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概念辨析

2016-03-03夏建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辨析界定

夏建国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马克思主义”概念辨析

夏建国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摘要:文章在阐述和分析经典作家及我国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述和重要界定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后继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关于世界普遍本质和演化规律的科学世界观,是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根本利益的观念主张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以工人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为价值指归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辨析;界定

从现有的情形来看,我国理论界有将“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提并论、等同使用的惯例。例如,许多词典或教科书、论著或论文,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学说和理论体系”之类的表述[1-3]。如何认识这种现象?或者说,这两个概念在怎样的语境中是一致的?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许多论著越来越自觉地将二者区别使用。那么,“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底有怎样的区别?特别是,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概念内涵述评

“马克思主义”(Marxism)一词,语源于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相关著作。该词最初是作为反马克思的贬义词出现的,以至于连马克思本人都不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但“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4]590。在这里,马克思明确否认自己是当时的人们所称谓的那种“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因为有人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而又歪曲了马克思的思想和主张,为了与这些人区别开来,马克思说自己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马克思的说法,并不意味着他不同意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称谓,而恰恰意味着必须赋予“马克思主义”概念以科学合理的真切内涵。

经典作家从不同语境、不同视角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了许多重要阐释。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注释中,提出了用马克思的名字来命名他的学说、理论是合理的这一说法。他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5]296-297在恩格斯这段表述的字里行间,“马克思理论”一词呼之欲出。不仅如此,恩格斯还明确将“理论”与“指导思想”区分开来,一个是“指导思想”,一个是对“指导思想”的“表述”,即理论。在这里,实际上将“主义”与“理论”既合而论之,又区分了开来。这样的论述对我们科学合理界定“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最终,马克思、恩格斯本人都没有用“马克思主义”一词来命名自己的思想观点或理论学说。从正面意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是由第二国际代表考茨基于1883年4月6日,在悼念马克思的文章中首用的[3],之后在同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广泛流传开来,一直沿用至今。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并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因而他们也不可能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根据学界说法,列宁是给“马克思主义”概念下定义的“第一人”。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6]7这一界定言简意赅,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谁”以及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在这里,列宁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体系”的简称使用的。但我们难以从定义中看到马克思主义观点和学说的相对具体的研究对象以及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学科内涵,更没有廓清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某些已经过时的、甚至是个别错误的理论。列宁在《共青团的任务》中进一步讲到,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科学……全世界千百万无产者的学说”[7]284。显然,列宁在这里试图从无产阶级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层面阐释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属于谁”的主体性或阶级性。

与列宁不同,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概念要更显详细和具体。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8]538这一经典界定,虽概括比较全面,但不够精细,有夸大马克思主义内涵之嫌。例如,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一界定就不甚准确。事实上,规律是分层次的,与此相联,科学也是分层次的。世界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指明了自然和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而对于相对具体的规律,其并没有提供答案。这些具体的规律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的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列宁和斯大林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都作了时代的界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在今天看来,他们的界定有进一步分析厘定的空间和必要。列宁的定义将 “观点”和“学说”相并列来诠释“主义”,斯大林的定义认为“主义”是关于××的“科学”,都未能严格遵循概念词性同一性的原则。因为,观点是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的主要论点,与主张、主义是同义词;学说则是“在学术上自成系统的主张、理论”[1]1126,与主义的词性不一致;斯大林定义中的“科学”与理论亦是同义词,即科学的、合理的理论。诚然,“主义”与“理论”是合为一体的,“学说”更是主义和理论的统一体,在一定意义上或特定的语境中可以“打通”使用。但是,对“马克思主义”这样具有实践性、科学性、真理性和价值性的、标志性和里程碑式的概念,应该严格厘定、合理界定,赋予其无可争辩的、科学合理的意蕴。这既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谛的前提,也是领悟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基础;既是科学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合理实践形成的需要。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论述和界定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中国人往往是循着约定俗成的思维惯性和既定的意蕴来论述和界定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论述反映了他们那个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例如,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他们根据实际创造出来的理论,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中抽出来的总结论。”[9]814在这里,同样是把“理论”与理论所表达、所包含的“总结论”即“主义”相提并论,同样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了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的简称或同义词。正因为“权威”界定有其不那么严谨的情形,存在着一定的解释空间和重新界定的必要,因而我国学界对如何界定“马克思主义”一词有许多新的探索。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一种学说的名称,而是一种学说的本质”[10];“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共产主义学说”[11]38。由此可见,我国理论界对如何定义马克思主义尚无定论,见仁见智,各不相同,尽管精神实质相近,但仍然未能统一。明晰概念内涵、确立研究的问题域,要求我们尽可能达成共识,赋予“马克思主义”概念以相对共识的内涵。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概念三类意蕴的分析

总体上看,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一词的界定和应用,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泛马克思主义。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或者范围更广一些,再包括列宁和斯大林(即经典作家)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经典作家的“观点和学说体系”,还包括他们的后继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如中国马克思主义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遍。从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应该是先有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后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这种自然历史演变是马克思主义现实运动在思想逻辑上的反映。

泛马克思主义主要指中国境外特别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自己的政治倾向、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学养出发去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其可指一种与此相关的学说流派、观点思潮、社会现象或社会运动;这些概念的内涵各式各样,有扬马克思主义的,有非马克思主义的,亦有贬马克思主义的。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在整体上定义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我国理论界的普遍共识。有学者认为,经过数十年国内外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定义的探讨和争论,可以给出马克思主义四层面的新定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创立主体层面界定),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从学术内涵层面界定),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从社会功能层面界定),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从价值观念层面界定)。”[12]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泛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和应用都有其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合理性。但是,问题也是明显的。一是“杂多”。如,界定的标准不一,特别是将“主义”与“理论”相等同;意蕴不统一,应用起来还得先交代“我们是在x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的”,不好把握。二是“冗长”。层次过多,需要冗长的文字来表达,不简洁。当下盛行的在整体上定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有效途径[13]。理论界已经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开拓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新界定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一词内涵非常丰富,对其予以科学合理的界定,绝非易事。然而,概念内涵的明晰及问题边界的确定是研究的必要前提。我们认为,对内涵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作一个界定必须充分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必须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区别。正如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者、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哲学家等有区别一样,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主义”(-ism)是指某种特定的观念、主张、思想、宗旨、理念、信仰体系,或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念和主张。在内容上,主义是“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14]71道义、理想、观念、思想、主张,是一定社会成员、实践主体的“主张的要义”和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功能上,“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帜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有所趋赴”[15]71。主义即“旗帜”,是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标志、标杆,是一定社会成员价值认同、团结奋进的信仰和理想。直接地看,“马克思主义”就是以工人阶级根本利益为内涵的思想、观念、主张。因此,定义马克思主义,要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主体及其思想、观念、主张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即马克思主义代表谁、主张什么、有哪些特殊的思想和观念。而理论(theory)则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构成的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体系。或者说,理论是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当然两者又有深刻的联系:理论表达主义、主义蕴涵在理论之中。或者说,主义蕴涵在理论之中,并通过理论得以论述、证明、存在、展示和表达。例如,系统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理论,“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主义;唯物辩证法是理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是理论,“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是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理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主义,等等。就词性来说,二者是不一致的。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要用与“主义”同义的词来定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用与“理论”同义的词来定义。或者说,被定义的词与用来定义的词在词性上应该是一致的;例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参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在这里,“主义”与“世界观”、“方法论”、“真理”在词性上是一致的。如果把“理论和主张”都包含在“主义”之中,那么,主义与理论的词性就不一致了:一个是要表达的内容,一个是表达内容的内容;况且范围也不一致了:主义是广义概念,而理论则是与主张(即主义)并列的狭义概念(况且这里的主义即主张又成为狭义的了)。实际上,主义与理论在内涵及外延的层次上都有差异。例如,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以“马克思”为旗帜的世界工人阶级的观点、思想和主张;表述马克思主义的论著等则构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因此,必须用同义、同词性在同等层次上定义马克思主义,否则会导致内涵上的不对等、问题域的不对称和逻辑上的不严谨。此外,就其内涵的特性而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先进性、社会实践主体(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作为学术性、科学性、真理性和价值性极强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透视宇宙本质和规律的深邃思想、严谨的内在逻辑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内在灵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载体或“思想寓所”。

二是必须充分考虑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观念和主张的一脉相承性,展示马克思主义是不可分割的“艺术的整体”。

三是必须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的学科特色与理论界限,阐明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定义马克思主义,要鲜明地说明是谁创立的,说明其继承者及其丰富发展的历史性,说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揭示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是谁的主张,说明是哪个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和旗帜。

根据上述要求,吸收理论界研究成果,结合使用习惯,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定义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其后继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关于世界普遍本质和演化规律的科学世界观,是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根本利益的观念主张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以工人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为价值指归的思想体系。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139.

[2]钟卫华.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兼释程恩富教授的定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12).

[3]周向军,高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五个重要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论马克思主义[M]//列宁.列宁专题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11]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M]//陈先达.陈先达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2]程恩富,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13]逄锦聚,李毅.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

[14]逄先知.毛泽东年谱: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孔凡涛)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Marxism"

XIA Jian-guo

(Marxist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Hubei,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Marxism by the classical writers and theorists of our country,this paper defined it as the followings:Marxism,founded firstly by Marx and Engels and constant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by their successors,is a scientific ideology about the universal essence and evolution laws.It is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advoc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its political parties who take the emancipation of all working class and human beings as the essential value of their ideological system.

Key words:Marx; Marxist theory; analysis; definition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6)01-0021-04

作者简介:夏建国(1956- ),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兼职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14FKS002)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11-03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辨析界定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新认识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高血压界定范围
同义词组辨析练习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