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置管长度洗胃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效果评价

2016-02-26牛琦

淮海医药 2016年1期

牛琦



两种置管长度洗胃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效果评价

牛琦

[摘要]目的:提高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64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对照组82例,观察组延长胃管插入至55~70 cm,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45~55 cm。结果:观察组洗胃法缩短洗胃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延长胃管置入长度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胃管置入长度; 洗胃

洗胃是抢救口服农药中毒的首要措施,而洗胃时胃管置入长度是否适宜是最佳洗胃的关键,我院急诊科将胃管插入长度延长为55~70 cm,与传统式胃管插入长度45~55 cm洗胃效果相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我院急诊科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收住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需洗胃者164例,男62例,女102例,年龄18~50岁。其中甲胺磷中毒78例,敌敌畏中毒64例,氧化乐果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服毒时间、服毒量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均采用广东省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硅胶胃管F26-28号,该胃管有4个侧孔,各侧孔距离为3.5 cm,第一个侧孔距顶端1 cm,同时使用天津市亚坤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YK-1型全自动洗胃机。观察组延长胃管置入长度至55~70 cm,反复洗胃至清无味为止,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45~55 cm洗胃[1],洗胃结束后两组均保留14-16号成人硅胶胃管,按病情需要,间歇重复洗胃每4 h 1次,24~48 h停止。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的洗胃时间、流出液体颜色、气味、量的比较及洗胃不良感觉及并发症。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比对照组时间快,总的洗胃时间较对照组短。2组患者洗胃不良感觉及并发症:在洗胃中观察组吸出血性液体少于对照组,上腹部不适,腹痛比例少于对照组,洗胃中腹痛洗出血性液体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说明观察组洗胃的插管长度对患者的刺激浅,损伤小,不良反应少。2组中毒患者洗胃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洗胃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讨论

在急性中毒洗胃时,胃管插入长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着洗胃的效果。传统洗胃方法胃管插入长度是45~55 cm,洗胃时液体流入缓慢且时有间断,吸出洗胃液的时间长,且不彻底。病人洗胃后腹痛、腹出血机率高。赖云清[2]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增加胃管侧孔并延长插入10~15 cm进行洗胃,发现与胃插入长度45~55 cm传统洗胃方法比较,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胃内残留液发生率低。毛仁丹吉[3]收集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后抢救抢救有机磷中毒患者的9个随机对照实共计1 440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胃管插入长度在原有基础45~55 cm上延长10~15 cm)在首次洗出液时间、总洗胃时间、发生血性洗出液、发生上腹不适均优于传统洗胃胃管插入长度。

影响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的其他因素很多,如解毒剂的早期足量使用,农药的种类、临床能否准确掌握阿托品的用药量等,但及时清除胃肠道毒物是首要措施,而彻底有效的洗胃是清除胃内毒素的关键。有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者有20%与洗胃不彻底有关[4]。彻底有效的洗胃,能够减少在阿托品化量判断上的误判现象,使患者在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用量上明显缩短、减少[5],有效减少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现象的出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为患者减少一定的经济负担,但也应认识到,此法只能是抢救过程中诸多措施的一种,并不能忽略救治过程中解毒剂的正确及时应用,加强综合治疗和护理,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4-125

[2]赖云清.增加胃管侧孔并延长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8(2):152-153

[3]毛仁丹吉,伏旭,马晓红,等.延长胃管长度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效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5):388-392.

[4]喻红.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方法探讨[J].求医问药,2013,11(7);331-332.

[5]杨进波.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的几个问题[J].中国社区医师,2012,33(14):43.

[作者单位] 安徽省蚌埠市妇幼保健院 门诊治疗室,233000

·临床经验·

收稿日期:(2015-06-01)

[中图分类号]R 59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044(2016)01-0062-02

DOI: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1.027

[作者简介]牛琦(1977-),女,主管护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