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质疑能力,打造高中数学探究课堂

2016-03-03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张仁东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三角形图像

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 张仁东

培养质疑能力,打造高中数学探究课堂

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学张仁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愈发重要,逐渐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表明学生的思维是肤浅、被动的。当学生在针对某一问题探究“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时,其思维才开始活跃。为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其在不断的思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质疑能力课堂教学探究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扮演着纯粹的“听众”角色,习惯性的沉默,无论我们说什么都没有反对的声音,整个课堂很安静也很枯燥,缺少了学生争相讨论的活力。分析这一情况,归根到底是长期的“注入式”教学导致的,教学过程中重视结果,忽略过程,使得学生无暇提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要从观念和教法上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思考、质疑、探究,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一、营造氛围,以“问”导趣,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开启探究课堂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敢“问”,打破以往教师机械传输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良好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大胆猜测,促进思维的活跃。具体实施时,我会借助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其融入课堂,主动探究。

比如,我在讲“已知两边一对角解三角形”的内容时,就依据学生认知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让其有针对性、有目标地思考。首先,我提出问题:1.利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时可解决哪几类问题?2.在△ABC中,已知a=2,b=5,∠A=30°,问∠B多大?3.在三角形A BC中,已知a=3,b=5,∠A=30°,问∠B多大?以此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做好探究准备。其次,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有所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的思考结果。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慢慢融入课堂,争着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有解,有的认为无解,还有的持中立态度,觉得都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就让其画图解题,清楚了解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解斜三角形的解的情况。学生马上来了兴趣,开始画图,图一画出就很清楚地知道其中关系,对所学内容更加有了兴趣。再如,讲到等差数列时,我一改以往开门见山的模式,以幽默风趣的故事引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当我讲到重点时就有学生发问:能把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差”改成“和”吗?惊喜之余,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于是就带领学生回归教材,深入探究,不断启发其思维,有效解决问题。

二、授之以渔,借“问”促疑,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提问越来越多固然是好,但是质量胜于数量,如何有效提问?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帮助其提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问题,为其探究添加动力。

质疑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要结合学情有选择地教给学生,让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联系生活质疑”最受学生欢迎,每次我在运用时,学生总能很快融入教学,积极地思考。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方法考虑到学生心理,能降低其对重难点的理解难度。鉴于这一点,我就要引导学生掌握,让其能自我挖掘,发现有趣、有意义的问题展开探究。

此外,借助类比联想进行质疑也是不错的方法,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联想,促进其类比归纳,有效接受新概念并完善知识体系。我就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这方面的技巧,让学生能掌握实现有效的自我质疑。比如,在讲三棱锥的体积时,我就借助已知的三角形求面积公式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二维跳入三维,很轻松地理解三棱锥的构造以及面积公式,从而有效应用。

三、拓展延伸,深“问”促思,促进学生思维深化

就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大多是因为想得不够深,因为思考问题浮于表面,不深究本质,久而久之就局限了认知,导致思维束缚,难以发散,遇到难题就很自然地退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从根源上解决,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其打开思维,在拓宽意识广度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为更深远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时,我会针对某一重点知识采取精讲模式,借助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其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探究,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比如,在讲正弦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时,我就设计了一道作图题提供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的机会:1.先画出y=2sinx、y=3sinx、y=-sinx的图像;2.再画出y=sin2x、y=sin(-x)的图像;3.最后画出y=sin(x+2),y=sin(x-2)的图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观察比较,分析出y=Asinx和y=sinωx及y=sin(x+φ)与正弦曲线y=sinx的区别。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全面了解函数图像,有所收获,还为接下来的更深入探究奠定基础,一举两得。再如,讲到双曲线概念时,考虑到这是重难点,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疑惑,我就紧扣概念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其进一步思考:1.令常数2a=0,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2.令常数2a=f1f2,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尝试着改变条件引导其思考,通过难度的增大深化学生思维,让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活跃课堂,推动教学,还能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其深入思考,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具体实施时,我们要结合学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精心设计问题,做好引导工作,深化学生思考。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三角形图像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趣的图像诗
三角形,不扭腰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画一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