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改中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2016-02-26刘奇洛川职业高级中学陕西洛川7274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教学效果

刘奇(洛川职业高级中学 陕西洛川 727400)



体育教改中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刘奇(洛川职业高级中学陕西洛川727400)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让学生采用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能够促进青少年的身体成长和发育,也同时让学生们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合作,锻炼了他们的坚强意志,激发了他们顽强的斗志,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也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教改;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3.061

体育课堂的组织管理贯穿于每一堂课的始终。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一节课的40分钟,保证课堂的密度和运动量,既要保证让每位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要能使他们满怀热情地完成课堂上的教学任务。如在课的准备部分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对所上的体育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开始前,先要进行热身运动,如徒手体操、田径教学项目中的专项准备活动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等,篮球教学项目中的传接球接力、运球接力跑,还有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小游戏、小竞赛等。在课堂中的各个环节,要注意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采取适当的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始终对体育课有一种新鲜感,同时也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一、体育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认识“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及意义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是以语言表达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要用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在练习中能迅速理解所学动作技能的概念,练习的步骤和具体方法以及动作的重点和难点。精彩的语言表达和高超的讲解能力,同样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各种技术动作要领以及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为学生后面的顺利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讲解的艺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讲解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尽量少讲多练;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要具体形象、生动活泼;讲解的语言要通俗易懂。

1.“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逐渐被重视。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是教学的关键。不少老师把“以学生为主体”等同于课堂上的“老师少讲、学生多讲”。这只是简单化、表面化地理解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其实,“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要了解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其中包括思维水平、知识背景、思想实际、心理特点、生活实际等,通过了解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决策者和参与者,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实施、监控以及评估。

具体地说,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内涵包括: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评估技巧。总之,“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让学生采用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以学生为主体”的必要性

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要求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来获得基本技能。因此,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要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一个决策者和参与者,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实施、监控以及评估。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个体自主活动的意愿,还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教师应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全面、正确地理解其内涵,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和技能,其教学内容及方法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观意识。

2.全面、正确地理解“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知识背景、思想实际、心理特点、生活实际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简单地说,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体育爱好。比如,男生比较喜欢打篮球,女生喜欢打羽毛球等。

3.做好课堂设计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设计中,教师不但要重视教学内容和要求,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鼓励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教给学生自我评估的技巧。

三、体育课堂教学的启发思维艺术

在体育教学中,对于教学当中学生易犯的错误和重点难点就要更加注意合理地运用启发式思维。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提出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班上也许都有少数几个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或许由于体质原因,但大部分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对这类学生要更加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练习效果更加注重,要不断鼓励和表扬他们,以便增强他们的信心,克服自身存在的自卑感,包括对体育器械的恐惧。在课堂的结束部分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放松练习,圆满完成一节标准的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不断地参加各种活动(认知活动,身体活动),来获得基本技能。学生个体自主活动的意愿十分强烈,教师应抓住这一点,做好课堂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及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课堂设计时,教师应利用体育素材的趣味性及娱乐性,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体育教师在其承担的是教学组织的总导演和设计师,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将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的总体效果。体育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的,因此,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体育课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断地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艺术,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在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