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纵横》的追求

2016-02-26《文化纵横》编辑部

文化纵横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学术杂志

《文化纵横》编辑部

当下中国思想版图分裂、学派山头林立,无疑潜藏着深刻危机。当代中国思想学术所呈现的面貌,已难以揭示和回应真实的社会冲突与价值分歧。

198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争论塑造了中国改革政治的基本价值框架,围绕国家与市场、自由和公平、权力与自主等议题,思想分歧形成了一种在野的自由讨论空间,制约着由某种支配性价值主导公共政策的形成。而从当下而言,思想界的疲态已经显而易见。欲理解今日中国思想版图之构造,传统的标签业已失效,中国社会的各种利益价值冲突及其话语形态,早已超越传统意识形态所能妥帖安顿的范围。

但既有思想解释框架的失效,相反则可能进一步带来意识形态标签更为意气用事的强化,它由学院政治和学派政治引导的奖惩机制催化,助长了当下中国思想市场空前繁荣又无比颓怠的现状。在此种思想氛围下,问题之关键不在于共识的缺乏,因为改革政治的展开从来就不依托于共识的取得。相反,它将思想的活力扼杀乃至引向各种琐碎、狭隘、逼促的局面。这种思想危机要凌驾于表面的学术行政化和体制化所带来的困境。

严格而论,时代的思想氛围分为两种:一为开拓进取型,一为收缩防卫型。 中国今日思想界之颓势就表现为后者。繁荣的学术市场难以掩盖处于萎缩之势的思想空间。学术生产空前繁荣,左右对立泾渭分明,而思想创新则推进有限。思想观念难以形成有效的碰撞, 一旦碰撞,不同派别则全力维护自己的狭窄领地。一旦涉及实质思想议题,学术讨论就会被各种立场、姿势和站队支配。这反映的是学术讨论的高度政治化,它不再是改革黄金时代思想界所表现出的进取和活力,相反则是一种不断退缩和走向封闭的时代精神。

2016年02月

《文化纵横》杂志并不试图办成一个派别学人抱团取暖、同声相求的同人刊物, 而是希望直面这个处于急剧变动的中国和世界,提供思考者以一定距离感来观察和介入这一时势流变的写作平台。在中国当下,最缺乏的不是一致的声音,最缺少的不是更多的“自己人”,而是在大变动之时代趋势下,激发更为多元、复杂且具有内在张力的思想和争论,只有如此,方能匹配这个伟大的时代 ,只有如此,才能对集体性的思想萎靡有所激荡。

作为杂志,《文化纵横》追求直面问题本身。我们始终遵循自己的宗旨,并不去寻找虚幻的中间地带和肤浅的学术背书,而是努力揭示那些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的场域,去发掘思想观念由以生发演化的社会力量。《文化纵横》并不希望去追认和固化某种传统, 而是试图去触摸和感知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和塑造的进程。《文化纵横》杂志八年时间的成长,始终就依循于世界历史和中国时间这一互相展开的内在节奏。对于生成流变中各种空间和时间之体察,是 《文化纵横》杂志独特品格的支点。作为一份思想性杂志,它所存在的价值,就关涉此种存在层面上的的生命意义,它拥有生命,具有它独特的温度、感知和情绪。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学术杂志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杂志介绍
医联紧密时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信息化是思想观念的革命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