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靖姑信仰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研究

2016-03-01陈海琳钟灵珊林小彬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宁德352100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播传承

陈海琳 钟灵珊 林小彬(宁德师范学院 中文系,福建 宁德 352100)



陈靖姑信仰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研究

陈海琳 钟灵珊 林小彬
(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福建宁德352100)

摘 要:陈靖姑信仰的传播范围广泛,影响深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传播学研究价值。本文论述了陈靖姑信仰形成及传播的原因、传播的路线、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及在当代的媒介化环境下如何发展与传承陈靖姑信仰文化,为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传承和传播陈靖姑文化做出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与创新。

关键词:陈靖姑信仰;传播;传承;媒介化

钟灵珊(1993—),女,福建宁德人,宁德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

林小彬(1981—),女,福建漳州人,硕士,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艺与文化传播。

陈靖姑又称临水夫人,是福建地区最有影响的信仰女神之一。据统计,从唐代至今,陈靖姑信仰遍及福建、浙江、台湾等省以及东南亚各国,信仰者达8000万人。每年到古田临水祖宫请香、还愿、参观的信徒游客约10万人次。陈靖姑信仰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陈靖姑信仰进行研究。陈靖姑由人而神,由一个地域的信仰文化进而变成闽台地区甚至东南亚地区共同的文化现象,这些变化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传播形态、传播规律,哪些因素在陈靖姑信仰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新的媒体技术来传播和推广陈靖姑文化,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唯有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才能更好地传播陈靖姑信仰文化。

一、陈靖姑信仰文化形成与传播的原因

根据史料记载,陈靖姑的出生日期为唐大历二年(767年)正月十五日,出生地为福州下渡。陈靖姑家世为巫,曾学法闾山,能除妖降魔,扶危济难。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古田县志》中记载:“嫁刘杞,孕数月,会大旱,脱胎往祈雨,果如注,因秘泄,遂以产终。诀云:‘吾死后,不救世人产难,不神也。’卒年二十有四,自后灵迹显著。”[1]宋元时期,陈靖姑救产传说在民间日益盛行,甚至从民间救到宫廷,成为天下救产神。陈靖姑救产护婴、舍身祈雨、奋勇除妖的神迹传说颇多,民众感其德,故尊之为神。南宋淳佑年间,陈靖姑被朝廷封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赐额“顺懿”。由于得到朝廷的认可和褒封,陈靖姑由地方神上升到国家神。陈靖姑信仰在元明间得到广泛流传,加之明嘉靖帝的崇道,陈靖姑堂而皇之载入明万历《正统道藏》,成为道教之神。清朝时期,陈靖姑信仰的发展达到全盛期。在这一时期,无论官祠或民祠,临水夫人的神格、神阶已达到“通天圣母”“顺天圣母”“临水陈太后”这样一个登峰造极的层阶。陈靖姑完成了一个由人而巫,由巫而神的成神过程。一个以救产护婴为基本信仰的女巫师,在经过数百年的造神运动后,成为福建民间最重要的信仰女神,且其影响不断扩大至周边的浙、赣、台等省份。陈靖姑由人演变成神,由一位普通的民间女神成为一位钦定的神明,这其中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着这一转变?

(一)陈靖姑信仰是唐宋时期造神运动的产物

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神,宗教信仰属于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由社会存在决定。一切的宗教信仰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都是社会现实的间接反映。陈靖姑信仰的产生同样受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与广大底层城乡民众的生活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末至南宋,随着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南移,福建的经济进一步得到开发,人口迁徙频繁,形成南北方文化深入交融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福建出现了宗教信仰上的造神运动。闽人在这一时期塑造了许多神,所塑造的神多是由现实生活中的人死后演变而成的,所以他们具有人的情感和神的法力。陈靖姑信仰可视为唐宋时期福建造神浪潮的产物。陈靖姑就是这样一位集人性和神性于一身的神灵,在她身上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死后成神,扶胎救产,保赤佑童,则体现了神性的光辉。陈靖姑这一女神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她的原型是人。在科学落后、社会混乱的年代,人们的生活艰难,需要超自然力量的保护和帮助。陈靖姑女神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给广大妇女以精神上的慰藉,对女性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陈靖姑信仰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关

福建的女神崇拜盛行,临水夫人陈靖姑和海上护航之神林默(妈祖)是最有影响的两位。形成“陆上陈靖姑,海上妈祖”的信仰奇观,与人类社会早期的女性崇拜的延存有关。在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权制社会,女性崇拜曾风行一时。福建地区女神崇拜的延存和发展还与福建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从地理位置来看,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远离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东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有武夷山脉,西南有博平岭山脉,东北有太姥山脉,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居民的生存空间较小,谋生艰难。为了生存,许多男人离乡外出,或是经商,或是从政,或是做劳工,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求生路。由于男人的大量外出,留守家乡的女性便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她们不但要生儿育女,侍奉公婆,养蚕纺织,操持家务,还要下田劳动。女性身上承担了巨大的生活压力。从气候条件来看,福建多山,气候温热潮湿,史载“江南卑湿,丈夫多夭”,因而“多女而少男”,也就是说南方气候潮湿,不利于男人的成长,所以女人多而男人少,所以原本应该由男人承担的重活便落到了女人肩上。古代社会科学落后,唯一能减轻女性压力的就是宗教信仰,她们需要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保护自己,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在人类的所有情感中,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女性需要像母亲一样的神灵来护佑。所以,她们便塑造了一个个女性神灵,而临水夫人便是这样一位既充满母爱又具有超常法术的神灵,她扶胎救产,保赤佑童,是闽东最典型的母亲神灵。

(三)地方神明的国家化、正统化加速了其传播速度

关于陈靖姑如何从民间性、区域性的神灵到成为国家化、钦定的神明,可以通过对国家和地方的互动创造的历史情境来考察。学者们比较一致地认为,以古田顺懿庙为中心的陈靖姑信仰崇拜在唐代已经形成。陈靖姑信仰形成于福建的闽东地区,这里远离中央王朝,是一个边缘化的地区,这种边缘区域在国家体系中找到位置的方法之一就是地方神明的国家化和正统化。

当陈靖姑信仰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时,历朝历代统治者出于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必然会利用这种民间的信仰,给予某种封赐,并进行大规模的兴修庙宇和朝拜祭祀活动,以发挥民间信仰的社会凝聚功能,达到稳定人心、巩固统治的目的。对陈靖姑信仰的国家化,进一步推动了这一信仰的发展。“朝廷的加封是神明正统性的最高表达形式,它表明王朝最高统治者对陈靖姑由巫而神的首肯,使她从区域性的乡土女神一跃成为朝廷认可的神明,纳入到国家祀典的范围之内,极大地提高了陈靖姑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地位。”[2]

二、陈靖姑信仰的传播路线

一千多年来,陈靖姑深受人们的敬仰,信众广泛,已成为具有特殊内涵的世界民族文化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临水分宫分庙有4000余座,陈靖姑的信徒有8000多万,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台湾和东南亚国家。陈靖姑信仰如何从局部地区传播到周边省份及海外,它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在古代,陈靖姑文化主要以福州和古田一线为中心向外四条路线传播:

(一)沿海传播路线

由福州、古田分炉到宁德、霞浦,然后足迹延伸浙南等省份,例如福安地区的信徒,翻过太姥山、仙霞岭,将陈靖姑信仰传入浙江的丽水、温州、青田、瑞安等地。

(二)沿海至内陆传播路线

由福州、古田到闽南、闽北、闽中和莆仙区,而后传播入赣南、粤西、湘东等省份。

(三)海峡西岸至海峡东岸传播路线

从福州分灵后,由长乐、连江的五虎门进入台北、基隆、淡水、台中、高雄、台南、屏东、宜兰、清水等社区。

(四)中国至海外传播路线

主要即东南亚、东亚至欧美,具体从福州、古田分香,先是到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再漂洋过海传到韩国、日本东京、琉球冲绳、美国东部和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三、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传播文本

陈靖姑信仰文化起源于唐代。唐代以来,口头传播、文献记载、戏曲、唱词、小说等等不同的传播形式、传播文本不断地建构及丰富着陈靖姑真、善、美的形象。

(一)文献传播

最早有关陈靖姑的文献记录出现于明代。据《古田县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古田文人张以宁撰写了《临水顺懿庙记》以纪念陈靖姑,《庙记》云:“古田东去邑三十里,其地曰临川,庙曰顺懿,其神姓陈氏,肇基于唐,赐敕额于宋,封顺懿夫人,英灵著于八闽,施及于朔南。”[3]从《庙记》的记载可知,陈靖姑信仰开始于唐,兴盛于宋,并且得到朝廷的承认和加封。

从张以宁的《临水顺懿庙记》开始,这一时期编撰的《古田县志》《道藏》《闽书》《晋安逸志》《福州府志》,都对陈靖姑信仰进行了记载。康熙年间的《十国春秋》、清人梁章钜的《退庵随笔》也对陈靖姑的事迹进行了记载。这些文献记载的共同特点是将历史追溯与现实描述相结合,强化陈靖姑信仰的象征和现实意义,不断地建构陈靖姑信仰的内容。在福建、台湾和浙南的地方志中,关于陈靖姑的文字记载也是屡见不鲜,如吴棠纂的《福建通志》,谢金燮的《台湾通志》《建宁县志》《古田县志》,彭润章的《同治丽水县志》等。

(二)口头传播与文字记载相结合

陈靖姑信仰形成于唐代,但最早的文献记载出现在明代,在这数百年时间里,陈靖姑信仰的传播与传承情况难以考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陈靖姑形象、陈靖姑信仰通过民间的口头传播得以不断丰满和发展壮大。即使到了明代以后,有了对陈靖姑的文献记载,但是民间的口口相传对于陈靖姑信仰的传播仍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靖姑是民间的地方神,而民间的老百姓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所知道的陈靖姑的故事大多不是来自历史典籍,而是来自于人际间的口语传播。也正是通过历朝历代的口语传播,陈靖姑的女神形象和法力得以不断建构、丰富和定型。

陈靖姑信仰起源于唐代。到明代,陈靖姑传说进一步发展,有了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传说既保留了陈靖姑助产神的形象,又揭示了她立志诛蛇除妖的内心世界。陈靖姑出世、学法、灭妖,都围绕着“灭蛇”的中心,为传说的发展确定了基本框架,并在神格上使由助产神逐步向驱邪神过渡。

清代是陈靖姑传说发展的时期。民间的口头传承丰富了“斗蛇”“斩蛇”的情节,同时又描述了陈靖姑诛灭其他妖魔的许多故事,强调了她的驱邪功能。

这一时期,经过民间口碑传承,陈靖姑的传说情节更加曲折,内容更加丰富,陈靖姑的驱邪除妖形象越加突出。

口头传播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记载这些口传文本的文字文本。《闽都别记》可说是集陈靖姑传说的大成。

清朝里人何求所著的《闽都别记》将民间传说加以综合、渲染、丰富,成为我国第一部反映陈靖姑事迹的长篇章回传奇小说,可说是集陈靖姑传说的大成。全书二百零一回,约计一百二十多万字,与陈靖姑故事传说有关的内容有五十多回,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书中陈靖姑的典型形象是经过多次再加工、再创造塑造的。陈靖姑故事脉络清晰,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巧妙,口头性表现手法虽然朴素,但却迷离变幻,很有吸引力。故事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前期的活动,主要是闾山学成之后除妖灭怪、助夫断案和祈雨抗灾;二是后期羽化之后专门从事救产护婴、保赤佑童的活动。《闽都别记》展现了陈靖姑的传奇经历,塑造了一位斩妖除魔的女神形象,特别是用了话本、小说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陈靖姑故事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使陈靖姑故事成为集体的民间记忆。在福建民间,特别在福州方言区,《闽都别记》起了统一故事情节的作用,使基层社会的陈靖姑信仰趋向了一致性。

陈靖姑传说除了以话本小说的形式记载并广泛传播,还通过其他的文字体裁进行广泛传播。例如,《夫人戏》全称是《浙江夫人戏:松阳高腔九龙角》,又名《九龙角》,它是浙江松阳等地区以最古老的剧种形式把陈靖姑传说故事记录下来的剧本。《温州鼓词南游传》是浙江温州等地区以鼓词的形式记载、表演及传承的陈靖姑传说故事。这些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陈靖姑传说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保留了原有的故事情节。例如,不同版本内容都有出身、学法、除妖斗魔、解救姐妹、得道成神等固定程式与套路。但由于受语言、人文地理环境、传播者自身因素等因素影响,陈靖姑的传说也呈现出区域性差异。

四、媒介化环境下陈靖姑信仰的发展与传承

陈靖姑信仰产生于传统的农耕社会,通过民间的口耳相传和戏曲表演及各种民间庆典在海峡两岸和东南亚国家广泛传播。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这些传播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到了现代的工业化和媒介化时代,传统的民间信仰文化面临着发展的危机。古老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了。在现代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社会,传统的民间信仰文化也必须利用这些最新的媒介技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丰富陈靖姑信仰的传播方式

在挖掘陈靖姑信仰题材方面,影视艺术工作者进行了多元的尝试,如把陈靖姑的故事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制作成专题片等。2009年,由福建新奥艺影视制作公司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总投资达1200万元的22集大型神话传奇剧《临水夫人传奇》上映。剧中大量采用三维特技,视觉效果形象逼真,创意新颖,场面恢宏壮阔,是以往神话剧无可比拟的。2012年6月,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栏目组赴古田临水宫,历时8天,对妇幼保护女神陈靖姑进行拍摄,制作成专题片《临水夫人传奇》,在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栏目播出。2014年12月,福建闽汉九合影业出品“陈靖姑文化”首部电影作品《临水夫人陈靖姑》,在福州举行了启动仪式。该片由

姜郎导演执导,并拟邀请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顶尖制作团队和多位一线明星加盟。电视剧、电影、专题片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让更大范围的群众了解了陈靖姑信仰文化,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除了这些形式之外,笔者认为,还可用动漫等艺术形式来反映陈靖姑文化,让更年轻的一代能够轻松、愉快地了解陈靖姑信仰文化。

(二)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利用新媒体来传播陈靖姑信仰文化

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取代传统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民间信仰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潮流,积极利用这些新媒体扩大影响力。在利用新媒体方面,除了现有的陈靖姑信仰文化的官方网站“临水宫”之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实时发布最新的信息,让信众随时随地都可以了解有关陈靖姑信仰文化方面的信息。

(三)增加保存和记录方式

陈靖姑信仰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的保存和记录工作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原有的文字记载之外,还可以使用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来加强保护工作。

陈靖姑由人而神,成为千百年来海峡两岸信奉的女神,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奇观。她的故事、传说通过各种方式被人们不断地传颂。在媒介化的时代,利用最新的媒介技术,陈靖姑信仰的传播范围将会更加广泛,影响将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刘曰晹(明·万历二十八年),修.王继祀(万历三十四年),重修.秩祀志·祠庙(《古田县志》卷之七)[M].第7页.

[2]蒋俊.地方神明建构脉络之解读——以陈靖姑信仰为中心[J].宗教学研究,2008(1):163-166.

[3]徐晓望.福建民间信仰源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331.

作者简介:陈海琳(1993—),女,福建莆田人,宁德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5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资助项目“陈靖姑信仰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510398043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1-0019-02

猜你喜欢

传播传承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