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受众感到温暖才能更好地接受
——浅议当下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和对策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新闻媒体人文关怀

肖 干

(淮北日报社,安徽 淮北  235000)



受众感到温暖才能更好地接受
——浅议当下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和对策

肖干

(淮北日报社,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人文关怀,简而言之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提高自觉意识的表现。对受众和报道对象实施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彰显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人文关怀对新闻报道的意义,及当前新闻报道中缺失人文关怀的现象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缺失的原因、表现以及如何彰显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文关怀;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受众;社会责任

2016年4月,在NBA季后赛首轮比赛,火箭队对阵勇士队的一场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一位中国记者在提问勇士球员德拉蒙德·格林时,将休斯顿发生的水灾与勇士队的表现进行了一番“比较”。

一个小时后,其所在媒体宣布解雇了这位在国内外业界引发争议和抗议的中国记者。这个案例也表明,在新闻传播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人文关怀,在当代的新闻传播中依然存在一定误区,如人文关怀未普遍实施,常流于表层化和关怀点不平衡,以及过分追求“平民化”而导致“庸俗化”“娱乐化”等问题。

一、人文关怀的作用和误区

自20世纪90年代起,人文关怀理念便开始深入新闻人的意识中,并逐渐成为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人文关怀精神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深化新闻主题,扩充新闻内涵,还能提升报道品位,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从而完成新闻信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构建,为自身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

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不少新闻报道中却存在一定的误区,如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关怀的泛化和简化。自开展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等术语纷纷涌现。新世纪伊始,“人文关怀”更是泛滥开来,形成了“言必称关怀”的奇怪局面。例如,对有些在权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也大力颂扬。

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这表现在新闻报道留给社会弱势群体的版面和频道太少,报道力度偏小。例如,我们只能看到一些农民工的零星的报道,并且大部分报道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未作全面深入的调查。

对隐私报道不慎重。新闻报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指侵犯公众人物的隐私。例如,导演冯小刚曾大骂某娱乐媒体,原因是这家媒体公开刊登其详细家庭地址,导致其正常生活被干扰。甚至有些媒体对去世的公众人物也不放过,对其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媒体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就是典型案例。

二、探究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近年来,我国媒体对受众的确有了重新的认识。但实际上,我国媒体对人文关怀的表达既不充分也不深刻。主要原因在于传媒的自我定位存在一个悖论,即理论上自知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实践上却徘徊于钦差大臣和服务生之间,根源是传媒的急功近利,以及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的思考。只有当传媒以科学和理性为复归和基点时,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才能具有说服力与感染力,才能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与此同时,不少媒体在注入人文关怀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之能事,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这种传播仅是将受众看作自然的人,对大众缺乏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显然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原则。

新闻追求新奇轰动本无可厚非,但新闻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却常被忽略。西方新闻工作者信奉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这种夸张的说法无外乎想强调新闻事件的新奇性。这对受众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长此以往会导致受众的欣赏趣味下降。

三、如何在报道中践行人文关怀

关注弱者和弱势群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高尔基曾说过“文学即人学”,新闻又何尝不是“人学”?长期以来,明星等公众人物成了媒体舞台上的主角,但普通民众的所思、所感、所行却很少受到关注。在信息传播日益普及的今天,亟须改变这种做法。媒体若做到“民之所欲,常在我心”,首先,与“草根”最近的社会新闻应该担起这个重任,如关心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疾苦,更多地去关注农民工、失业者等弱者和弱势群体。

报道突发事件要彰显人情美、人性美。突发事件是新闻报道的一大内容,当面对该类报道时媒体不宜过分渲染灾难的细节,而应充当哀悼、抚慰的角色,在探求事实真相时,要理解遇难当事人和家属的心情,尊重他们的感情,而不是采取“哄、骗、瞒”的方式获取所谓的独家报道。

事实上,在报道“天灾人祸”时,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受众的消极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国内新闻媒体对四川“5·12”大地震的报道就是最佳案例。

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融入人文精神。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必不可少的有力武器,采编者在该报道上应具备清醒、质疑和严谨的品质,应抱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在全面客观的基础上,以一种平等的视角、姿态去体察和关注,尽量降低倾向性,以争取更多的认同感和互动性。

在社会新闻的舆论监督报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政府权威部门要求媒体去配合报道,而弱势群体却成了被监督的对象。如果媒体无视他们的命运、情感,这样不仅无法给社会新闻注入持久的生命力甚至会起到负面效果,最终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因此,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融入人道主义的情感,将传播者的关切之情和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在新闻作品中,使受众感到温暖,从而使受众更好地接受新闻作品,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文有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良知——从“背尸还乡”的不同报道谈起[J].新闻实践,总第136期,2005(3):29-30.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231-01

作者简介:肖干(1987—),男,安徽濉溪人,新闻学学士,助理记者,淮北日报社晨刊记者部首席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新闻媒体人文关怀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