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实践

2016-02-23兰奎旭曲政海李爱芹张真

现代医院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伤员医疗机构医护人员

兰奎旭,曲政海,李爱芹,张真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青岛市 266555)



◁医疗管理▷

大型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实践

兰奎旭,曲政海,李爱芹,张真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青岛市 266555)

通过对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管理工作的介绍,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总结大型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应关注的关键问题、人员物资需求的急迫性、人员及物资调度的随机性、现场救治信息统计和反馈的重要性、应急状态下急救知识的日常培训,以期为同类医院提供借鉴。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公立医院;急救

【DOI编码】10.3969/j.issn.1672-4232.2016.04.018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医疗机构是卫生应急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承担着早期预警、现场救援、医疗救治、控制传染、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社会影响等多重责任[1]。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以我院应对2013年11月22日青岛市黄岛输油管线爆燃事故应急救治工作为例,对大型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1 建立救治现场临时指挥小组

对突发事件成功实施救援的核心在组织,系统的组织管理为应急救援和高效运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以加强应急救援组织的管理,提升救援的反应能力[2]。接到事故现场电话通知后,第一时间启动院内应急预案,并且由现场行政管理、医护人员组成急诊救治现场临时指挥小组,包括:现场救治组、现场协调组及后勤保障组。现场救治组分为预检分诊、危重症抢救、重症伤员救治、轻症伤员处置四个部分;现场协调组负责将紧急处置过的伤员分流到病房;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抢救所需急救设备、药品、卫生材料等各类物资的供应。各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现场抢救有序高效进行。

2 应急救治现场管理

2.1开通就诊应急绿色通道

2.1.1每位伤员提前建立识别号码。建立就诊卡和门诊病历,并将就诊卡和门诊病历编号,伤员前来就诊时对每一伤员编号,做到每位伤员其就诊卡、门诊病历编号一致,此编号作为伤员在医院内部唯一的身份识别信息。

2.1.2医技科室实行专人专机服务。为保证前来就诊伤者及时得到相关检查,要求放射科磁共振、CT、DR,超声科腹部超声,检验科血常规等有关设备实行专人、专机、专门通道管理。

2.2救治现场分区管理

2.2.1设立预检分诊区。为保证来院伤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医院在急诊通道口处设立由1名急诊科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的预检分诊区,对送到医院的伤员进行伤情预判、分诊并进行统一编号。确保病人手中就诊卡编号、门诊病历编号和病人编号一致。

2.2.2设立病情处置“红黄绿”三区。为保证现场救治秩序规范、伤员能得到最正确的处置,尤其是重伤员能及时抢救,医院根据伤员病情设立“红黄绿”三区,并在每个区域醒目位置设立标识牌。红区即抢救监护区,适用于极危重症伤员的处置,红区每个伤者保证至少2名医生和1名护士为其服务;黄区即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重症病人的处置,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伤员,黄区每个伤者保证至少1名医生和1名护士为其服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绿区适用于病情比较稳定的伤员处置,绿区每2个伤者保证至少1名护士为其服务。

2.2.3设立医护人员集合区。伤员的数量不确定,各区分配医生及护士数量视伤员来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专门设立医护人员集合区。对到救治现场的医护人员首先到医护人员集合区报到,由医疗救治组行政工作人员根据各区伤员的数量和伤情所涉及的科室进行调配。

通过以上措施,医院3h内集中接诊救治了104名伤员,做到了每位伤者送到医院及时分诊、就诊、检查、治疗以及转入病房进一步治疗。在短时间如此大量伤员来诊的情况下,伤员信息与检查信息一一对应,从就诊、 化验检查、住院等各个环节对病人信息进行核实和修订,实现 “三无”目标:无一例身份错误、 无一例检查错误、 无一例治疗错误。

3 应急救治后期管理

3.1伤员信息管理

为保证救治伤员医疗救治安全以及身份信息能准确及时上报给政府,医院遵循及时、细心、认真、保密的原则。在应急预案启动的同时成立信息核对统计小组,专门进行信息核对统计工作。第一时间将统计信息提供给医院救治领导小组及政府相关部门。统计小组由行政部门、急诊科室、后期治疗病房科室人员组成,其中救治初期信息统计上报频繁,一般前两天每小时一报,行政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临床科室由护士长负责,根据政府医疗救治组要求,以人工上报和电脑信息系统核实的办法确保信息按时保质上报。

3.2建立伤员救治综合病房

伤员伤情比较复杂,需多学科同时诊治。为便于伤员的治疗,医院临时成立救治综合病房,病房由伤员伤情所涉及的科室人员组成,业务上实行各科室人员联合值班,联合查房,病案文书共同完成。行政上由医院医务部门负责,每天下午组织病例讨论,根据伤员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急危重症等特殊病人实行救治组负责制,医院对每一个急危重症伤员组成一个救治小组。根据伤员病情,凡是涉及到的科室均有专业医护人员参与,及早发现异常和避免二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伤员伤情复杂,往往还牵扯到原发病等,在应急救治后期,为更好地救治伤员,医院成立专家组,负责病人的病情评估和院内转科,从病人入院开始至康复出院期间负责病人的合理流动。该专家组由接诊科室、外伤救治科室、原发病涉及科室、康复科室组成,受医政部门管理,保证能有效对每一个患者的院内流动进行把控。

3.3心理干预

群体伤害对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影响,不及时干预疏导,不仅影响患者康复,也有可能导致其他后续突发情况[3]。事故发生后,为减少意外事故对伤员造成的精神伤害,提高医疗救治成效。医院邀请心理专家对救治伤员进行心理干预,将心理医生纳入到救治小组中来,鼓励伤员把内心的不良情绪释放出来,并根据情绪释放情况[4],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帮助伤员早日从事故伤害的阴影中走出来。

3.4人员权限分配与管理

目前医院普遍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等电子信息系统,都对医护人员、管理人员的权限作了严格的限定。在应急状态下,为保证救治的需要,应坚持严格审核、适时开放的原则,做好人员权限的调整,尤其是综合救治病房和急诊门诊医护人员的权限。

4 讨论

经过我院科学有效管理,一大批伤员康复出院,取得了院内零死亡的理想效果。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肯定。总结本次救治经验,认为大型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重点应关注以下几点:

4.1人员物资需求急迫性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在人们意料之外突然发生,在未知的时间、地点以不确定的形式及规模等突然爆发。大量的伤员会在极短时间内被送到医疗机构救治,而且伤员规模可能难以确定,并且对人员和物资需求的数量几乎没有上限,这就要求医疗机构在极短时间内调集大量医护人员和物资。需要医疗机构设有应急物资库房和建立应急状态下物资调度制度,以满足伤员救治过程中的需要[1]。

4.2人员、物资调度的随机性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突然、救治时间紧迫,在应急管理初期,人员、物资处于一个随机调度的状态,这就需医疗机构具备高效的人员物资储配及指挥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同时各个小组的救治信息要及时反馈到救治现场指挥部,有利于指挥部及时调度分配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4.3现场救治信息统计和反馈

经过此次实践,及时准确的信息统计对伤员的救治、资源调配、媒体需要以及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应急救治初期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信息统计不及时和后续信息的准确性差。因此,在医疗机构

应急预案里应明确规定应急状态下信息统计工作的流程,建立信息统计工作小组,并明确工作职责和原则。确保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统计信息工作上做到及时、准备、无误[5]。

4.4应急状态下急救知识培训

突发公共事件伤员人数多、伤情复杂、变化快。这就要求医疗机构所有医护人员掌握应急状态下急救知识,才能做到准确判断伤情,及时预判到后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医疗机构平时需要有计划地组织所有医护人员模拟实战状态下应急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应急状态下救治伤员的水平[6]。

[1]于晓楠,汤显,杨芸.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5):585-587.

[2]王峰,费广鹤,李永怀,等.综合性医院对交通事故应急演练的管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8):637-639.

[3]李茜, 全丽萍.无缝隙管理在硫化氢群体中毒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 13(11):144-145.

[4]赵斌.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11,9(1):67-68.

[5]王凡,赵锡银.突发事件中的医院管理模式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9):105-106.

[6]杜成林,吴艳琴,杨晓玲.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对与处置策略[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6):59-60.

修回日期:2016-05-11

(编辑曹晓芸)

Emergency,Management Practice of Public Accidents in Large-scale Public Hospitals/

LAN Kui-xu,QU Zheng-hai,LI Ai-qing,ZHANG Zhe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Medical Colleg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003,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emergent treatment management in hospital emergencies,summarizes key problems in handling emergencies in large-scale hospital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emergencies,urgency of personnel and material demand,randomness of personnel and material distribution,importance of statistical sum and feedback of on-the-spot treatment,and the daily training of first-aid knowledge of emergency.All these serve as the reference for hospitals of the same type.

public emergency;emergency management;public hospital;first aid

R197

A

1672-4232(2016)04-0061-03

兰奎旭(1982-),男,硕士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

2016-03-22

猜你喜欢

伤员医疗机构医护人员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