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余 瑞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余 瑞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的研究,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功能的转变与发展。本文将从电视文艺和电视文艺功能的定义出发,讨论在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功能侧重从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向消遣功能、表演功能转变及其带来很大影响。论述新媒体时代下产生的五大传统文艺功能之外的新的交流功能,并在文章最后对电视文艺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电视文艺;电视文艺功能;新媒体时代;交流功能

一、电视文艺和电视文艺功能

电视文艺,是指运用文艺的艺术思维,按照一定的理念,创作出来的具有审美意味的节目形态,[1]包括了电视剧、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戏曲等多种节目形态,具有审美、教育、消遣、装饰和表演功能。

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成立到今天,中国电视已经走过了58年的漫长旅程。在这期间,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直到20世纪末才终于迎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华春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电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各大卫视为了挽救每况愈下的收视率,逐渐将电视文艺节目从以前的以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为主,向以消遣功能、表演功能为主转变,并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发展出了新的功能。这种转变是好是坏?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又将何去何从?笔者将在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功能侧重点的转变

电视文艺功能包括审美、教育、消遣、装饰和表演五大功能。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我国电视文艺功能主要以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为主。21世纪后,随着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电视文艺节目话语逐渐从“精英文化”朝“大众文化”转变。新媒体时代来临后,“娱乐至上”成为电视台制作文艺节目的首要标准,电视文艺功能的侧重点便由从前的以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为主变成了以消遣功能、表演功能为主。

电视文艺的消遣功能,即娱乐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电视文艺工作者刻意忽略,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有所转变。不管是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还是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都无一例外以最大限度实现节目的娱乐价值作为首要目标,让观众在繁忙一周之后得到放松和愉悦。

其次是表演功能,这项功能着重体现在各类真人秀节目上。《超级女声》也好,《中国好声音》也罢,每次选秀,“黑幕说”、“内定说”总是层出不穷,而这些矛盾的依据就是评委对选手的态度和现场媒体投票的偏向。在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中,三位评委对周笔畅的偏心和对张靓颖的苛刻;2015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汪峰不满投票结果而对现场媒体大发雷霆,均成为观众谈论节目“黑幕”的重要依据,可见表演功能在当今电视文艺功能中的重要性。

电视文艺从以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为主向以消遣功能、表演功能为主的转变是电视与新媒体竞争下的产物。目前看来,这种功能转变使电视成功地从新媒体那里分到一杯羹,但同时,也引发了“电视文艺节目庸俗化、媚俗化”的大讨论。电视节目“由雅入俗”究竟好不好?笔者认为,“雅节目”和“俗节目”之间并不存在高低之分。文艺节目接受是文艺节目活动的完成,是实现文艺节目审美功能的中间环节,如果一档文艺节目不能获得观众认可,那也没有什么审美功能可言了。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节目的功能侧重点由“雅”入“俗”,只是顺应时代的发展,电视本身作为一种媒介,不能保持绝对的中立,也不能保证完全的真实,唯一能保证的就是满足观众的需求。况且,电视文艺节目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观众同时也在帮电视文艺节目把握尺度。以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第二季为例,由于节目组太过注重节目的表演性,整个节目从第二集开始收视率一集不如一集,这充分说明观众对电视文艺节目是有调节性的。电视文艺工作者该做的,不是拒绝电视文艺节目大众化、娱乐化,而是赶在观众对节目不满、放弃之前,见好就收地及时弥补电视文艺节目的缺陷。

电视虽然凭借文艺功能侧重点的转变“暂缓危机”,但要想在新媒体大势之下长久生存,这样“换汤不换药”的策略显然是不行的。那么,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功能又有什么新的发展?电视文艺又该何去何从?笔者将在接下来的章节对此进行讨论。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何去何从?五大功能之外的新功能

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电视已经失去了其即时、多样、惊奇、简短的传统传播优势。种种迹象显示,电视想要在新媒体大势之下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另辟蹊径。从前,当我们讨论电视文艺时总是习惯讨论受众,但是在新媒体时代,相对单向的传播,观众显然更喜爱看似“平等”的双向交流。从“受众”朝“用户”的转化,是所有传统媒体的发展方向。依照这个方向,电视文艺工作者在电视和新媒体的竞争中,派生出了电视文艺五大功能之外的新功能——交流功能。

我国电视的交流功能虽然在新媒体时代全面来临后才被广泛运用,但事实上,早在2004年这种功能就已经诞生,并在2005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湖南卫视的大型真人秀选秀节目《超级女声》,除了选拔出了一批唱跳俱佳的新生代歌手之外,还进行了中国电视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全民票选。在这次真人秀节目的全民票选中,观众不再只是电视机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观众”,而是可以“决定”选手去留的“节目参与者”。除了可以参与投票,《超级女声》还在电视屏幕下方开设了短信互动平台,节目播出时,观众可以发送短信表达对选手的支持或反对,短信的内容会在电视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中输出。这样的举措大大地增强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可以算是电视文艺交流功能的雏形。可惜的是,由于之后《超级女声》的没落,这种交流功能也逐渐被搁浅,直到近年新媒体时代全面来临后,才被重新被运用了起来。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近年来的真人秀节目开播之前,节目组都会在微博上空降热搜话题榜为节目预热。观众为了一探究竟,便走到客厅,打开电视观看节目。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每到一个“情节点”,节目组又会在电视机下方以及微博热搜话题榜上空降新的话题供观众在微博上讨论。于是节目虽然播送完了,但节目引发的网络热度在之后的两三天里都居高不下。没有看到直播或本来没兴趣看节目的观众,由于这种热烈的网络讨论,也被勾起兴趣到电视、电脑客户端、手机APP上看节目重播。节目收视率、网络点击率便这样被提升起来。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五大功能之外的交流功能,既是用户和电视节目的交流,也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交流。不仅可以运用于真人秀节目,也可以用于电视剧制作。以美国季播剧为例,每一季剧集结束后,编剧们会根据观众对角色、CP (Couple,配对情侣)的喜爱程度,决定下一季哪个角色的戏份更多,哪条故事线占更主要地位。像2007年美国CW电视台推出的季播剧《绯闻女孩》,第一季里,Dan Humphrey和Serena Vander Woodsen是绝对的主线CP,但是由于观众对这对“灰男孩和白富美”的CP不感冒,反而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混蛋CP”Blair Waldorf和Chuck Bass非常关注。于是从第二季开始,Blair和Chuck便成了主线CP,作为“动力”推动故事进行。

这种电视剧和用户的双向交流在韩国的迷你电视剧制作上更加明显。由于是边拍边播的模式,韩国迷你电视剧在电视剧和用户的互动上比美剧灵活度高。以韩国KBS电视台月火剧《Dream High》为例,这部青春校园剧的男一号本来是当时的大势偶像玉泽演,但是由于男二号金秀贤表现优异,深受观众喜爱,故事拍到一半,编剧便顺应民意让金秀贤“逆袭”成了男主角。

四、结语

电视文艺在新媒体时代从传统的以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为主转向以消遣功能、表演功能为主,并诞生出了新的交流功能。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文艺工作者应当更加注重电视文艺的消遣功能、表演功能和交流功能,通过和新媒体的互动,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互通有无,互利共赢。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在扩大与用户的双向交流之外更加注重节目质量,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加优秀的电视文艺节目。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生.电视文艺学[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50.

[2]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

[3] 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7-49.

[4] 王艳玲.电视文艺学导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6,59.

[5] 欧阳宏生.电视艺术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29,33.

[6] 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华夏出版社,2003:78-81.

[7] 桂昕翔.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13-14.

[8] 陈金怀.浅谈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破[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55.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155-02

作者简介:余瑞(1991—),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交互式动画在傩戏艺术中的应用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