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

2016-03-02余以胜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题库分销校企

余以胜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11450)

在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改革,正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拓展校企合作领域、开创校企合作新模式等方面进行大力探索和实践。

为了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入手,导入IT企业训练课程,对“校中厂”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数据库应用课程,基于校企合作进行改革,为后续的校企合作活动打基础,并成为“校中厂”教学模式链条中强有力的一环。

借助广东女性职教集团,选择广州扬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IT企业合作方,致力于“校中厂”模式培养,实施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校企合作开发,以及后续的导入企业训练课程、企业见习实习等措施,为IT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招聘、使用等全过程做好服务工作。

一、教学内容承载企业真实案例

高职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数据库软件为平台,学习掌握数据库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技能,通常以某一个具体数据库为案例展开,结合SQL标准语言,学习数据库知识,训练各项技能。

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中自带有数据库案例,如SQL Server 2000版中的Northwind和pubs数据库,2005版及后续版的Adventure Works数据库等。但因为是英文版并且数据关系相对复杂,在高职院校的数据库教材编写及实际学习时并没有采用它。而选用需求上易理解、设计上更贴近学生学习的各种案例,如学生成绩管理、学生选课、图书管理等数据库系统。[1]

采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案例,相对学生而言易于接受,但不能让学生“学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需要更多地认识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走出校门才能适应社会。[2]为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形势,我们直接使用“分销管理系统”案例,在课程上与企业需求并轨,实行“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案例采用 “分销管理系统”:“分销管理系统”是企业真实业务数据库系统,它来自广州扬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系统,为国内建材行业的企业客户使用。使用该系统,遵循让学生熟悉分销管理业务、软件管理功能、数据库实现等基本过程,直接进入“真刀实枪厮杀”式的企业环境中摸爬滚打,这不仅使学生从学校到企业零距离接轨,而且在后续的顶岗实习中充满了自信。

引入“分销管理系统”后,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出版了《SQL SERVER 2012数据库应用任务化教程》、《项目导向课程-分销管理数据库系统》教材。与其它教材相区别的是,该教材使用了企业真实案例,在知识点展开时,同步地附带大量的业务处理逻辑及真实数据。如学习存储过程时,需要以真实业务为背景对“库存计算”、“应收款计算”、“应付款计算”、“库存成本计算”等数据库程序进行编写训练,这些都是在课程教学实施时执行。

2.教学内容融入广州扬海公司人才招聘专业测试试题库:公司在人才市场招聘时,进行专业测试是其中必有的一个环节,专业测试未通过则不予录用,表明不适合岗位工作或暂不适合。我校将教学内容以“分销管理系统”为主导,并在相应知识要点及训练要求的地方,引入广州扬海公司人才招聘专业测试的试题库中对应的试题,作为补充的训练例子,以加强知识技能的运用。专业测试题库反映了企业在工作实际中对应的技术环节,直接体现了技术要求和技能熟练程度,比许多职业技能鉴定考证还管用。引入专业测试题库作为教学内容,直接对口支持了企业的人才入职岗前技术培训。

二、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在企业参与的数据库应用课程改革中,教学实施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保证教学的整体一贯性和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3]项目驱动即以“分销管理系统”为主导,教学实施使用任务分解单元式组织展开,并随时适当地附带“研讨”、“分小组”、“自主探究”等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过程,吸引学生参与。为达到课程教学效果,不局限于已有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1.项目导向教学:以“分销管理系统”企业真实案例为项目,完成其中的数据库设计、使用等功能。这里体现的是教学的整体性和目的性,学完该课程的目标是能够对类似的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管理、使用和维护。教学时重点侧重于“分销管理系统”项目的业务需求、功能划分、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实现等大的环节和步骤,并反映IT企业在实施该系统体现的人员协同性,IT技术人员在项目组的角色定位。虽然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时没有进行真正的角色互换,但系统的“大”且“复杂”,时时让学生体会到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以项目组为单位并由多人协同才能完成。

2.任务驱动教学法: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基础是已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材,教材内容刚好可以与教学进度相匹配。因为教学内容在编写上,已经将项目分解为多个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教学子任务。每个任务有目标、知识要点、完成步骤、任务训练、思考评价等内容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教师以任务布置引导学生边学边练,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分组时考虑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特点,每组3~5人,并指派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负责本项目组的统筹管理,包括设计、分工、实施、监督等工作。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学会学习,培养综合能力。课堂教学在实训室进行,具体步骤是:任务导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训练拓展、交流评价。

另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企业参与实施的情形下,将岗位特征与学习特征紧密结合。凡是IT企业中的“数据库设计开发”岗位有要求,学习进程中的学生必须一致性做到。[4]学生在数据库课程学习时,尤其是在数据库系统上真实地操作训练时,常常对系统出错信息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无从下手改错,为减少学生学习障碍,将岗位人员使用的“出错信息处理字典”引入教学。该字典在对系统出错信息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重新编目排序做成列表,形成便于查找的字典,供学生学习时参考。[5]

三、评估选优采用数据库大赛

课程学习结束的考核分两步走,首先是使用适合学校评分采用的网络考试系统,然后是适合企业选用人的竞赛系统。学校评分属于教学常规内容,对每个学生记成绩,考试及格即获取4个学分;企业选用人的竞赛属于校企合作行为,主要服务于企业,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并进入企业实习环节。

1.必修课考试:期末课程结束,与其他必修课一样,学生考试合格获取学分。我们进行的是常规化的网络化上机考试。考试系统基于Web,服务器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该考试题库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是公开的,开放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系统看到或进行训练。考试生成试卷时,抽题的题库不变,按照一定的规则动态生成,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但考核过程及结果却保持了相对的客观性。判卷由系统自动评分客观性试题如选择、填空等题型,老师们人工完成复杂一些的编写程序代码答案不惟一的题目部分。题库开放给学生,目的就是针对性训练,训练有素自然能拿高分。[6]

2.数据库大赛考核:结合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的做法,由广州扬海公司赞助,每年11月至12月份,信息类专业学生必须全部参加,不限其它专业学生报名,在全校学生范围内的举办数据库大赛。大赛已有完善的竞赛规程,大赛组织进行的每一环节,均由校企双方人员参与共同完成,老师和企业员工是整个竞赛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校内宣传,网络报名,验证确认。然后进行网络化竞赛考试,该考试与期末必修课网络上机考试形式类似,但系统不同,题库有变化,题型全部为标准化客观性试题,评卷全部为系统自动评分。考试以常规开放的题库为基础,又增加了高难度、技巧性、易错性、模糊性的题目数量提供给系统随机组卷。竞赛后期进行总结并主办颁奖晚会,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同学颁发不同数目的可观的奖金和荣誉证书,对获得企业实习资格的同学颁发优秀奖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大赛结果是企业投入的回报,也是校方教师耕耘培育的收获。数据库大赛已成为校企双方期待长久的合作事项之一。

总之,本课程的改革实践,注重加强校企合作,与IT企业共建课程,由广州扬海公司等IT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尤其是课程设计及教学实施。这为校企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并为后续的企业训练课程、企业实习、企业就业等合作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曾慧.高职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11):40-41.

[2]杨秋芬,李灿军.案例教学在高职计算机课程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8):155-156.

[3]胡晓燕.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4):146-148.

[4]范新刚.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的“趣味性”设计与实施[J].数字通信,2014(4):87-89.

[5]韩永印.“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5):8449-8451.

[6]曹起武.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1):32-34.

猜你喜欢

题库分销校企
“勾股定理”优题库
“轴对称”优题库
“轴对称”优题库
送别“B端深度分销”,迎来“C端深度分销”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优题库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小黑裙 三级分销时代的终结?
禧玛诺在欧洲开设第3个分销中心
移动互联网时代,深度分销还要不要做?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