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力

2016-02-28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电视提升

狄 丹 姚 洁

(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 昆明  650031)



浅析如何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力

狄丹姚洁

(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昆明650031)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是社会民主化及法制建设发展的产物,提高了媒体的收视率,同时使这档新闻资讯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发挥着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矛盾公开化程度的提高,由于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能够起到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而逐渐受到重视,同时民生新闻的问题也开始出现。本文探讨了有效提升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力的方法。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迅猛,“人人都可成为记者”。瞬时,电视民生新闻及网络等成了散播各种舆论的平台,这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对于政府的发展期待,以及各种民生民意的传递起到了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尤其是一些缺乏自律意识的人,在舆论中不负责任的表述,更是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加上网络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媒体行业的竞争加剧,民生新闻作为引导舆论的主力军,也进入了瓶颈期,同时如何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传播正确的价值理念,提升舆论引导力,成为民生新闻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遇到的瓶颈

(一)民生新闻形式单一,题材雷同现象明显

现在很多的民生新闻本着贴近现实,贴近百姓生活的原则,将重心集中在群众关注的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更多的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但由于新闻的关联性方式过于零碎,尤其是某题材一旦引起关注,为了提高收视率,其他电台也会争相模仿。这样,势必造成各大媒体民生新闻节目题材的雷同,内容不具有吸引力。所以,我们在民生新闻以及之后的跟帖里,看到的更多是阉割后的事实,跟风式的报道以及聚光灯式对某人的偏见讨论和推崇,而非分析其背后究其产生的原因和制度。因此,民生新闻所具有的多样性,也被扼杀在摇篮里,相应的舆论引导力也被埋没。

(二)民生新闻深度不够,责任意识弱

做新闻能不能穿透新闻本身,这是关键。“视点”本身是理性的,而“视点”的表达却是感性的,用感性的方式去提升理性,只有这样的民生新闻才能吸引人,也更容易把人的思路引向纵深。但是现阶段民生新闻内容过于浅显,缺少独到的剖析和解读,并没有真正帮助解决社会问题,更多的是哗众取宠,轰然造势,还有的为了提高收视率,对新闻内容进行调侃和戏谑。长此以往,必然就违背新闻精神,降低舆论的引导力,严重的还会影响电视媒体的信誉。

(三)民生新闻过于渲染负面情绪

民生新闻一般为了集聚吸引力,喜欢刺激性的内容,甚至让消极新闻占据多半,如复旦投毒案件、清华泼熊事件、朱令铊中毒案件,都只是从一座学校换到了另一座学校,从一个时代转到了另一个时代,观众看后更多的是产生焦虑,尤其对于悲观的人,会产生不良影响。新闻媒体不断挑拨公众情绪,甚至有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顾新闻当事人的感受,采用一些夸大引导的做法,过分地渲染报道,而这种行为还常常会起到一个多米诺效应,导致其它的一些媒体也“竞相学习”,这样就导致民生新闻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完全被抹杀。

二、如何提升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力

(一)坚持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

民生新闻虽然要本着百姓之事无小事的办事理念,但是对于贴近人们日常生活事件的报道,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挖掘和提升新闻内涵和价值方面,从而引导民众去探索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以及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引发人们去思考和探讨,如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不良社会事件。此外,新闻媒体还要提高自己的公信力,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承担起社会责任,帮助政府解决出现的社会问题,做好民众和政府的沟通桥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开拓民生新闻的题材

民生新闻应该拓展选题范围,关注民众所关心之事,可以更多地深入时政、科技、经济等领域,体现民生新闻多元化、高水平的特点。

第一,关注国家时事政治。民生新闻必须要有其核心价值观念来支撑发展确立方向,在内容方面,最好可以和主流意识形态衔接,把握公共议题,如引入时事政治方面的硬新闻。民生新闻并不只是家长里短,还应该帮助大众理解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

第二,生活资讯常态化。民众在观看民生新闻的时候,也希望能够获得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资讯,所以民生新闻中可以引入天气、医疗、文化等内容,设置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板块,在这一点上比国内新闻做得国外新闻就好很多,我们应该吸取他们的经验。例如,东方卫视的《看东方》节目,一般都是先播报天气预报,给予大众穿衣方面的建议,有时还会专门提到上下班时间段的天气情况,之后是生活资讯。此外,这档电视节目还专门有“上海文演速递”模块给人们提供文艺演出的相关内容。这种新闻资讯常态化,就能够给观众树立整体的良好形象,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三)凸显人文精神

民生新闻应该重点体现人文关怀,这是时代进步和新闻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在播报新闻时,将所报道的事件作为依据,表达民情,体现人文关怀,同时善于挖掘新闻事件中人性的积极因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观。民生节目还可以将“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作为行为标杆,体恤民情,善于发现人民所面临的困难,作为舆论提升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社会力量共同破解难题,这样民生新闻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真正地从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此外,还可以与大众通过网络、微博等方式进行互动,也可以在播放民生新闻的同时与观众短信、电话连线,实现即时沟通。

三、结语

现代化信息水平的发展,让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电视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实践与社会实践相契合的产物,更要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应该在引导公众表达意见及提高公民意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面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多元化带来的很多矛盾,民生新闻应该发挥好调节和沟通的作用,引导人民群众拿起舆论监督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利益。此外,民生新闻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获得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茜.浅议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力的提升[J].新闻传播,2013(08):150.

[2] 程前,余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民生新闻舆论引导力提升[J].现代视听,2011(10):30-33.

[3] 李键.简析电视民生新闻舆论引导与监督策略[J].宜宾科技,2014(02):22-25.

[4] 罗靖.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引导力路径分析[J].中国报业,2014(18):77.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11-0114-01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电视提升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