?下面谈几点我个人的想法:

一、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体验中回归生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因此,一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当然离不开生动有趣的情景。在通常情况下,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会比较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情景中深入探究、感悟生活。

二、努力营造课堂氛围,让教学素材回归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是师生心与心交流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一课时,我是这样营造课堂的: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吗?我想请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并归纳出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优缺点等。这些归纳到底全不全面呢?我们要如何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呢?通过学生自我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认识你自己”,这是几千年前镌刻在古希腊阿波罗庙宇上的一句话,作为神对人的忠告,被当时的哲学家认为代表了人类的最高智慧。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一条军事箴言写入《孙子兵法》,以传后世。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与平等,可以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学生才能从心理上接受教师,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创设出一种和谐、温馨、平等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选择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也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三、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让教学过程回归生活

要使道德与法治课充满生活气息,教师就应根据教材和教学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组织义务劳动、进行社区服务、献爱心等。

把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课堂,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回归生活,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显示出它迷人的魅力。

四、积极关注时政热点和焦点,让现实回归生活

的确,理论是灰色的,单纯讲解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理论对现在具有开放个性的学生来讲,无论如何是难以接受的。如果能将学生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情和一些国家大事、热点新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则效果大不一样。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应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热点和焦点走进课堂,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沸腾的社会生活中。

五、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让课堂回归生活

利用乡土案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乡土案例由于发生在本乡本土,有的是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它们在时空上贴近学生,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因此,学生更乐于接受。如,民族传统节日:傣族泼水节的来历,佤族青苗节的历史,让学生更加了解山之魂、水之灵、风情耿马的文化发展。因此,教学中适时地利用乡土案例,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求知欲,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活例,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善于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突破教科书的局限,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走入大自然、走入社会,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在仔细的观察中、在认真的思考中,不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让生活的阳光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真正搭建起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完善学生真善的心灵,奏出和谐美妙的生活乐章。

赵宋和.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解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6):22-24.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情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