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与内容选择

2016-03-03□纪

新课程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内容选择教学任务阅读教学

□纪 勇



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与内容选择

□纪勇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任务。语文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讲是教读的学问。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文本内容与表达技术。选择教学内容需遵循3个依据:依据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依据文本自身内容的要求,依据教学整体设计的安排。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任务;内容选择

说到《出师表》,政治老师说,我们政治课会讲到的,那里讲的是一个人为官为人的品质,讲的是治国之道;历史课老师说,我们也讲过,那是作为一段历史的艰难历程和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的见证用的。这时,作为语文老师的你,你会讲什么?你会不会认为他们“抢了你的饭碗”?真正的语文老师会微笑着说:我在你们的基础上多了个不可不讲的内容,那就是这篇文章何以成为你们研究政治、研究历史的一篇绕不过去的史料,它以何种技法成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你们讲的是“知其然”,我要讲的还有“所以然”。《出师表》一文,初中讲,高中讲,大学讲,读研究生时还要讲,它的内容堪称一座挖掘不尽的宝库。我们语文课就是要教给学生挖掘这座宝库的方法——读懂文章、读出新意的方法。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探索这篇文章是如何形成的,是怎样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的——文章的写作技法与价值因素追索。笔者在一次讲座中即兴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讲,政治课更多的是讲“道”,历史课更多的是讲“事”,而语文课更多的是讲“术”,讲读书之术,讲理解之术、表达之术。

一、语文阅读教学从根本上讲是教 “读”的学问

1.积淀读的能力基础

积淀读的能力基础,包括识字、断句、识句意、明层次、知内容。

即使到了初中、高中,相应的识字任务依然是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中学的识字教学,不仅仅是能读出字典语音,识得字典含义,更要教学生学会在语境中读音辨义,在辨析过程中渗透相关字的比较辨别,增强学生准确使用汉字的意识,自觉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断句能力,包括但不仅仅是文言文的加标点(或加斜线)式断句能力,还包括现代文句的字词组合的辨识、句间停顿的确认等。断句能力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能力之一。准确断句有自身的一些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把这些规律理出来,通过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例如食指的诗《相信未来》中有这么两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这是两个比喻型复指句,“手指”是本体,“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是喻体;“手掌”是本体,“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是喻体。只有理解了这一层意思,才能准确断句;反过来,也只有这么准确断句,才能真正理解诗人那气势磅礴的自信。如果理解成主谓句,把“指”理解成动词,在其前停顿,那就与诗歌整体不协调了。

识句意,除了要借助一些句子结构、句型分析知识与方法以外,着重要进行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如杨绛的《老王》最后一句话里有“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疚”,教学中学生对这个句子可能“视而不见”,那么教师则有必要提醒一下“这个句子到底什么意思”。学生对这个主谓句似乎并不陌生,就是表达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嘛。仅仅如此吗?如何理解“幸运者”和“不幸者”?作者何以感到愧怍?那么,要把学生引导到深层追索的路上来深入理解这个句子。从前文中可以看出,杨绛一家对老王还是颇多照顾的,况且他们一家的遭遇也足以让人感到“不幸”,他们也不敢“乱说乱动”,可比起老王来,还算是“幸运者”,这固然表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严于律己、严于解剖自己的品质,但其中的辛酸似乎也不经意间被细心的读者感觉到了,况且,连我这样的尚且稍有关心老王之意的人都感到愧疚,那么,那些在“组织”者,掌管“组织”的人、这社会难道就不应该有一点愧疚么?如此去引导学生逐层理解句意,便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至于析层次、知内容,则需要应用到文体知识。不同文体的文章,其层次切分、主旨分析、思想理解都有各自的规律,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按体解读。比如,说明文,要从说明性质或说明方位或说明方法等角度理清写作思路,划分文章层次,理解说明对象及其说明意图。论说文,则要从逻辑层面理解作者行文思路,归并文章意思,切分文章层次,理解文章主旨。文学类作品相对复杂一些,需要按照文学作品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分类,按照各自的规律理解思路、划分层意、感受思想情感。

2.研习读书理解的方法

阅读教学要重感悟,重体验,但绝对不是永远只让学生在“感悟”的黑匣子里摸索。即使是感悟,也有感悟的规律。读书,有读书理解的规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引导学生把这种规律找出来,找得越多越便于选择运用;同时,引导学生体验运用规律,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在运用中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阅读理解有一些基本的方法,语文阅读教学要通过一篇篇课文里的这些例子把方法交给学生。如通过教学一篇篇文言文,教学生逐步把握理解文言字词句基本方法,把握古人思考问题的方法与志趣追求,把握古人陈述的特点与技巧。如通过教读论述类文章,就要教学生理解文章确立观点的方法和论证观点的方法,掌握分析评判作者观点的方法。如教读诗歌,就要教学生把握诗歌立意、表意的独特语言特点,学会根据有限的信息、连缀组合并合理联想想象推演的方法。如教读小说,就要教学生学会运用宏观把握与细节呈现的手法,理解小说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观察视角与思考方法,理解小说呈现生活的多种技巧与曲折方法。阅读理解的方法,离不开各类文体的特点,那么这些特点的把握,也必然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除了分文体的特殊阅读方法以外,作为阅读能力形成的基本方法,还有一些共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整体感知的方法、理清思路的方法、推敲词句的方法、思考追索的方法。

整体感知,就是要树立全局观念,通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理解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必须有个整体把握,在整体观感下,才可把握局部和细节。这里面有习惯问题,也有方法技巧问题。这看似是个太小儿科的话题,然而,中学教学中这却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有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课堂时兴搞“你最喜欢哪一段”的游戏,也有由学生提问而教师解答的模式,但大多是枝节性问题,如果能够通读文章、对文章有整体性把握,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所以,有必要重提这个问题。阅读教学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忽视整体阅读的训练。

理清思路,文章的起承转合、呼应映衬,不仅仅是技巧问题,而且还关涉到对文章的意图、主旨、思想、感情等内容因素的理解。文章的思路,有一般概括意义上思路,如总——分——总、纵深式、并列式、以情起以意结、以问起以答结、以故事领起以疑问结束,等等;也有具体到文章的独特的构思行文思路,如鲁迅的《祝福》以“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起,以鲁镇年底的爆竹声结,中间穿插祥林嫂的故事,为何要以这样的思路来写?为什么把年底作为背景来展示祥林嫂?仅仅是因为祥林嫂死于除夕吗?这一系列问题都与作者的行文思路有关。理解思路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当然,理解思路也有助于学习写作技巧,增长写作智慧。

推敲词句,并非无聊的咬文嚼字。从推敲词句入手,把握了有些关键词句的文面与内蕴意义,便能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杨绛的《老王》开头写道:“他蹬,我坐。”孤立地理解,只能看到这是在写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之间的关系,显得冷冰冰。但把它放在语境中,联系后面的一句话“我们一路聊着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两人之间的关系便突破了雇佣与被雇佣之间的关系,有了人间的温情,当然这样的句子也引出了下文,有着独特的结构意义。我们常说“匠心”,这便是匠心。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这样去揣摩词句的方法。

思考追索,既包括对文章本身内容或表达艺术的思考、追索与质疑,也包括别人对这篇文章整体的或局部的理解语言说的思考、追索与质疑。这是阅读能力所应有的要素之一。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并做了论证,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观点由何而来、为何提出、是否合宜、有无破绽,这样的论证是否合乎逻辑、有无逻辑力量,有没有更好的论述路径等等。作品中有的话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你怎样理解,也要思考追索。如杨绛的《老王》写老王一直检讨自己脑子转得慢,没有进入组织,很多人只是看到这是写老王的“可怜”,只看到这是生活的可怜,但一追索,你会发现,这里还有超出“可怜”以外的丰富内涵:多么淳朴的老王,多么淳朴的百姓,只会责怪自己,从不抱怨别人!而我们的“组织”竟然轻易地就忽视了这样的百姓,这样的值得“可怜”的人,以至于他连家都没有,连哪天死的都不知道,我们的“组织”是不是该“愧疚”呢?

3.形成会读善读的能力

王荣生说:“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是使学生掌握并运用‘阅读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阅读教学务必完成这样的几个任务: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要靠培养才能形成的。只有有了读的行动,才可能产生读的兴趣。读的兴趣重点在读。引起学生读的兴趣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内容吸引、目标吸引、成就吸引。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读物很重要。一看就懂的读物在低年级也许能吸引学生,但到了开始意识到设计自己的人生的阶段,则需要阅读一些超出自己阅读经验的读物、具有挑战性的读物,才能引起兴趣。故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疑难很重要,所谓“深文浅教,浅文深教”即是言此。学生意识到阅读对自己人生的意义,就能感受到成就的喜悦,阅读兴趣自会越来越浓。

(2)养成健康的阅读习惯。包括选择读物的习惯、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思结合的习惯、欣赏与怀疑相结合的习惯等等。选择读物很重要,怎样选择有方法,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了适当的读物,运用了合适的方法,不仅会培养起阅读兴趣,还会使学生在良好的循环中形成良好习惯,形成很好的阅读能力,促进其人生成长成熟,为其人生成功奠定基础。而其他的一些习惯,也都是健康阅读所不可少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习惯的养成往往是需要综合训练的,也是需要长期训练的,是需要具体训练的,只靠说教不行。

(3)养成善于阅读的能力。所谓善于阅读,主要包括有浓厚的兴趣,有良好的习惯,有科学的方法,读有收获,读有成就,读出境界,读出幸福。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必须具有系统方法论的思想,也有具体方法运用的实践。如用读小说的方法读小说,用读科技说明文的方法读科技说明文,能读出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能读出文章的深层意思,能够联想阅读、想像阅读,把一篇短文章读成长文章,甚至读成一本书,也善于把一篇长文章或者一本书读成短短的几句话、几页字。在阅读中增强智慧,在阅读中激发创造欲望,在阅读中学会创造。

二、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文本内容与表达技术

语文阅读教学,从目前的现实看,是教读一篇篇文章,那么,不管是怎样的文章,其教学内容无非包括两个方面:文章的内容和呈现这个内容的思路、方法与技巧。不理解文章的内容,技巧就无从说起;没有技巧的教学,就没有语文课存在的必要。而贯穿理解内容与技巧的便是方法,如何理解文章内容,如何分析、掌握写作方法,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尽力挖掘的内容。面对不同文体的文章,根据其自身规律,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就其共性而言,下面几点是阅读教学内容不可忽视的方面。

1.识字断文的理解之基务必抓实

前文已述,字词句篇的基本知识,如果还是学生理解文章的拦路虎,那么,自然应该成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是需要时时遵守的。同时,有时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又必须借助对关键字词句的仔细推敲才能实现,因此理解字词句的内容自然更为重要。教学中务必研究和使用识文断句、理解相关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的规律。

2.知其所言的过程不能省略

首先,知文章所言为何,必须是教学内容。讲了一大堆时代背景、文学理论、解读方法,结果学生没读文章,不知文章所言为何,那肯定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语文教学。面对一篇文章,教学内容必然涉及:文章说的是什么,是怎么说的,在说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技巧,尤其是作者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思路,选择和使用语言的内在心理过程与其所包蕴的语文规律,要仔细揣摩。现在的问题是,文章内容的理解都会关注,“知其说什么”的教学内容未被忽视,至于是不是真的准确把握了“说的是什么”还有待认真研究,那是另外的话题,但研究怎么说,却往往被忽视,至少是不被重视,几条干巴巴的写作方法放在课后,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教学意义似并不大。而尤其需要关注的一个内容往往没有引起注意,那就是我们理解文章说什么,理解文章怎么说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内容里,对这个方面的研究与处理需要着力研究。这是教会学生阅读文章的关键所在。

3.作者的表达选择思路必须弄清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延伸开来,就是为了学生养成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养育情感、学会表达、学会创造的能力。文章都是特定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的产物,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平面体,要使学生真正获得上述的能力历练,则有必要把文章作为共性中的个体来做特殊解读研究。这个研究的关键一步就是看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要表达这个意思、在怎样的情境下选择了这种表达样式,以及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组织材料进行表达。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就更准确、更深入;弄清这些问题,也就是深入探看了一次作者的心路历程,不仅会获得人性人情的濡燃,而且把作者行文思路探个究竟,也就积累的文章样式,学习了文章表达,为写作奠定了基础。阅读教学本应该为写作能力的形成做必要的工作,阅读与写作本是密不可分的。

三、选择教学内容需遵循3个依据

具体到课堂教学,阅读教学的内容是需要选择的,选择依据主要有三个:

1.依据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依据主体的实际发展需要。这里有三重含义。一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体质、心智等,都与接受能力有关,阅读教学不能忽视这些因素。如初中教学《老王》,可选择把经历的事实说清楚、理解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等作为教学内容,而到高中,则要在理解老王的遭遇、性格、人品的同时,着重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作者为什么这样选择材料,把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作一番探究。而把这些内容放在初中教学显然学生难以接受,当然,到高中又把初中学生已经能读懂的内容再重复一遍也不合适。教学内容要能引导学生跳一跳,有新收获。二是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同为高二学生,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层次和已有知识基础并不一样;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眼界也有差别。那么,选择教学内容式必须关注这个因素。三是学生未来人生发展的需要。教育毕竟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阅读能力,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必须关注的又一个点。即使是教读古典作品,也需要有未来意识。但要纠正一个误解,即片面了解学生喜爱什么就教什么,教育的主导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2.依据教学文本自身的内容

教学文本一经确定,它自身的教学因素也便随之确定了,文章的内容是确定的,文章的思路是确定的,文章的表达技巧、表达语言虽然可能丰富且复杂但也是确定的。之所以说选择,是因为这个文本里有许多教学因素,在这个学段,在这节课里,我们选择哪些内容来实施教学。既然是选择,那自然是要选这文章里有的。比如,首先,要根据文体来选择教学内容。这明明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我们硬要去教学意象意义的理解;明明是一首诗歌,我们硬要用常规语言规范来分析,这不是笑话么?其次,要根据文章本有的内容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荷花淀》,选择孙犁小说诗意化描写战争的特点来教学,如果选择文本中体现的对妇女地位问题的思考,那确实没有的,起码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的。有些阅读教学课,采取放羊式模式,学生基本不读课文,从一点生发开去,天马行空,任意而谈,或者教师由课题引出,展示了自己的渊博,但所讲内容与课文再没有关系了,这些都是不合适的。阅读教学必须“贴着课文走”。

3.依据教学整体设计的安排

课文的教学因素很多,该选什么,还需要根据整体教学计划来定。同样是小说教学,放在不同年段,选择教学内容有所不一样。这要根据课程标准规定,需要培养学生小说阅读的哪些能力,在整个中学学段,把哪些内容放在哪个位置,用哪篇课文来教,都需要整体规划,而不能熟悉的篇篇讲,不熟悉的一概不讲。比如,教学常识“沁园春”、词牌等等,到底放在初中教学《沁园春·雪》时讲,还是放在高中教学《沁园春·长沙》时讲,需要规划。再比如课本中鲁迅作品较多,关于鲁迅的一些知识,是集中讲还是分散讲,具体分到哪些篇目,讲什么,都需要筹划。阅读教学虽然具有螺旋循环的特点,但研究其比较科学的体系,是应该放到议事日程上了。

(编辑:胡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7-0066-04

作者简介:纪勇,浙江省宁波中学高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宁波中学教研处主任。研究方向:中学教育,语文教育与教学、教育科研。

猜你喜欢

内容选择教学任务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班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探究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
浅谈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教学任务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的内容选择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浅析
浅谈阅读教学中内容的选择方法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