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鹰眼独狼”陈劲松

2016-03-03曹国柱

现代世界警察 2016年4期
关键词:张某出租车嫌疑人

文/曹国柱

“鹰眼独狼”陈劲松

文/曹国柱

陈劲松,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沪西高校派出所民警,大高个儿,皮肤白白的,高高瘦瘦。这么温文尔雅的外型,怎么就被起了一个“独狼”的“雅号”?

提起“独狼”的由来,陈劲松兴奋起来,他语调高亢、语速极快,眼睛里还闪出自豪的光。“我骨子里就喜欢挑战和冒险,2000年、2001年,我曾独自骑自行车去了北京、九江,行程数千公里,一路上风吹、日晒、雨淋,不仅辛苦,还遇到过危险,这些是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加之我的工作是做图像侦查,在这个环节上,我也是一个人。从此,同事就开始叫我‘独狼’……”

在自然界中,独狼是一个好的“猎手”,日行千里,目的就是为了追踪它所觊觎的猎物。陈劲松这匹热爱挑战和冒险的“独狼”同样也是警界的好猎手,只不过,他是借助监控来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克星”

抓贼,是陈劲松的一大“爱好”。文保分局改制前,他是大学派出所的民警。那时,他喜欢在校园里抓小偷,背包里总是备着两套衣服——破旧的民工衣服用来进出工棚走访,干净的运动装便于在校园里守候伏击。

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抓捕连续偷盗、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此人三次栽在陈劲松的手里。张某说:“陈警官,你是我的‘克星’啊!”

那是2000年,张某第一次伙同他人流窜到某高校拎包盗窃时,被陈劲松当场抓获。

转眼到了2006年。有一天,一个收废品的人到派出所报案,说有人冒充学校后勤老师骗了他2000元人民币。原来,有一个穿衬衫和西裤、戴眼镜的“老师”找到他说:“我这里有一仓库的旧书要处理,你要吗?”收废品的人一听是大生意,把头点得像鸡啄米似的。接着,“老师”把他带到一处仓库外,透过玻璃,收废品的看见堆成山一样的旧书,当即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这么多书至少得上万斤啊。然后,“老师”把他带到了教学楼前,压低声音说:“我们领导就在这幢楼里办公。这笔生意你想做吗?想做的话,你就得给我们领导意思意思……过多的话我就不说了,规矩你应该懂!”收废品的求之不得,当即去商店买了两包中华烟,连同身上的2000元一齐交给了“老师”。待“老师”走进教学楼之后,他在外面苦等几个小时也不见“老师”下来,这才隐约感觉是遇到了骗子。其实,那个“老师”早已从教学楼的另一个门溜走了。

陈劲松在查看监控

陈劲松调出监控一看,这不是自己曾抓过的张某吗?他讽刺道:“这小子‘改行’了。”几天后,陈劲松在学校食堂里碰到了张某,当时,他正混在大学生堆里吃饭。陈劲松走上前,拍了拍张某的肩膀。一时间,张某有点儿发蒙,还真没认出陈劲松来。

“你,骗人家的钱了?”

张某一愣,说:“我没有骗你钱呀!”

“你是没骗我的钱,但你骗了人家收废品的钱!起来,跟我去派出所!”张某放下饭碗老老实实地跟着陈劲松进了派出所。

2012年,某高校连续发生诈骗案,作案手法与张某如出一辙。在了解了案情后,陈劲松一惊,难道张某又出来犯事了?随后,他拿着张某的照片给事主辨认,果然是他。

但作案后的张某又身在何处呢?

陈劲松在经过大量细致的调查之后,终于发现了线索。顺义路上有一个探头,由于距离较远又是晚上,录像画面不太清楚,张某在图像里只是一个小白点。细心的陈劲松发现,张某在过马路时,有一辆空的蓝色“海博”出租车左拐弯经过他身边,此时的张某又折返回来,当时,出租车后面紧跟着三辆普通车辆。张某是不是要去乘出租车?这只是陈劲松的推测。在另一个监控的画面里,陈劲松找到了佐证。原本在后面的三辆车开到了出租车前面,这说明出租车曾经停过车。

陈劲松马上跑到出租车公司调查,证实了张某在中山北路沪太路下了车。再调当地派出所的监控,发现张某在一个小区的门口消失了。

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当陈劲松刚走到该小区门口时,张某正好迎面走来。这一次,他可是一眼就认出了陈劲松,顿时脸色煞白,还想低头装作不认识从旁边绕过去……陈劲松一个箭步冲上去将其擒获。

“失踪”的出租车

2012年5月14日至25日,上海市五所高校的七个校区先后发生了多起攀爬进入学生宿舍后的盗窃案件,20余台笔记本电脑、数部相机和手机等物品被盗,涉案金额达十万余元。

“高校无小事”,文保分局刑侦大队立即牵头沪东、沪西、闵行高校派出所成立了联合专案组。

专案组马上组织警力调阅了这七个校区的20多个校门和周边80多个路口的数百个监控探头。虽然有些进展,但一直无法突破。

民警从监控录像上发现三名嫌疑人上了一辆橙黄色的出租车,但车开到上海南站时就失去了踪迹,因为在那个时间段,上海南站的出租车有几十辆,根本无法准确定位。

与此同时,其他民警也从监控中发现了三名嫌疑人,他们出校门后拦了一辆“强生”出租车,其中两人坐后排,一人坐前排,但车子开到虹梅南路后就失去了踪影。

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季松拨通了陈劲松的电话,请他帮忙看一下录像。刚迈进警务室,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告诉陈劲松他们之前是如何如何看的。但不等对方说完,陈劲松就打断了他,说:“我不听这些,你只要告诉我嫌疑人的外貌特点、从哪个校门出去的、坐的是哪辆出租车就行了!”

不少人会质疑,知道了同事查看监控的结果,不是可以节省时间吗?

陈劲松却摇摇头,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先入为主地按照别人的思路再去看一遍监控,就必然会受到干扰。这不仅不是捷径,还可能是弯路!”

于是,陈劲松又重新查看了一遍所有的录像资料。嫌疑人乘坐的出租车一直处于探头的掌控之中,还原出来的对象逃逸路线也是连贯的,但在梅陇路虹梅南路路口却出现了断档,那辆出租车居然“不翼而飞”了!

靠近华东理工大学门口的那段虹梅南路上有两个探头,一个是普通探头,一个是高清探头,普通探头在前,高清探头在后,两者的距离也就几百米,如果按正常车速,出租车通过普通探头后,十几秒后就应该可以在高清探头里看到其影子。奇怪的是,嫌疑人所乘坐的出租车却并没有出现在高清探头中。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出租车从其他地方绕行了?

心中有疑问,就要到现场去看看了。

果然,在出租车消失的地方有许多小弄堂。狡猾的嫌疑人是不是让司机穿行了逼仄的弄堂?陈劲松马上询问当地派出所民警以及出租车公司的司机。但二者的反馈都是“那么窄的弄堂里,车子根本开不过去”!

这么说,高清探头所在的位置是唯一的必经之路?

按材质样式,傣文文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叶质形的贝叶经,傣语称“坦兰”,是傣文文献中最普遍的一类,因其数量众多被誉为“别闷戏版康”(八万四千部);另一类是纸质形的傣文文献,傣语称“薄噶腊沙”,用蕨笔蘸墨在绵纸上书写而成。

陈劲松心里一下子有谱了,知道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他立即调出录像,从上次查看的地方又多看了几分钟,当看到第五分钟的时候,那辆出租车又出现了。原来,两个监控录像的系统时间不统一,高清探头比普通探头慢了近五分钟!难怪出租车会神秘失踪!

有了这个重要的突破,后面的追踪势如破竹。侦查员到出租车公司调取了该车的GPS记录,发现了嫌疑人的下车地点。专案组经过一系列的调查,锁定了嫌疑人最终的落脚点,一举将五名盗窃犯罪嫌疑人抓获。

小贼的“路线”

2012年9月22日,上海西区某高校内几间女生宿舍相继发生了入室盗窃案,三台笔记本电脑、若干数码相机和手机,以及一红一黑电脑包等物品被盗,价值1.9万元。

专案组第一时间成立,陈劲松是成员之一。

据大学生反映,她们每个人离开寝室的时间都不一样,最早的是早晨8点,最晚的是中午12点。同样的,她们返回寝室的时间也不一样,均在15点至23点时间段,回来后发现寝室被盗就马上报了警。由此推断,案发时间应在12点至15点之间。经现场勘查,确认嫌疑人是翻窗进入的。

大学生们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某宿舍内多了两件衣服——一件白色短袖T恤衫和一条深色的牛仔裤。这两件衣服都比较脏,同学们都说不是自己的!那它们是谁的呢?更奇怪的是,还有学生发现自己的衣柜里少了三件衣服,分别是一件短袖T恤衫、一件红色外套和一条白色裤子。而从现场遗留的衣服款式和大小看,应为女性所穿,身高在1.6米左右,年轻且体形偏瘦。由此,侦查员大胆推断,嫌疑人极有可能是女贼,因翻窗时弄脏了衣服,作案后翻出学生的衣服穿在身上离开了现场。

有了这条线索,排查起来就方便多了。很快,陈劲松通过监控发现了一个身穿短袖T恤、背着三个包(其中有一红一黑两个电脑包)的年轻女性。

抓捕归来

嫌疑人离开校园后,会不会直接回到了住所呢?当然,这只是陈劲松的猜测,但有怀疑,就必须一查到底。陈劲松一路追踪,可是,嫌疑人到了桂林路冠生园路路口就失去了踪影。陈劲松来到现场,一看,那里有一个公交车站,每天会有四辆公交车途经此处,同时,还有出租车及“黑摩的”在此拉客。嫌疑人到底是乘坐何种交通工具离开的呢?

陈劲松分析道:“嫌疑人在作案前的心理状态是放松的,一般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踪迹。但作案后,她心里一定会很紧张,为了逃避打击,往往会和警察兜圈子。某种程度上讲,查看嫌疑人行窃前的路线比查看其逃跑路线更有价值!”

走访中,有大学生反映桌上的一只闹钟掉在地上摔坏了,时间定格在13时15分。是不是嫌疑人在翻动东西时一不小心碰倒了闹钟?有时候,假象很具迷惑性,陈劲松当时和其他侦查员一样,也认为嫌疑人进入宿舍的时间应该发生在13时15分之前。于是,他们着重查看了13时15分之前是否有穿遗留在现场衣服的可疑女子进入宿舍,但一直回看到上午8点也没有发现目标!陈劲松意识到这种判断可能出现了误差,有可能恰恰就是被那个闹钟误导了。或许,闹钟是其他同学出门前不小心碰倒的?于是,他及时调整了侦查思路,重新查看了13时15分之后的录像。果然,在13时34分发现了犯罪嫌疑人进入宿舍。

有了窃贼进入校园的准确时间,一路反推,很快就发现嫌疑人是乘坐一辆“黑摩的”到达学校门口的,再推,终于找到了正在网吧上网的嫌疑人!

天价相机不翼而飞

2014年10月28日,上海某高校的艺术工作室负责人报警,说他公司画廊里一台价值49万元的相机被盗。这样一台天价相机被盗,犹如一颗巨石丢进了水塘,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是一家专做艺术摄影和绘画作品的工作室,负责人白天创作,晚上教学生画画。这台天价相机就摆在展柜里作为道具供学生写生临摹。开始,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台模型机,在得知它的真实价值后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据工作室人员反映,在案发当天的中午12点,他还看到过相机。直到19点多,才发现相机不见了!

工作室是开放式的,平时进出人员比较多,也就是说,有可能接触到相机的人比较复杂,既有工作人员,也包括来此的快递员、学生等。

对于这样性质的盗窃案,只有明确了是“内盗”还是“外盗”,才能确定下一步的侦查方向。

这个工作室的监控条件不是太理想,走廊没有安装监控,只在楼梯口和大厅里各装了一个探头。

陈劲松把两个探头的录像资料全部调出来,再加上电梯轿厢以及大楼周边的录像,时长达40余小时。陈劲松一看就是四五个小时。

若以为看录像没什么技术含量,那就大错特错了。看监控,必须集中注意力盯住每一帧画面,有时哪怕半秒的疏忽,可能就错过了破案的关键点。而对于查看盗窃案的监控录像,陈劲松是有自己的“窍门”的:“小偷得手后一般都习惯走楼梯,因为他们也知道多数电梯里装有监控,他们是一定要避开这些区域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着急要离开现场,与其等电梯,不如跑楼梯。”

楼梯口的监控显示没有一个人走楼梯。大厅和电梯的监控录像里,每个人的表情也都很淡定,他们在乘电梯时,揿好按钮后就安静地等待,似乎没什么人东张西望或显得慌里慌张。

在排查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小插曲。有人反映曾在电梯里看到一个老外,他手里拿着一个塑料袋,里面好像装着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而老外看见有人进电梯后,还下意识地向后挪动了几步,并将原本拿在右手的塑料袋换到了左手。

这一系列“不正常”的动作让人产生了怀疑:是不是他把相机“顺手牵羊”了呢?

侦查员马上找到老外所在公司的负责人,据其反映,每天中午,此人都要到外面买吃的,然后带回家给小孩吃。而他每次外出时都会拎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是方方正正的饭盒。

老外的嫌疑就这样被排除了。思考再三,陈劲松大胆地向主管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判断:“这应该是一起内盗案,应着重排查内部的工作人员!”

经进一步的侦查,确定工作室的戴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此人精通摄影器材,清楚这台相机的价值。因其身欠重债,一时起了贪念,趁人不注意时将相机盗入囊中,并把它藏在了仓库里,想等过了风头后再带出去卖掉,可惜,他并没有等到这天。

“看监控,要有发散性思维,不能太循规蹈矩。比如,对象突然不见了,这时就要分析他可能使用的各种离开方式,乘出租车、公交车,还是‘黑摩的’,当然,他也有可能是故意在某个地方躲起来了。然后逐一排查,只要有一丝线索,就不能中途放弃,要坚持到底。”如今,陈劲松已经总结出空间定位法、循线追踪法、识别甄别法、拓展思维法、模糊定位法、综合分析法“六步技战法”,在许多案件中屡立战功,并在文保分局内推广。

猜你喜欢

张某出租车嫌疑人
你非叫我跑
乘坐出租车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凭什么
成立正当防卫的条件
光从哪里来
无序攻击的防御与控制(中)
开往春天的深夜出租车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
三名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