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6-03-03张宇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新课标

张宇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三十七初级中学)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张宇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三十七初级中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并认真总结了课改经验: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并在前行中及时反思不足。其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成果较为显著,并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

语文课堂教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如,关于课改的理论研究逐渐趋于系统化,在课堂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成熟或不成熟的经验。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从事基础教育7年来,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找到方向

就语文学科来说,新课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发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时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做,不断推进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价值。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益的探索,改革创新

(一)教学内容方面

1.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语文课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把这些内容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一多先生这种朴实的做人做事原则,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出来。

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戏剧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单纯的分角色朗读还不能将文章的精髓完全地表现出来,因此,我鼓励学生将这部戏剧排演成舞台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我看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在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有所“辐射”。一篇课文往往有多个主题,如《散步》一文,有人认为文章主题是表现中年人的责任,有人认为是表现亲人间的相互理解,有人认为主题是对生命的礼赞和尊重。我在教此文时,把重点放在了文章主题的分析上,对文章的主题展开积极的讨论,在讨论中把握多个主题,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二)教学方法方面

1.兴趣导入法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就语文课程而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我认为这应从新课的导入开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导入,先给学生讲美女蛇的故事,进而引出这篇文章,我们再细细品析这个故事,揭开谜团。美女蛇的故事本身就惊险离奇,引人入胜,加上我的巧设悬念,自然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问题启发式教学

问题启发式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提出有效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快乐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我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尝试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发现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做到:提简洁易懂的问题,提有效问题,提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提符合学习规律的问题。所以每一堂课前,我都会精心设计所提的问题,并且严格控制问题的个数。实际的教学效果表明,这样做不但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宽。

3.实行分组教学,提倡“一帮一”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所教的班级都实行小组制,每个班5个学习小组,每个组5~6人,组内设组长1人,副组长1人,组员3~4人。每个学习小组都均衡分配成绩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无论是自主学习时,还是合作讨论时,抑或是课后辅导时,我都提倡“一帮一”——有能力、学会了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后要达到全组、全班都学会了的目标。

4.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首创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也就是说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个体差异,各因其材。在教学中,我会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特点,对于他们擅长的方面我会给予鼓励,不擅长的会帮助他们改进;对于勤奋好学的我会指导他们学习方法,懒惰不思进取的我会采用激励机制。实现分层次教学,人人有所获,特长能发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争取形成自己的理论成果,为课改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踏踏实实教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我的课上所学到的能受益终生。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新课标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