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国演义》对鲁肃形象的改写

2016-03-03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

王 强

(宁德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福建 宁德 352100)



论《三国演义》对鲁肃形象的改写

王强

(宁德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福建 宁德 352100)

摘要:鲁肃是孙吴政权重要人物之一,也是孙刘联盟的积极倡导者与维护者。在《三国演义》中,鲁肃作为一名主要配角,其艺术形象与正史中的记载差别较大。为了贯彻“拥刘”这一理念,《三国演义》将鲁肃塑造成一位宽仁长者,同时也是刘备集团诸多观点的倾听者与赞同者,并希望通过鲁肃的态度来体现刘备集团在汉末纷争中的正统地位与道义优势。但由于鲁肃的吴臣身份,因此导致了小说中有关其言行的描写经常显得不合常理。

关键词:鲁肃形象;三国演义;正统观念;荆州之争

鲁肃是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重要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艺术形象与正史形象存在着较大区别的主要配角。罗贯中对鲁肃形象的定位是个“宽仁长者”(《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同时还借鲁肃密友周瑜之口反复提及鲁肃乃是“诚实人”(第五十四回)、“真长者”(第五十六回)。但在整部小说中,鲁肃之宽仁在很多时候却近似于无原则立场。他作为孙吴方面的重臣,却屡屡被刘备集团的说辞所折服,不为孙吴方面竭力争利;按照《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后,鲁肃在孙、刘双方荆州之争问题上的表现更是近乎幼稚,完全不似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就连书中的孙权也指责他“如此糊涂”(第五十四回)。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罗贯中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喜欢走极端路线;鲁迅先生曾评价《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乃是“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1]78而鲁肃的形象在罗贯中的笔下也给人以一种“忠厚宽仁接近于糊涂”的感觉。另一方面,受罗贯中自身“拥刘”正统观念的影响,《三国演义》不但需要通过鲁肃来烘托刘备集团诸多人物的智勇,而且更需要借鲁肃之口表明刘备集团在汉末纷争中的正统地位与道义优势,并在孙、刘荆州争端上为刘备方面进行辩护。因此被陈寿誉为“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的鲁肃,[2]1281才会在小说中表现出种种不合政治常理的举动。

《三国演义》需要借孙吴方面人物的态度来帮衬出刘备集团的正统地位和道义优势,而这一人选之所以会挑中鲁肃,罗贯中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首先,这个人物在孙吴方面需要有相当高的地位,只有这样,他的态度才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与说服力。《三国演义》着重描写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军事政治斗争以及外交上的纵横捭阖,因此罗贯中笔下突出表现的是战将的忠勇、策士的奇谋以及说客的辩才。受此影响,一些主要业绩侧重于内政建设方面的人物在整部小说中明显戏份不足,例如张昭、顾雍、诸葛瑾、张纮这些《三国志》中的孙吴重臣,在《三国演义》中只能算是次要配角。另外,罗贯中借孙策之口说出的那句“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第二十九回)也断绝了张昭等辈在孙、刘交往中有所表现的可能。至于程普、黄盖、韩当这些孙吴老臣,其单纯的战将性质,也使得他们并不适合出现在孙、刘交往的场合中。同时,作为赤壁之战前后,孙吴方面的军政要人——周瑜,因为他在荆州问题上一向态度较为强硬,而且罗贯中需要他与诸葛亮斗智,因此也不适合这个帮衬的角色。相比之下,作为周瑜的副手与继任,鲁肃的地位(周瑜继任,吕蒙前任)以及职能定位(军政结合)都很合适。

其次,作为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所选的这个角色在正史中,应当与孙、刘联盟有关,以免小说架空的色彩过浓,影响作者“尊刘”的著述意图。而鲁肃本人正是历史上孙刘联盟的发起人和积极维护者。曹操南征荆州之战后,“(刘)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而“(鲁)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2]1269促成了赤壁之战时的孙、刘联合。而在曹操败退之后,面对“(刘备)求都督荆州”时,又是“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2]1270当孙、刘荆州摩擦升温之际,鲁肃再一次压制孙吴内部的主战势力,同时又不卑不亢的处理与刘备集团之间的双边关系,通过陈述各自是非曲直以及厉害得失,使得刘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2]1272维护了孙刘联盟抗曹的局面。在他死后,孙吴内部主战派无人制衡,而刘备方面对于荆州问题出现的新变数又没能及时应对,直接导致了孙、刘双方围绕荆州大打出手,各自元气大伤;本就倾斜的实力天平,在此之后更是彻底倒向北方的曹魏方面,孙、刘双方都成为了荆州之争失控的受害者。

可以说,作为一部被章学诚评价为“七实三虚”的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选择鲁肃作为衬托刘备集团正统所在以及道义优势的人物,一方面是因为鲁肃本人在孙吴方面的重要地位,使得他的态度说服力更强;另一方面也是缘于鲁肃在历史上对于孙刘联盟的形成和维护有着特殊的贡献,选取他作为帮衬角色,使得小说的史实色彩显得更为浓厚,便于作者通过小说的情节向读者阐释自己的正统观念。

正史中鲁肃的形象与《三国演义》中提及的“宽仁长者”以及“诚实人”等评语还是存在着相当大差别的。

按照孙吴自己的官方史书《吴书》所载,鲁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家乡父老对他的评价乃是“狂儿”。[2]1267同时《吴书》认为出仕后的鲁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2]1272应当说,“狂儿”、“为人方严”、“禁令必行”、“善谈论”、“能属文辞”这些形象特点与“宽仁长者”、“诚实人”相去甚远,也与《演义》中那个经常被诸葛亮、周公瑾说得哑口无言,点头称是的鲁子敬不相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罗贯中在《演义》中反复强调鲁肃“宽仁长者”与“诚实人”的形象,应当有着自己的特殊目的。一方面,长者、诚实人的态度对于旁观者来说更具说服力;他们所认同的说辞从道义角度来看,理应更站得住脚,因此《演义》需要鲁肃这位长者、诚实人来认可刘备、诸葛亮等人对于汉末局势以及荆州问题的看法,以此来突出刘备方面乃是道义所在。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汉末群雄逐鹿,当此风云诡谲的乱世中,固然有怀抱“兴复汉室”之志的士人,但正如周瑜所论,当时乃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鹜之秋”,[2]1268正是追求功业名利之时。按照常理推测,似乎诚实长者这一类的人物,才更容易会被汉室正统,大义所在之类的说辞所打动,将鲁肃塑造成这类人,也是为后来孙、刘交涉时的相关情节进行铺垫。但考察正史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真实历史上的鲁肃对于“汉室正统”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感情;相反,他对于孙权称帝却有着积极的态度。在他初见孙权之时,孙权曾谦虚的表示自己只是想“思有桓文之功”,但鲁肃却直言“汉室不可复兴”,期望孙权最后能够“建号帝王以图天下”。[2]1268而在赤壁战胜之后,孙权与鲁肃的一次谈话中,鲁肃再次希望孙权以后能够“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2]1270

在正史中,鲁肃一直主张孙、刘双方应该联合抗曹;同时,为了维持已有的孙刘联盟继续存在,他就荆州的归属问题,在孙、刘双方间进行了积极的斡旋。关于孙、刘荆州之争的由来,《三国志》将其分散在诸多人物的纪传之中,显得较为杂乱,在此引司马温公《通鉴》的相关记载来进行说明。

建安十三年,曹操赤壁败退后,周瑜趁势渡江,“屯北岸,与仁相拒”。同时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营帅雷绪率部曲数万口归备。”[3]2137次年,“周瑜攻曹仁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周瑜领南郡太守,屯据江陵;程普领江夏太守,治沙羡;吕范领彭泽太守;吕蒙领寻阳令。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会刘琦卒,权以备领荆州牧,周瑜分南岸地以给备。备立营于油口,改名公安”。[3]2141-2142按《通鉴》注释所解,南岸地便是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之后,因为“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因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孙吴方面在鲁肃的建议下,同意将更多的荆州地域借与刘备方面。[3]2145-2146

刘备入蜀后,孙、刘双方在荆州问题上摩擦升温,两边的强硬派互不相让,出现了局部的武装冲突,鲁肃果断处置,面责关羽,最后孙、刘双方“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3]2182孙、刘双方对于两分荆州的局面都表示满意,荆州问题暂时得到了平息;但鲁肃死后,荆州之争完全失控,双方强硬派互不相让,最终孙、刘双方兵戎相见,联盟破裂,各自也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尊刘”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痛心疾首的评论道“肃之死也,羽之败也。操之幸,先主之孤也。悲夫!”[4]258从中立的角度来看,汉末乱世,各方势力之间纵横捭阖,其出发点都是求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赤壁之战时,鲁肃主张联刘抗曹,是从维护孙吴利益角度出发;战后,孙权同意鲁肃的主张,“借荆州数郡”给刘备,也是为了能够牵制最为强大的曹操集团。

可以说,在荆州问题上,孙吴与刘备双方,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的色彩浓厚,无论哪方,在道义上都不占有绝对的优势。而站在现实功利角度来算账,赤壁之战后,孙、刘双方各自攻取了荆州部分土地,刘备攻拔荆南四郡完全靠的是自身的力量,孙权方面所谓的“借”,至多也只是将其手上控制的荆州局部地域转交给刘备,而不是将整个荆州“借”给刘备;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通过几次交涉之后,刘备也有将自己所攻占的地盘转隶给孙权方面的举动,这可以视作一种变相的“还”,当然这一情况的实现也离不开鲁肃的努力与克制。这种孙、刘双方各占荆州一部分的均衡局面,在鲁肃眼中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局面,实现了孙吴利益的最大化。清代大史家赵翼也认为孙、刘双方以湘水为界,两分荆州的方法较为合理。在其《廿二史札记·借荆州之非》一节中他认为赤壁之役,刘备方面同样出力甚多,因此孙、刘双方“以湘水为界,分长沙、江夏、桂阳属吴,南郡、零陵、武陵属蜀,最为平允”,同时他认为“借荆州”一说乃是孙吴方面的歪曲捏造,希冀将自己悍然背盟,袭杀关羽之举解释成“取所应得”。[5]139-140

从正史记载来看,赤壁之战后,南郡、江陵等地的确曾一度为孙吴方面所攻占,后转隶给刘备方面。虽然刘备方面后来将自己占有的一部分荆州地域转交给了孙吴方面,早就完成了变相的“还”,赵翼等史家也认为孙吴方面在袭杀关羽后,大谈“借荆州”一说是无理的,但毕竟“借荆州”中的“借”有一定的史事依据。而罗贯中为了抹掉这一丝“借”的痕迹,将周瑜与曹仁的南郡大战进行了文学再创作。与正史中的“周瑜攻曹仁岁余,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这一史实不同,《演义》中的南郡大战,周瑜进攻不利,甚至身中毒箭,最后诈死赚得曹仁中计,可是诸葛亮却智高一筹,趁孙、曹两军酣战之际,袭取了南郡、襄阳、荆州,完成了“孔明一气周公瑾”。[6]406-413之后,刘备方面又分别攻占了荆南四郡。

在《演义》中,面对孙吴方面的屡次讨要,刘备方面十分无奈,最后只能与鲁肃签了一纸文书,答应“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荆州)”。[6]429可以说,在罗贯中笔下,同样一个“借”字,《演义》与正史中的含义截然不同。正史中,孙权确有将自己控制下的荆州地域转给刘备之举动,此处之“借”,有“借”之实。而在《演义》中,荆州全境都变成了由刘备方面所亲自攻占,孙吴方面从不曾实际统治过荆州,只是一直仗势相逼,将荆州视为赤壁之战的酬劳;而刘备方面乃是出于无奈,只得签下一纸借条文书。可以说,《演义》中的借荆州,只有“借”之名,而没有“借”之实。如果说正史中的荆州之争,刘备方面至少不理亏的话,那《演义》中刘备方面则彻底占据了道义上的制高点,也突显了罗贯中“拥刘”的正统观念。

在正史中,鲁肃是主张将荆州地区的一部分转交给刘备集团控制,以便实现孙、刘力量联合的优化,以此来威慑曹操。当然,鲁肃的这一主张是出于对孙吴利益最大化的考量,而绝非为刘备、诸葛亮的说辞所折服。按照《汉晋春秋》的说法,鲁肃认为“(曹操)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2]1270可以说,“借”荆州给刘备,乃是鲁肃为曹操树敌之计。

正史中的鲁肃是孙、刘“借荆州”一事的主要决策者;但在《演义》中,鲁肃却变成了跑腿的信使以及刘备、诸葛亮等人高谈阔论的倾听者。《演义》中鲁肃第一次因为荆州问题出使刘备方面,乃是因为赤壁战后,刘备方面趁周瑜、曹仁大战之际,用计袭取了南郡等地,周瑜气愤不过,于是派遣鲁肃前来要求刘备让出南郡等地。面对鲁肃将荆州视作孙吴方面参加赤壁之战的酬劳这一主张,诸葛亮进行了驳斥,他认为:“子敬乃高明之士,何故亦出此言?常言道:‘物必归主。’荆襄九郡,非东吴故地,乃刘景升之基业。吾主固景升之弟也。景升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6]414-415而在面见刘琦后,鲁肃的表现是“吃了一惊,默然无语”,之后同意了诸葛亮“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的提议,只是又加了一句“若公子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6]415

可以说,在这次交涉中,作者借诚实人鲁肃的态度,认可了“荆襄九郡,非东吴故地”这一事实,点明孙吴方面对于荆州领土的要求只不过是建立在自己出力打赢赤壁之战,需要酬劳这一依据之上。而且鲁肃也赞同刘琦统领荆州比孙吴更合乎情理这一事实。但从现实角度出发,鲁肃作为一名使者,其做法十分失职,他认可刘氏统领荆州的行为,直接让孙吴方面在荆州之争中处于道义方面的下风,为之后孙、刘双方在荆州问题上的扯皮埋下了祸根;但为了“拥刘”的需要,小说中的吴臣鲁肃也只能对于诸葛亮的观点“默然无语”。

鲁肃第二次因为荆州问题出使刘备方面发生在小说的第五十四回,当时的背景是刘备攻略荆南的零陵、武陵、长沙、桂阳四郡大获全胜,实现了对于荆州地区的完全控制;而恰在此时刘琦病亡,孙吴方面闻听此讯,便催促鲁肃再次前来讨要荆州。由于在第一次交涉中,刘备、诸葛亮等人借口辅佐刘琦执掌荆州来拒绝孙吴,因此在刘琦病亡的情势下,诸葛亮不得不换了一套理由来应对鲁肃,他认为:子敬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自我高皇帝斩白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今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弟承兄业,有何不顺?汝主乃钱塘小吏之子,素无功德于朝廷;今倚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土。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汝主姓孙反要强争?且赤壁之战,我主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岂独是汝东吴之力?若非我借东南风,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江南一破,休说二乔置于铜雀宫,虽公等家小,亦不能保。适来我主人不即答应者,以子敬乃高明人士,不待细说。何公不察之甚也![6]428

相比之前“非东吴故地,乃刘景升之基业”这样的说辞,罗贯中这次借诸葛亮之口,将自己“拥刘”的正统理念和盘托出,从理论高度为刘备方面在群雄混战之中寻得道义优势。同时,针对孙吴方面将荆州作为赤壁之战酬劳这一观点,诸葛亮反复强调赤壁之战乃是孙刘联盟抗曹,双方乃是盟友关系,而非主从关系。刘备方面对于战役胜利的贡献也极其巨大。并且他还转守为攻,向孙吴方面指出,孙吴参加赤壁之战不是单纯的为保全刘备势力而战,也是为自身存亡而进行的搏命之战。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时不但出力颇多,甚至是赤壁战胜的关键,按诸葛亮的说法便是“若非我借东南风,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因此孙吴方面不但不应该向刘备方面索要酬劳,相反倒是刘备方面应该向孙吴方面索要协力保住江东的酬劳。而且刘表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对于刘备集团来说继承战前刘表的地盘乃是合情合理之事。另外,诸葛亮的一番说辞,通篇充满了汉室正统的优越感,甚至对孙吴主政者的出身也进行了贬低,直接称呼孙坚为“钱塘小吏”。但是面对诸葛亮这通极富挑衅性的说辞,作为孙吴外交使节的鲁肃不但没有奋起反驳,相反他却“缄口无言”,在长时间的沉默思考后,他居然认为:“孔明之言,怕不有理;争奈鲁肃身上甚是不便。”[6]428-429也就是说,诚实长者鲁肃实际上认可了诸葛亮这番言辞;结合鲁肃的身份,也就是说孙吴方面的军政要员认可了刘备方面关于正统问题以及荆州归属问题上的见解,这为小说中刘备方面在群雄纷争中占据正统与道义的制高点提供了绝好的证明。

客观来说,作为一名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对于史事的一些见解也有着相当高的水准。他借诸葛亮之口,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正统理念以及对于荆州归属问题的看法,认为赤壁之战“我主(刘备)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岂独是汝东吴之力?”,因此孙吴一再要求独得荆州的要求是不合理的。而他的这一看法,后来也得到了赵翼这样的史学大家的支持(详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七《借荆州之非》一节)。但鲁肃作为孙吴重臣与外交使节,当有着自身态度与立场,小说中鲁肃被说得哑口无言,甚至表示“孔明之言,怕不有理”这样的情节,显得过于不合情理。同时,这也与正史中“善谈论”、“能属文辞”的鲁肃形象相去甚远。

小说家与历史学家不同,在进行历史题材作品写作时,为了更好地宣扬自己的理念或是为了满足文学创作的需要,他们可以对于史事进行适当的修改。但像《三国演义》这样被大史学家章学诚评为“七实三虚”,欲借前史之事抒发作者自身史观的历史小说,架空太多反而会影响作品本身的说服力,因此罗贯中在进行写作时,对于历史事实的态度还是相对严肃的。鲁迅先生评价其书“凡首尾九十七年(一八四——二八〇)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论断颇取陈裴及习凿齿语,且更盛引‘史官’及‘后人’诗。”[1]78在这一大前提下,《三国演义》对于历史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艺术再创造就不能够完全脱离实际,信马由缰。

明清时代,由于“拥刘反曹”的观念成为主流,鲁肃作为历史上孙刘联盟的积极倡导者与维护者,对其评价亦越来越高,王夫之甚至惋惜“肃先亡耳,不然,尚其有济也。”[4]254甚至还一度出现了鲁肃虽仕于吴,却忠于汉的观点。当然,这一观点与《三国志》等正史的记载是明显相悖的,同时也经不起推敲。清人袁枚在其《鲁肃论》中认为“肃果忠于汉,则去孙归刘可矣,何必怀二心以事君?”[7]762赵翼评价孙吴用人乃是“以意气相投”,翻看《三国志》中相关人物传记,孙策、孙权、周瑜、鲁肃这批孙吴早期奠基人物确实志趣相近,都希望能在汉末乱世先立足江东,进而建帝业图天下。鲁肃本人对于当时天下局势的判断是“汉室不可复兴”,而他作为孙吴重臣的理想便是孙氏有朝一日能够“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2]1268-1270

《三国演义》对于曹操、诸葛亮等主角人物的艺术形象成功进行了再创造,相比之下,鲁肃这一人物的形象改写却并不成功。为了体现“拥刘”的理念,《演义》中的鲁肃除了倡导维护孙刘联盟这一点外,其为人处世的性格以及乱世之中的政治理念都与正史中的记载有着较大的偏差。同时,从小说本身情节来看,为了通过鲁肃从侧面烘托刘备方面的道义优势,《演义》对鲁肃在孙、刘交往时的言行描写多有不合常理之处,忽视了鲁肃作为吴臣应有的态度立场,使其在孙、刘交往活动中成为了刘备方面观点的倾听者与赞同者,使得鲁肃这位书中的“诚实长者”给人一种“忠厚宽仁接近于糊涂”的形象。

笔者认为在历史题材的小说中,塑造鲁肃这类第三方配角的形象确实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三国演义》以“拥刘反曹”为主线,因此对于曹、刘两大阵营的历史人物定位比较明确,但夹在两者之间的孙吴诸多人物则有些模糊。《演义》似乎是以他们对于刘备集团的态度来进行区分,主张孙刘联盟者,其形象更偏正面,反之则多有贬损。但现实中,这些人物主张联刘与否,都是从孙吴方面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并非是因为在道义正统上对于刘备集团高看一眼。因此鲁肃的形象就与正史中那位认为“汉室不可复兴”,一心希望孙吴方面能够“克成帝业”的江东股肱之臣相去甚远。

如何弥合现实历史与小说情节之间的裂痕,使得小说一方面能够情节流畅的表达作者自身的理念,另一方面又不会因为自身内容离真实历史太远而丧失更多的说服力,是摆在众多历史题材小说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鲁迅先生所言的“据正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词复易滋混淆”便是针对这一问题所发。[1]78从鲁肃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便是《三国演义》这样为后世所公认的名著,也难以在这一问题上做到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 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赵翼 著,王树民 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7]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石长平

On the Rewriting of Lu Su’s Image in

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

WANG Qiang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352100, China)

Abstract:Lu Su is an important politician of the Sun Wu regime. He is an active supporter of Sun-Liu alliance. In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 Lu Su’s artistic image is different from the historical image.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ideas of the author of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 Lu Su’s artistic image is an honest gentleman, and a listener and supporter of Liu Bei’s claim. The author wants to indicate the orthodox of Liu Bei regime. But, because of Lu Su is an important politician of the Sun Wu regime, his words and deeds seems irrational when he was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Liu Bei regime in the novel.

Key words:the image of Lu Su;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 the concept of orthodox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16)01-0057-05

作者简介:王强(1984-),男,浙江临海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史学理论。

基金项目:宁德师范学院科研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早期人物传记与史学”(2013Y011)。

收稿日期:2015-06-12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