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生态的幼儿美术教育

2016-03-03江苏省射阳县幼儿园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毛毛虫表现力想象力

江苏省射阳县幼儿园 孙 薇

回归生态的幼儿美术教育

江苏省射阳县幼儿园孙薇

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保守,过于强调临摹,使幼儿的想象力缺失,个性被泯灭。美术教育要回归生态,才能丰富幼儿想象,提高幼儿艺术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表现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等角度提出培养幼儿艺术能力的策略。

幼儿艺术教育美术回归生态

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艺术教育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副科,认为可有可无。教师采用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式,不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太在意技巧的灌输,让幼儿按照教师的样子进行临摹,千人一面,没有创意。

教师要引领幼儿通过动手、动眼、动脑等动手活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焕发幼儿艺术兴趣,其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创造意识与表现能力得到激发,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一、对幼儿美术教学现状的思考

1.过于注重范画与临摹。教师经过示范讲解,让幼儿进行临摹。幼儿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和范画完成作品,“依样画葫芦”,连颜色、形状都十分相似,作品大同小异,无特色可言,幼儿的个性被抑制。

2.不管有无兴趣,都让孩子参加绘画兴趣班。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学艺术,都施以”精英式“的教育,想让孩子参加绘画比赛而获奖,让孩子报名参加绘画兴趣班,由于他们是被逼来学的,缺少积极性。

3.家长与幼儿缺乏情感的交流。儿童喜欢以涂鸦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可以与孩子一起创设美好的环境,提高家庭环境的审美性,也可以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规范幼儿的行为,成为与孩子共同创作的朋友。

二、培养幼儿艺术能力的有效策略

1.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1)以形象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发想象力。教师要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丰富幼儿感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如在“彩色的树林”教学中,教者调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你们以前看过的树是什么样子?树叶长在哪里?树叶又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让他们描述看到过的树叶,有大的、小的各种形状,也有红的、绿的、黄的等各种颜色。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让幼儿感受树叶丰富的色彩,体会画面的意境,看看这些树叶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喜欢哪一幅?

(2)增加幼儿的日常经验。美术作品源于生活,想象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感知,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幼儿就无法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要增加幼儿的日常体验,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分享快乐。如在“看看周围有什么”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小朋友到活动室周围参观,认识操场,了解操场的用处;参观保健室,了解其位置,知道其中的体重表、药柜等基本设备;参观厨房,认识锅、碗、盘、盆等厨房用具。幼儿通过参观活动,增长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创作过程中想象力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2.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1)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幼儿的表现力。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求。如在“彩色的房间”教学中,教师以拟人化的方式创设情境:“毛笔一家要造房子了,看看是怎么造的呢?”引导幼儿从冷、暖色调给人的不同感受上进行欣赏,让幼儿尝试造一座有彩色房间的屋子,看看房子怎么造、颜色如何设计?教师要开展个性化教学,从不同幼儿对色彩的不同感受施以个性教学,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2)游戏化的情节提高表现力。由于幼儿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感兴趣,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以游戏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提高表现力。游戏课程的设计要丰富多样,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化的题目,将幼儿置于情境之中,产生玩游戏的兴趣。如“可怕的怪物”游戏活动带来幼儿游戏的场面,能丰富幼儿的联想,感受活动的愉悦。教师也可用游戏的导入方式,让幼儿体验活动的微妙无穷,如在“我的小手能印刷”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印出丰富有趣的物体,让幼儿乐在其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开放式教学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教师以幼儿自主命题的方式创作,能给幼儿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个性,能在同一主题下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不同的表现内容。教师可以作为幼儿绘画活动的帮助者,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创作,能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2)引发幼儿兴趣,激发创造才能。“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要给幼儿呈现具有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题材,能刺激幼儿的艺术细胞,调动他们的创造才能。例如在“好饿的毛毛虫”教学中,教者让幼儿欣赏毛毛虫,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激发其创造的欲望。再让幼儿扮演毛毛虫,用转、涂的方法在纸上画圈圈,用画笔旋转涂出毛毛虫滚圆的身体,用大小适宜的吸管做毛毛虫的脚,模拟其生长过程,最后用边角料作为蝴蝶的花纹。教者以语言、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与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作品的理解。

总之,在教育崇尚实务、回归本真的今天,幼儿美术教育也要摒弃模仿与灌输,要肩负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重任,通过生态化的教学,培养其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1]林银雅.艺术面向社会,教育面向创新[J].中国美术教育.2010

[2]陈梵娅.学前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宜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毛毛虫表现力想象力
毛毛虫,动起来
好饿的毛毛虫
看见你的想象力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毛毛虫和蚕
可爱的毛毛虫
打开新的想象力
论报纸新闻摄影专题的表现力
纤变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