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近期疗效观察

2016-02-26孙凌梅程俏吕客童迅

淮海医药 2016年1期

孙凌梅,程俏,吕客,童迅



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近期疗效观察

孙凌梅,程俏,吕客,童迅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单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神经妥乐平; 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ter virus,VZV)经再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相应节段引起皮肤疱疹,并伴严重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皮损消退后,受损皮肤出现持续疼痛超过3个月以上者[1]。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治疗效果差强人意。神经妥乐平又名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neutropin,NTP),其具有神经修复、镇痛、免疫调节和抑制缓激肽释放的作用。有文献报道[2]神经妥乐平在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造成的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中取得较为满意疗效。为此,我们选择病例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疼痛科病房诊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4例,女29例,男33例,年龄40~99岁,平均年龄66.89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2.83月。疱疹后色素或皮损分布区域范围为C5~L5脊神经节段支配区,其中上肢2例,胸背部44例,腰背部18例。临床表现为皮损区针刺样、火烧样疼痛,并伴有麻木、蚁走感、刺痒等神经异常感觉,所有患者均无神经阻滞禁忌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NTP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单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根据疼痛和皮损部位确定相应的受累神经,2组患者均选择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组药液配制:曲安奈德10 mg+2%利多卡因5 ml+NTP3 ml+生理盐水60 ml,于每节段的椎旁进行神经阻滞,每间隙注入上述药液15~20 ml,每周1次,连续3周。对照组药液配制:曲安奈德10 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5 mg+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60 ml,于每节段的椎旁进行神经阻滞,每间隙注入上述药液15~20 ml,每周1次,连续3周。

组别年龄(岁)性别(男/女)病程(月)治疗组67.16±13.9718/1411.18±10.17对照组66.63±12.8417/1511.68±12.14

1.3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并对比,时间点为: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

2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均无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后1周、1月、3月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较同时期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一种,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超过50岁的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62%,60岁以上患者3个月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为24%[3]。椎旁神经阻滞是治疗PHN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常用配方为:局麻药、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其机制[4]主要是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打破其恶性循环,使病变区域的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局部血运,并通过其抗炎作用,促进神经组织功能恢复。此种配方在临床应用有一定疗效,但我们将神经妥乐平加入椎旁神经阻滞中取得更好疗效。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P<0.05。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又称神经妥乐平,是将牛痘病毒疫苗接种到家兔皮肤上,将其产生免疫和炎症反应的皮肤组织,经过提取和纯化得到的一种非蛋白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其主要具有如下作用[5-6]:(1)镇痛:中枢性镇痛机制为:神经妥乐平作用于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通过激活下行性疼痛抑制系统[7],抑制痛觉冲动向中枢的传导,并增加侧支循环减轻疼痛和冷感作用;外周性镇痛机制:主要为抑制激肽原分解、生成炎症介质缓激肽,中断生成缓激肽的级联反应。(2)改善麻木、冷感等异常神经症状:通过抑制下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发射活动,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肾上腺素能系统,作用于下丘脑血管运动中枢,从而改善末梢血液循环。(3)神经修复:可促进神经轴突生长,促进雪旺氏细胞繁殖,从而减轻缺氧缺糖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4)免疫调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通过调整T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功能,使下降或异常亢进的免疫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在椎旁神经阻滞配方中加入神经妥乐平,可发挥其镇痛、修复神经、调节植物神经及调节免疫等的作用,提高了椎旁神经阻滞术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同时也证明了神经妥乐平在椎旁神经阻滞术的应用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及验证。

[参考文献]

[1]谭冠先,主编.疼痛诊疗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6-179.

[2]李小红.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68-71.

[3]高地,李明格.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其防治[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2002,28(3):182-183.

[4]兰培丽,郭谣,孟凌新.椎旁阻滞联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32-37.

[5]于革会,姚锐,秦佳,等.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2):126.

[6]于慧星,霍小东,史可梅,等.椎旁注射激素联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对老年腰椎术后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7):519-521.

[7]Tosun Z,Ugur F,Boyaci A .Current approaches in postherpetic neuralgia treatment[J].Erciyes Medical Journal,2003,25:38-44.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97医院 疼痛康复科,江苏 徐州 221004

·临床经验·

收稿日期:(2015-07-16)

[中图分类号]R 7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1-0065-02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1.029

[作者简介]孙凌梅(1983-),男,医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