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2016-03-03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光明学校

学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积极性多媒体信息技术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光明学校 万 军

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光明学校万军

信息技术兴趣多媒体

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于2001年已正式被国家教委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利用计算机媒体教学是时下应用最多的一种手段,因为它能实现图、文、声并茂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还对信息技术挺喜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开始厌学。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要让学生长期爱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试从以下几点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一、重视引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引言课中,要从计算机的产生、发展、最新动态和Internet网络的有关常识的介绍,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个人成才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现象,但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尤其是游戏。他们之所以“厌学”,是不喜欢所学的内容,那些界面呆板,死记硬背的知识,学生自然感到枯燥无味,不想学,因此,我们应该调整教学内容,重点讲述实用的知识,这样使学生感到学的知识有用,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起来劲头足,主动性强。

三、注重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兴趣持久不熄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应该说理论课程应占30%,实践课时应占70%,学生的操作过程是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的学习的热情就会下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分的实践操作时间,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良好的多媒体手段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最有效的多媒体手段是网络教室、计算机、投影机等。充分地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顺利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作用。在利用多媒体手段时,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布置任务:如果仅仅靠语言的描述,任务显然是很惨白的。通过投影机将任务展示出来,画面直观、易懂,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很轻松,就不会因为枯燥乏味的知识而对此失去兴趣。

2.辅助讲解:当需要讲解一些必要的操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实时播放教师的操作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直接看到,这比我们以往的讲述效果会更好。

3.交流讨论:当某个学生需要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将他的内容展示出来,其他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从而达到交流讨论的目的。

五、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之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对教学中的一些简单内容,而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扮演“小老师”来完成教学任务。如在“画图”的教学中,事先告诉学生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组织上课,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备好课,以自己最好的教学方式,扮演“小老师”去完成这一课的任务。同时,在实践课中,老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实践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激发学习的兴趣。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活动。

猜你喜欢

积极性多媒体信息技术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