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

2016-02-23蒋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国风险商业银行

蒋进

摘要: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遇到了哪些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65-02

一、引言

商业银行开办国家助学货款业务面临信用风险、还款风险等一系列风险,本文将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遇到了哪些风险,并提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措施。

二、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其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处置[1]。风险识别一般分为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阶段。感知风险就是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事故进行了解。分析风险就是分析风险造成的各种因素,也就是究其发生的原因,引起其发生的条件。风险评价首先要在各类风险因素的分类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程度以及影响的重要性进行评价[2],也就是风险得分和风险权重,然后根据风险得分和风险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风险的整体评价结果。风险处置是在对企业或具体业务所面临的具体风险进行了充分的识别和合理评价的基础上,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即风险处置。风险处置的策略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和风险利用等5种[3]。

三、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因素识别

在国家助学贷款行为中银行、学生、学校和政府四方是利益相关者。国家助学贷款风险主要分为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和环境风险四大类,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每一种风险又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由于贷款到期而未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完成相关义务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政策风险是指保证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所需要的政策支持与银行实际所得到的政府扶持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风险。管理风险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机制不完善和操作上的失误所造成的潜在损失。环境风险是一种外在风险,在助学贷款实行过程中因政治、经济等客观因素的改变而使贷款受损的风险。

四、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评价

1.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借鉴相关文献,并通过专家的咨询意见,最终确定助学贷款风险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2.基于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价。①构建判断矩阵。构建判断矩阵是进行层次分析法的重要步骤,其基本方法是由专家对指标体系中的任意两个风险因素进行两两对比,以确定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进行打分。打分表的基本格式如表2所示。②确定指标权重。在利用判断矩阵求解,确定相应指标权重之前,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主要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C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相对一致性指标(CR),其中CI ,R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由大规模实验得到。CR则等于CI和RI的比值,CR值越小越好。一般来说,当CR值小于0.1时,判断矩阵就获得满意的一致性检验结果。上述五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如表3所示。

3.评价结果分析。上述可见,一级指标中信用风险的权重最高,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环境风险的权重和影响作用最小。从二级指标来看,学生的信用风险和还款能力风险要显著大于高校信用风险。

五、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1.提高信用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首先是提升信用意识,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要建立诚信档案并记入毕业材料,然后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信用登记体系,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科学评价。

2.完善助学贷款制度。第一是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国家应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第二是助学贷款期限和偿还方式的多样化,可根据地域发展的特征发展多种还款方式。第三是推广家庭与生源地的贷款制度,国家应把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纳入管理范围,对于农村信用社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建立协同机制以保证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加开办此类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并对这些金融机构给予政策优惠等鼓励。第四是尝试助学贷款市场化改革,在原有政策性贷款的基础上,利用商业性金融资源进行业务模式改造,可参照美国模式丰富助学贷款业务种类,提供更加灵活的利率和贷款对象。

3.加强助学贷款的管理。第一是加强政府的管理。政府需要有一个不断更新的信息库来帮助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断的完善,并不能在政策制定后就有所懈怠,毕竟时代在发展进步,以往的政策不一定适应当前的需求。第二是加强银行的管理,对贷款风险、贷款风险危害性的认识程度要提高,对于审批制度、操作流程与标准应该更加规范、合理、人性化。第三是加强高校的管理,严格对贷款学生进行资质审查,完善贷款后的信息管理。第四是承担一定的追贷工作。第五是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体系,政府要不断完善政策救助体系,国家助学贷款不仅是商业银行的一种经营行为,更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助学贷款业务,发挥业务执行端的功能,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强审核和监督作用,促进业务的正常开展,参与学生一方面要完整、真实地提供相应材料,供其他主体进行审核,同时也要增强诚信意识,及时偿还本息,履行合同中的相关义务。

4.出台配套措施,降低环境风险。通过相关立法,将高等教育资助的相关基础政策和管理体系形成法律条文固定下来,使助学贷款政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降低可能产生的政治风险。建立贷后管理模式,以更加灵活的还贷政策等方式,以改善贷款违约风险,比如提供贷款展期、降息或者利息的部分补贴等手段,以降低由于宏观经济所造成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明园.工程项目风险动态管理体系及其识别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

[2]徐成彬,李开孟,彭振武.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新框架[J].技术经济,2014,33(1):83-91.

[3]李刚.浅析风险管理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工程,2010,35(2):147-150.

猜你喜欢

中国风险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