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

2016-03-03佟松旺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角色定位研究性

佟松旺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高级中学)

高中生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

佟松旺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高级中学)

高中生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应对新课改的要求、拓展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能力的一次尝试。就高中生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以更好地借助于这种模式开展研究工作,实现师生双赢的效果。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角色定位;路径选择

高中生在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后,积累、储备了接受高中教育必备的知识与经验。他们的生理、心理、情感在逐渐趋向成熟。部分高中生的视野不再仅仅限于书本和课堂中,他们思维的触角涉及现实世界,并渴望在这个世界里证明自己。高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参与适合他们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文就高中生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进行分析。

一、高中生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角色定位

1.课题研究的参与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高中生发挥的作用总是有限的。这是由于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所决定的。即使是参与者,由于研究地位、作用与分工的不同,他们参与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各不相同。科研课题组的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参与的机会更多,发挥的作用更大。

2.研究素材的提供者

教育科研课题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思想、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课题研究要面向学生,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高中生置身于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能够亲身感受到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素材来自于生活,来源于学习,学生参与调查,给科研教师提供自己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和现在的思想状况;组织学生调查,就能获得更多的学生信息;学生通过整合资料,给科研教师提供重要的研究素材,便于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3.科研教师的小助手

科研教师既需要分工合作、组建优秀的科研团队,又需要一个出色的学生研究团队——学生课题研究小组。科研教师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遴选组织能力强、学习成绩棒、思想素质高、被全体学生认可的优秀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团队。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教师安排他们从事班干部、课代表等职务。他们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素材资料;同时科研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明确要求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要与教师课题研究的方向一致。高中生心智发展趋于成熟,他们足以能够胜任科研教师小助手的角色。

4.师生关系的“桥梁”

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一方面配合科研教师或任课教师做好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引导其他学生认真完成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和测验等学习任务,把教师的意图准确、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他们在督促其他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收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进典型和存在问题,并把这些信息提供给教师,供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参考。他们就是师生关系的“桥梁”,在师生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5.学习的“发动机”

高中生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科学知识做支撑。这样,他们的学习愿望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成了学习的“发动机”。一方面,这些学生努力学习,弥补学习不足,追求更大的进步,因此,他们的学习劲头十足;另一方面,他们以身作则,以其自身的正能量感染周围的其他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带动班级学习氛围,改进班级学风的效果。

二、高中生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路径选择

1.配合科研教师参与教学管理

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与责任意识与成年人基本相当,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以班长、学习委员和课代表的身份参与教学管理:布置预习,检查作业,配合教师做好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测,及时反馈实时学情,及时上传科研教师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2.积极参与科研教师组织的培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不论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还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都需要研究者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参与课题研究的高中生在通过教师的遴选后积极参加科研教师组织的培训,以掌握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师从选题、立项、开题、结题等方面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很好地配合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3.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既延伸和拓展了高中生课内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才干。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要选择与教育科研课题相一致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样会产生更好的对接效果。这样做,能有效地把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与检测融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去,增强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和效率,真正起到科研带动教学、科研服务教学的作用。

4.掌握调查方法,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调查,能够收集到对研究者有用的信息,常见的调查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学生通过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调查之后,收集了一些调查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认真的处理与分析,并得出调查结论。调查的数据和结论有利于研究者发现自己的研究是否进展顺利,研究的优缺点,下一步的工作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从事课题研究的高中学生,一定要会写调查报告。即使是简单的调查报告也足以说明学生具备了课题研究的能力。科研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引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5.及时总结经验,强化学习动机

高中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积累了关于课题研究的经验。当然,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他们要及时总结经验,好的经验能指导学习,成功的经验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起到鼓舞士气、强化学习动力的效果。

让高中生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存在问题在所难免,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加以弥补和完善,使这种研究模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对日常教学工作的引领作用,推动高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角色定位研究性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科研课题质量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