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学科素养的学生学习质量分析技术

2016-03-02栾振尧杨振亭

现代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学情试卷

■栾振尧 杨振亭

◎教学研究◎

着眼学科素养的学生学习质量分析技术

■栾振尧 杨振亭

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学生的学科学习质量分析(以下简称“质量分析”),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常规工作。其目的是阶段性地梳理和呈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科课程目标达成的具体信息,客观准确地剖析和反思教与学的成绩与不足,为改进“教”、优化“学”提供可靠的依据。针对传统的学科试卷分析存在的理念和行动上的弊端,笔者决定将“学科学习质量的班本化分析”作为差异教育的专题进行研究。

一、问题简析

通常情况下,一提起学科学习质量分析,多数教师立马会将其等同于学科试卷分析。其实这是对学科学习质量的狭隘理解,是对学科学习质量分析的窄化定位。现将传统的学科试卷分析存在着的突出问题剖析如下:

(一)切点、逻辑问题

传统的学科试卷分析一般是以试卷中心,从考试命题或试卷结构的分析入手,以学习质量检测题目为展开逻辑,逐个题目进行,并且以试卷或质量检测题目的正误情况(学科知识的达成)为主体内容。这种分析,始终都纠缠于试卷题目完成得如何,或者止于知识点学得如何,重心还是落在知识上。

(二)依据、视域问题

传统的学科试卷分析一般将书面化、终结化、单一化的学期末学习质量检测结果作为唯一的依据。正因为是以单一的终结性、结果性书面检测结果为依据,传统的学科试卷分析一般是以知识、能力为着眼点的。这相对于学科素养而言,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科试卷分析的单薄和无力。

(三)对象、深度问题

传统的学科试卷分析一般是以班内学情共性为主的“面”的分析,作为宝贵资源的学情特殊性、丰富多彩的学习个性往往被“大多数”“一部分”等等泛泛无人的指向、一团模糊的分析掩盖和遮蔽,看不见具体的“人”,更不见有个性的“人”。

经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当下国内几乎没有关于学科学习质量班本化分析的专门研究;或虽有类似的行动/做法,也非常粗糙;至于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的学生学习质量分析专业标准及专业技术,更是难以察现。

二、基本理念

开展学科学习质量的班本化分析技术研究,笔者拟达成的总体目标是:以差异教育理念为支撑,实践探讨班本化学科学习质量分析理念和技术,帮助教师树立全新、全面的学习质量观,改进和优化他们的学科教学行为,不断丰富差异教育领域的专业技术,进一步完善本土差异教育实践体系。

(一)课题界定

还有的由于养殖场饲养管理水平差或者养殖环境不佳,鸡群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加上饲料毒素的存在,鸡群的抗病水平很差,经常会发生大大小小的疾病,造成蛋鸡的死亡或产蛋率的下降,养殖场为了治疗疾病,就会使用大量的药物,这其中就有很多是蛋鸡产蛋期禁用的,违规使用势必会造成鸡蛋药残的情况。

需要厘清并把握以下关键词:

一是学科学习质量。学习质量,亦即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科,强调了学习质量的学科属性。学科学习质量,也就是学生某一学科的学习质量。这里的学习质量,并非狭义的通过期末检测获取的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学科能力形成情况。学科学习质量应该是学科素养视野下的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与学生学科学习及学科素养发展相关的诸多方面,除了知识和能力,还应包涵通过学期中的学科实践抽测、课堂观察、日常作业等方式或管道收集到的学科学习经验、学习情态、学习习惯等。

二是分析技术。质量分析,其实包含了“分析”(区别、组织、归因)、“评价”(检查、评论)、“创造”(假设计划、组织建立)等高阶思维过程,是一种名副其实的专业活动。技术,意味着质量分析这一专业活动经过反复的实践,再经过“精加工”,“结构化”为一种专业技术。通过这样一种思维含量高、内涵丰富的专业技术,在差异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起桥梁,为一线教师开启一条可循可参照的路径,最终将差异教育理念付诸实践,让差异教育的思想朴实而有效地“落地”。

三是班本化。“班本”,限定了学科学习质量分析的是任科教师自己班内的学生,亦即,分析本班学生的某一学科的学习质量。这意味着质量分析要更加接近于/着眼于自己班级的学生,不能边际或视域模糊不清,不能泛泛不见眼前这些具体的生动的“人”。

(二)原则遵循

差异教学视域内的学科学习质量分析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着眼素养、基于目标。质量分析要紧紧围绕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段重点,牢牢地扣住或对照特定学期内的学科课程目标,尤其要突出最切近的素养——学科学习习性,突出最可把握的素养——学科能力,并且体现出年级或学期重点。要将其与班本化的现实学情相对照,做着眼素养、基于目标的班本化质量分析。

二是多元视角、分项展开。质量分析可依据学期末学科综合检测、学期中学科能力抽测、课堂习性观测、日常作业反馈等获取的学情信息进行。可以学科素养或目标维度为分项或展开逻辑——比如,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科能力与经验、学科学习习性(含学习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结合具体的质量检测内容进行。

三是综合剖析、点面兼顾。“信息综合”有三层意思:第一,既注重以素养或目标为视点的学生横向比对,更注重个体的动态纵向比对;第二,将学生的期末质量检测信息与日常或过程表现结合起来;第三,除了书面检测信息,还要搜集融合动手操作、实践展示等信息。所谓“点面兼顾”,即以班级为单位,既查摆班级的整体学情,又做“类”乃至“点”式的个案剖析。除学情共性分析外,还要注重学情特殊性的发现、学习个性的发掘。

四是质量辅合、客观求是。第一,要采用科学、适切的分析方法。所谓科学,即既要重视相关数据的整理和统计,用准确、客观的数字说话,又要关注具体、典型的事实。要由表象到实质,做到“质”“量”辅合。既不唯数据,更不想当然。所谓适切,即不套用一个模式,对能力等的分析,可借助代表性题目的检测结果,以量化分析为主;对习性等的分析,可借助对日常行为、典型事件的观察,以注重描述的质性分析为主。第二,要实事求是地呈现优点、不足,理性到位地剖析原因,提出补偿整改建议。既不夸大成绩、隐匿薄弱,更不浮光掠影、止于表层。

三、技术要素

在差异教育视域内,学生的学科学习质量分析可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

(一)介绍质量检测概况

首先,概述本学科素养培育的学段重点、本学期主要的学科课程目标。学科素养的学段培育重点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学期课程目标要凸显“主要”,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原封不动地摘录课标甚至教学参考书。

之后,介绍本学期内是通过哪些方式或管道(如书面检测、实践抽测、课堂观察、作业批改等)考量学生学习质量的,拟从哪些维度或方面(学科素养领域或课程目标维度)对学生学习质量展开分析。

(二)分析学生学习质量

这是学科学习质量分析报告的主体内容,要根据学科特点,遵循学科逻辑,从学科素养或课程目标的角度,分项展开。

首先,交代某个具体的学科素养点或某个维度的学期课程目标之后,将学期内各类学习信息(可以以期末的书面质量检测结果为主,同时参考阶段性实践抽测、日常的课堂行为与作业等信息)进行归类,或者抓住并呈现一些典型的能够指向学科素养培育重点或学期主要目标的质量检测、实践抽测、课堂行为、日常作业信息。

其次,依据所获信息(统计数据和典型事实),全面、到位地总结班内学生取得的实质性进步,客观、深入地剖析存在的缺陷或问题。

先以班级为单位,做“面”上的分析。在班级这个“面”上,要具体细化出具体的学情,并分类梳理出不同学情,体现学情把握的深刻度。可制作成统计图或数据表,借助于统计图或数据表,直观地呈现总体学情,清晰地查摆分类学情。

再做“类”乃至“点”的剖析。要明确出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个案(具体学生)及其存在的具体情况(检测数据+典型事实,也可有所侧重),分析他们的学习缺陷以及原因。如有可能,还可以对其学习状况进行纵向的动态比对。

(三)反思并确定整改方略

对照本学期主要的学科课程目标,深入反思问题背后的主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合理化的关于“学”的矫正补偿建议,由“面”到“类”乃至“点”,精准地确定具体、可行的关于“教”的整改优化方向及措施。这是质量分析的关键。提出的学法建议、制定的教法措施一定要体现针对性、适切性、有效性。

*本文系烟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指向素养观照个性的学校课程变革研究”(编号YJZHDA135044)和烟台差异教育专项课题“学科学习质量的班本化分析技术研究” (编号YJZXZD135043)的主体成果。

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中心小学,山东烟台 261400)

(责任编辑:孙培东 徐素花)

编者按:

该研究不仅重构了以学科素养为价值导向的学习质量观,而且提炼了学科学习质量的班本化分析技术,以及“能力/量化”和“习性/描述”两种学习质量分析样式。这一成果有助于引导一线教师将质量分析的重心放在如何落实学科素养上,有利于清晰地呈现不同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状况,并根据实际学情及其差异,改进“教”、优化“学”。本期介绍学科学习质量的班本化分析技术和“能力/量化”学习质量分析样式。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学情试卷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基于不同主体的课程质量综合评价
——以“交通运输规划”课程为例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