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陈云党建思想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2016-02-25鲁寒光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广西桂林541004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陈云党风廉政同志

鲁寒光(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广西桂林 541004)

论陈云党建思想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鲁寒光(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广西桂林 541004)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陈云同志提出并阐发了一系列独到而深刻的党建思想观点,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新常态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重温陈云同志有关党建方面的重要思想,能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陈云;党建思想;高校党建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05

陈云同志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曾长期担任党的组织部门和纪检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党的建设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陈云同志党建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与时俱进地实践陈云同志关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思想,不断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陈云同志关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建党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上,陈云同志特别强调掌握和运用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他认为,用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工作实践,可以使人开窍,可以使人少走弯路,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陈云同志多次把思想方法说成是“最要紧的”、“根本的”、“终身受用的”、“思想的基本建设”。他从促进干部成长和推进党的事业的高度出发,深刻的指出,领导干部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胜利,首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进而,他阐明了什么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即是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和学习体会,创造性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陈云同志认为,如何做到实事求是?他的体会就是做到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2]这“十五字诀”,是陈云同志一生心领神会、运用自如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他倡导了一辈子、坚持了一辈子、实践了一辈子,是他留给我们党内的宝贵的思想财富。陈云同志曾总结说:“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是最正确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有还是没有这个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工作起来就会大不一样。”[3]

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中心环节。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这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思想政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理论武装,特别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着力在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切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明确方向,真正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着力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切实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各个领域,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二是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师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要突出典型,以师生的关注点和热点为切入点,通过培育、树立和宣传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有效利用先进人物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引导师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提高文化感召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和

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师生,使其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获得启迪。三是要积极应对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挑战,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互联网的普及使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既面临着重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网络新媒体的优势是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多,并且可以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这些都是报纸、广播、电视等无法比拟的。网络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媒介。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信息垃圾。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客观形势,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这一最新的传播载体,顺应新闻规律、提高传播技巧、主动设置议程、及时发布信息、努力占得舆论引导的先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加有力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要加强技术管控措施,限制负面有害的信息,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

二、陈云同志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陈云同志在延安期间曾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一职长达七年。他认为,干部管理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关乎党的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党的一切决议和政策,都要通过干部去实现。党的干部不同于一般党员,是党的骨干。干部在党的组织中占重要地位。党看重干部的作用,认为没有坚强的干部队伍,我们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胜利。”[4]

1938年9月,他在作题为《论干部政策》的讲演时,首次详细阐明了党的干部政策,即“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第三,用得好;第四,爱护人”。了解人,是正确使用干部的前提。气量大,就是要广泛地团结人。用得好,就是要正确地使用干部。爱护人,就是要关心爱护好干部。与此同时,陈云同志在实践中对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也进行了探索。他明确指出:“要严格把好政治标准这一关。德才相比,我们要更注重于德,就是说,要确实提拔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派,敢于坚持原则的人。”[5]此外,陈云同志还较早地注意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提出了要成千上万地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干部这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此后,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被充实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实现高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党委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一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推进干部选人机制创新。要严把思想政治素质关,牢牢把握选人用人的标准和条件,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师生公认的原则,用好的制度和好的作风选人用人,真正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善于办学治校、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二是要建设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坚持干部的全面培养。要坚持使用与培养并重,重视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通过学习培训和岗位锻炼,不断提高干部的各项素质。三是要推进评价机制创新,加强干部的考核监督。要着眼于考核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完整性,进一步规范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法、健全考核形式,不断探索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四是要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从培养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认真规划高校后备干部队伍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校后备干部队伍。

三、陈云同志关于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心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陈云同志当选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一些消极思想和腐败现象开始在党内滋长开来。对此,他明确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6]他认为,严格的纪律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共产党员必须严格地、无条件地遵守党的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不遵守纪律的“特殊人物”和“特殊组织”。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存死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7]这是陈云同志在1980年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他在总结我们党六十年的奋斗历程和世界上主要国家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一重要论断,站在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深刻揭示了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他强调,从严执纪是端正党风的有效手段,全党必须狠刹不正之风,坚决制止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对严重经济犯罪分子,要加大打击力度,从严惩办,不姑息,不护短。同时,陈云同志认为,对党员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要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他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把加强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实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政治保障。高校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建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一是要夯实“两个责任”。高校党委要切实担当和落实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纠正损害师生利益行为、选好用好干部、抓好作风建设、领导和支持查办案件、推进源头治理、强化权力制约等方面的主体责任,把党风廉政建设抓实、抓细、抓到位。高校党委落实主体责任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在职责范围内,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同时,高校纪委要切实担当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能,严肃查处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行为,进一步探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二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纪律和规矩,对于全党保持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首要的就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加强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促使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章,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要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三是要加强教育。加强教育,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党章教育,高校各级中心组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贯彻党章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使学习贯彻党章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成效。要加强法制教育,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其他党风廉政建设法律、法规,强化法制意识。要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宗旨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免疫力”和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四、陈云同志关于党的民主制度建设的思想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抓好党建工作,要重视完善制度,发扬民主,强化监督。陈云同志站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对党的民主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他认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确保党的科学决策的制度保障,是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才能实现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四个现代化也才能顺利实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陈云同志就精辟指出:“不民主,只集中,必然愈不能集中。”[8]1980年2月,他又提出:“要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党的任何一级组织,允许不同意见存在,我看这不是坏事。有不同意见,大家可以谨慎一些,把事情办得更合理一些。允许有不同意见的辩论,这样可以少犯错误。一个人讲了算,一言堂,一边倒,我认为不好。”[9]1985年,他进而强调:“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经过集体的充分讨论。”[10]“一个人看问题总是有局限性的。集体讨论、大家交换意见,是达到全面认识的重要方法。”[11]

高校党的民主制度建设是我党历来高度重视的党建内容,其涉及面十分广泛,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要充分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自身办学的客观规律,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提高办学治校能力,明确职责分工,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责任体系,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合法化、民主化、科学化,不断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办学能力和办学效益。一是要坚持与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厘清大学重大事项和日常管理工作,依法落实党委职责和校长职权。对于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由学校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党政一把手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好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力促形成一种民主集中的工作氛围。二是高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要将章程作为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和依据,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和科学发展水平。三是要尊重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维护师生的切身利益。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正确处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要进一步探索、拓展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完善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充分支持和保障大学生依法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

注释:

[1]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1页

[2]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2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文集(第三卷)[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32页

[4]陈云.陈云文选(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

[5]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

[6]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

[7]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3页

[8]陈云.陈云文选(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7页

[9]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0页

[10]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3页[11]陈云.陈云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修订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2]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丁俊萍、高喜平.陈云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14(9).

本文系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新时期健全高校党建工作制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DSBD13YB024)的研究成果。

鲁寒光(1986--)男,湖北武汉人,桂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干部,哲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现实研究。

猜你喜欢

陈云党风廉政同志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严良堃同志逝世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