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武传》“蹈”和“草野”注释商兑

2016-03-02牛园园

学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词典杨先生苏武

□牛园园

《苏武传》“蹈”和“草野”注释商兑

□牛园园

本文对人教版教材《苏武传》中的两处内容“蹈其背以出血”和“空以身膏草野”的注释进行了分析辩证,其中“蹈”字援引了三位训诂学专家的意见,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草野”以《汉语大词典》中的注释为例证,并对此做了相关阐释。

苏武传;注释;蹈;草野

《苏武传》是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四中的经典文章,是历史散文中的典范之作,选自中国汉代著名史学家班固的《汉书》。笔者在执教研读教材时发现了两个可商之处,现提出,一是从训诂学的角度阐释“蹈”字,一是以《汉语大词典》的注释为依据阐释“草野”。

一、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人教版教材对文中的“蹈”一字注释为“踩”。笔者初执教之时,阅读此处,觉得极其不通并且残忍,苏武此时已经自刺受伤出血,怎能再用脚踩其背?

《说文解字注》(许慎撰,段玉裁注)中:“蹈,踐也。釋名。蹈,道也。以足踐之如道。从足。舀聲。徒到切。古音在三部。”在这里,蹈是踩的意思。所以人教版教材中的注释的注释为:“蹈,踩”。但是在课文中的这一具体的情境中这样的理解是否妥当呢?

为此,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也有不少专家对此处质疑。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杨树达认为,“搯”即“用手轻轻的叩击”。杨先生在《汉书窥管》中云:“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搯(掏)。《国语·鲁语》云:‘无掏膺。’韦注:‘掏,叩也。’马融《长笛赋》云:‘掏膺擗摽’,掏膺即叩胸也。掏背者,轻叩其背以出血,不令血淤滞于体中为害也。”?据此,杨先生将其理解为:用手轻轻叩击后背以出血。杨先生晚年时犹以此发明自得,自序其书说:“余四十年前,偶读《苏武传》,有‘蹈其背以出血’语,心疑背不可蹈,况在受伤时邪!而师古及《补注》并无说,余因读蹈为训轻叩之掐文乃可通。”

第二种:郭在贻认为,“掐”即“用手指掐捏”。郭先生在《〈汉书〉札记》中置疑说:“杨说实有可商榷之余地。《国语》及《长笛赋》之“掏膺”,即俗所谓椎心,两《汉书》及《论衡》诸书中又谓之叩心,乃极度形容哀痛之状,以之施于《苏武传》之文,毋乃乖剌已甚!依鄙见,蹈似当为掐(掐讹为掏,再借作蹈)。《大庄严经论》卷三音义引服虔《通俗文》“爪案曰掐”,又《汉学堂丛书·佚书考·张辑蓓埤苍补遗》:“掐,抓也,谓爪伤也。”“掐其背以出血,意为用手指掐捏其背使淤血畅通,殆即俗所谓刮痧也。”据此,郭先生将其理解为用手指掐捏其背使淤血畅通,也就是用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刮痧来对苏武进行治疗。

第三种,徐复先生认为,“蹈”当是“焰”的形讹,“焰”乃“用火微熏”。郭在贻先生当时曾执此稿就正于徐复先生,徐复先生在《后读书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中写道:“这里先要解决‘蹈背’的解释,究竟对不对。我考查的结果,认为杨先生纯从推理出发,没有了解边地民族的风俗习尚,也就是说没有这方面的实践,所以他的‘轻叩其背’的说法也是不妥当的。冯承钧译的《多桑蒙古史》第一卷第二章有这样一段记载:“铁木真遇泰亦赤兀十二骑,铁木真独与战,敌骑十二矢并发,伤其口喉,痛甚,昏坠马。不儿古勒(人名)燃火热石,投雪于石上,引铁木真口,以蒸气熏之,及凝血出,呼吸遂通。”这就很好的说明蒙古族也有同样的急救法,事情也正好类似。我因此比照两处文字,根据其风俗习尚,考知《汉书》的“蹈背”,决不如杨先生“蹈当读为搯(掏)”,而应当是“焰背”形近的误文。据《说文·炎部》:焰,“火行微焰焰也”,字与“焰”通用,引申的意思就是熏了。此文正好是“以火微熏其背以出凝血”的意思。“焰”字在此是动词,修辞上是转性用法,又与上文“置煴火”的意义正好相承,所以句子特别生动有力。训释古书,不但要运用语言学方面的各种知识,还要参加到生活中去,以求得实际的了解。”据此,徐复先生将其理解为以火微熏其背以出凝血,也是指一种治疗手段。

以上三位大家都从训诂学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其中徐复先生的说法更加有说服力,理由如下:

1.杨树达先生把“蹈”理解为“搯(掏)”,这二字的区别不过是用手与用脚的区别,意思上都是指用手或者用脚来叩击。那么,如果用手可以达到抢救的效果,为什么用脚不可以呢?况且当时一是在情急之下,二是苏武当时是覆在坎上,似乎用脚更方便些。

2.郭在贻先生把“蹈”理解为“掐”,也就是今人所谓的刮痧。但是,一方面刮痧虽然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但是对于当时苏武的情况来看是不能起到急救效果的;另一方面,刮痧时是否需要“凿地为坎,置煴火”呢?

3.徐复先生以《多桑蒙古史》比照《苏武传》把“蹈”理解为“焰”。其中援引铁木真的故事,证明了当时的蒙古和汉时的匈奴,有一种抢救伤者的办法:或以蒸气熏之,或以微火熏之,把“蹈”改作“焰”字,“与上文‘置煴火’的意义正好相承”,我非常赞同。

二、空以身膏草野

人教版教材对文中的“空以身膏草野”一句的注释为:“白白地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膏,肥沃。这里是使动用法。膏草野,使野草滋润肥美,也就是做肥料的意思。”这里将“草野”解释成了“野草”,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笔者查阅了多种资料,都未发现“草野”有“野草”的义项。其中《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对该词的解释较为全面,共有四个义项:

1.野草丛生的地方;荒凉的原野。三国魏曹植《泰山梁甫行》:“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唐柳宗元《贞符》:“披披藉藉,草野涂血。”宋王安石《上时政书》:“虽或仅得身免,而宗庙固已毁辱,而妻子固以困穷,天下之民,固以膏血涂草野。”潘漠华《草野》诗之三:“但那时,青年又抆着泪踯躅在草野。”

2.乡野;民间。与“朝廷”相对。汉王充《论衡·书解》:“知屋满者在宇下,知失政者在草野,知经课者在诸子。”唐柳宗元《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僕智不足而独为文,故始见进而卒以废,居草野八年。”明何景明《祭亡兄东昌公文》:“然弟薄弱不堪世事,歷官五年,寡合少朋……又多疾,益疏宦志,兹得告归,自甘草野。”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在文学的方面,也有同样的需要。庙堂的文学固可以研究,但草野的文学也应该研究。”

3.指平民百姓。《明史·田寿民传》:“此何等事,在朝者不言而草野言之,吾辈愧死矣。”清洪昇《长生殿·献饭》:“满朝臣宰,一味贪位取容……草野怀忠,直指出逆藩奸相。”何大庚《全粤义士义民公檄》:“恭维天朝大统,岂容裂土以与人。而草野效忠,但知杀贼而报国。”

4.粗俗鄙陋。《韩非子·说难》:“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陈奇猷集释:“此文谓谋虑远而放纵无所收束,则曰鄙陋而倨傲侮慢也。”宋叶适《国子监主簿周公墓志铭》:“士或不脱草野,避忌疎略,此浅陋之罪也。”《儒林外史》第三七回:“我草野之人,我那里去见那国子监的官府。”

参考对照这些义项,笔者认为《苏武传》中的“草野”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汉语大词典》中“草野”释义的第一项:“荒凉的原野”。所以课文中“空以身膏草野”一句应该理解为“白白地把身体使荒凉的原野肥沃”,也就是“白白地将身体给荒凉的原野做了肥料”。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3]郭在贻:《〈汉书〉札记》,《杭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1、2期合刊。

[4]徐复,《后读书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5]杨树达:《汉书窥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肥东一中)

(责编崔达送)

猜你喜欢

大词典杨先生苏武
苏武庙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一只不会说话的羊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不会说话的杨先生
韦孝宽守玉壁
苏武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