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台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

2016-02-28任哨巍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14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舆论监督

任哨巍

地方台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

任哨巍

(作者单位:长治广播电视台)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但做好舆论监督有阻力,作为地方台坚持搞舆论更不容易。本文从操作层面对于地方台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进行了阐述。

地方电视台;舆论监督;报道

作为三线城市的地方电视台,没有中央台、卫视台强大的采编实力和上级新闻媒体对下级部门进行监督的天然优势,有的却是地方电视台常有的体制不顺、技术力量薄弱、采编队伍业务水平有限及中小城市关系网多、人情阻力大等诸多不利于舆论监督的因素,有的地方媒体甚至怕麻烦彻底放弃了舆论监督,这样表面看来是省事了,其实却是放弃了媒体应有的责任,在传统媒体生存日益艰难的大环境下,也是放弃了自己的一块重要阵地。

笔者所在长治电视台的《上党夜线》栏目,开办于2005年,是一档以关注百姓生活,以舆论监督为特色的民生新闻栏目,虽然开办多年来播出了大量的批评和监督类的稿件,但从未发生过纠纷投诉和法律纠纷等不良影响,更没有导向错误,报道失实的事件发生,不仅老百姓爱看,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广告吸纳能力,在当地都是首屈一指。实践证明,只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遵守新闻规律,讲究方式方法,地方台完全可以把舆论做得有声有色。在进行舆论监督报道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如下几方面问题。

1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舆论监督报道尤其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这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党的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于观众提供的新闻线索,务必多方核实,报道要客观公正、准确无误。只要播出的稿件务必做成经得起推敲,打得赢官司的“铁案”。

2 把握导向,掌握分寸

电视新闻工作者不应一味追求新闻轰动效应,而是要把握好舆论监督的时、度、效,在涉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程方面的投诉要谨慎对待。例如,在拆迁补偿问题、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等,一定要谨慎对待,以免因为报道引起群体事件。

3 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

不感情用事,不道德绑架,不搞舆论审判。反映问题的当事人一般总是说自己的理,记者切勿先入为主,带着偏见去采访,就容易忽略一些事实,采写出不客观的稿件,因此我们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先假设反映的问题不是真的,以一种核实调查的态度去采访,一步步地印证。电视的特点就是眼见为实,要用镜头说话,有些拍不到的事实,就用当事人的同期,通过事实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不在稿件尤其是标题中下结论,贴标签,采访中要避免道德审判。对于一些不好界定责任,又容易引发纠纷的医疗事故,一般不介入采访。对处于侦察阶段和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一般不介入采访,以免影响司法部门办案。

4 拒绝托人情、走关系

小城市关系网多、熟人社会的环境给监督类报道带来了不小的阻力,被曝光的单位总是千方百计托人情、走关系阻止报道播出,对于此类现象,首先要求媒体负责人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下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做好舆论监督报道既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也是群众的呼声,更是媒体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怕麻烦,不怕担责任,才有可能去坚持原则,想办克服人情阻力。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三级审稿制度和撤稿制度,给说情者以阻力,要善于周旋,能推就推,能躲则躲,打好时间差,抢在说情之前及时播出;还要在考核制度上保护进行监督报道记者的积极性。第三,对于播出过的批评报道,做好及时回访,追踪事件进展情况和处理结果,既是为了给观众一个交待,也是充分实现好不容易已经突破报道阻力的新闻题材的新闻价值。

5 掌握拍摄技巧

在当事人不愿接受采访的情况下,记者还应掌握一些拍摄技巧。对于愿意与记者交流,但不愿意面对镜头采访的,要尊重被访者意见,在解说中准确反映采访对象的意见;对于态度恶劣的,要采取非正常拍摄的手法,将他们的行为记录下来;对于躲着不见的,就拍下他们的单位门头进行电话采访。

6 及时与相关主管部门沟通

尤其是政法系统,对于媒体采访比较敏感,很多涉案题材不愿意积极配合,因此要与该单位的主管领导及时沟通,获得理解与支持,如果报道确实会影响案件办理,要果断舍弃选题,配合执法部门的工作。由于笔者所在的栏目是以舆论监督而出名,所以有段时间很多职能部门都躲着《上党夜线》,认为记者去了就是给他们曝光,甚至有的单位规定凡是《上党夜线》的记者都不配合采访,后来我们专门与常常监督的部门进行了沟通,如公安、交警、供热、市政等,让他们了解,与他们相关的报道也是为了促进工作,在反映群众意见的同时,也要反映他们工作中的困难,如果不配合采访,非正常拍摄和报道出来的稿件既不完整也有损他们的形象。但沟通尽量控制在工作范筹之内,不要夹杂更多的私人交情,这样在报道时才可以做到公事公办,少受干扰。

7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些选题即使因故不能播出,也要尽可能协调相关部门,把问题妥善解决,平息群众怨气,消除矛盾,即使不能立即处理也要把政策讲清,争取群众理解,不留上访隐患。

8 正确面对监督对象的意见

正确面对监督对象的意见,如果报道后采访对象找上门来表达不同意见,要做到和颜悦色,耐心解释,安抚他们的激动的情绪,理解他们被报道到后受到的心理压力,对于少数不可理喻,胡搅蛮缠者,可以让他现场接受采访,说出不同意见,如果他们有不当行为一定要录下来,告诉他们要继续报道,如有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一般情况下,通过软硬兼施,晓之以理,来访者都会知难而退。当然处理这类情况的前提是报道客观、准确,否则事情就比较麻烦,要承担失实报道的结果,因此,对于舆论监督类的报道播出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

9 严格采访纪律

教育记者恪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公民隐私权等相关法律知识,同时保障记者采访中的交通、食宿等问题,不用采访对象车辆,不吃采访对象的饭,在群众中树立良好职业风尚,不留投诉隐患。

10 借力打力,利用其他媒体的舆论声势,迫使相关部门接受采访

借力打力,利用其他媒体的舆论声势,迫使相关部门接受采访。2016年元宵节期间,本市发生一起烟花炸伤人事件,而且有群众录下了现场视频,在微信中广为传播,众说纷纭,但当记者去公安部门采访时却被告知,他们领导要对此事冷处理,不接受采访。为此,我们与他们领导沟通,告诉他,当地主流媒体及时客观全面的报道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结果正是为了尽快结束事件的酝酿的扩大,如果职能部门不发声,反而会让谣言产生。通过沟通,采访最终得以顺利进行。2016年长治市还发生一起某银行在培训员工时,打屁股、推光头事件,同样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我们也是采取同样方法获得第一手采访资料,及时进行报道,让事件很快平息。

11 监督假新闻

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各种谣言、假新闻也层出不穷,对于这类题材,地方台不能错过,相关部门也非常愿意配合主流媒体澄清事实,如某医院误诊死人、城管打人、某种药品不能使用等,借助打击假新闻,传播真知识,也能树立地方台的权威和影响力。

[1]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2]陈昌风.遵循舆论规律 引领舆论方向[J].新闻与写作,2016(5).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舆论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