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建设的对策

2016-02-23张俊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特色建设后勤服务高校后勤

张俊

摘要:想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化建设,必须将后勤质量观由满足广大师生需要的质量观、能维持日常生产需要的能力质量观转变到全面创新质量观,并且在全面创新质量观的指导下,明确高校后勤特色定位。就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后勤的特色定位来看,应定位于服务、育人、保障、保护、经营相融通的创新型高校后勤。

关键词:高校后勤;特色建设;后勤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014-02

一、明确特色定位

在新的教育质量观指导下,明确特色定位是加强高校特色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那么,作为高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保障的高校后勤同样也要加强其特色的建设。在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教学科研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那高校后勤建设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因此,要想后勤不拖后腿,必须将后勤质量观由满足广大师生需要的质量观、能维持日常生产需要的能力质量观转变到全面创新质量观,并且在全面创新质量观指导下,明确高校后勤特色定位。就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后勤的特色定位来看,应定位于服务、育人、保障、保护、经营相融通的创新型高校后勤。这是因为:第一,服务和保障在高校均有深厚的积淀,在同类行业中也有综合优势,这是决定高校后勤特色的关键性因素。第二,服务和保障均有高水平的职工队伍,具有发展成与育人、保护、经营相融通的条件。第三,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对后勤服务、育人、保障、保护、经营相融通人才的迫切需要。第四,绝大多数高校后勤已具备融通的条件,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成员之一,应定位于是高校特色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位置上。第五,高校后勤在国内已形成了品牌效应。绝大多数走出校门、参与社会竞争的高校后勤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在全国各地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某些地区起主导作用。高校后勤的行业能力不断提高,管理成果在业界内外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成果在管理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二、推进高校后勤产业化

加强高校后勤服务特色建设,必须推进高校后勤产业化。有的后勤管理者不同意高校后勤产业化的观点,认为实现高校后勤产业化,就会使高校后勤追求利润,就会削弱高校后勤服务与保障的基本职能,影响高校后勤的人才培养。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所谓高校后勤产业化,是指由高校后勤服务和保障、生存与发展的二重功能决定的,是将高校后勤作为服务性行业来运作的经营模式。由于高校后勤在高校的特色建设中担负着稳定和发展的双重任务,高校后勤的特色又是由服务培养特色和管理创造特色共同决定的,因此,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建设,必须将高校后勤当作高校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办。怎样推进高校后勤产业化呢?首先,要提高后勤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技术和管理在高校后勤已成为后勤健康运行的“轴心”,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为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提高的核心要素。其次,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通过高校后勤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校后勤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行业竞争力不断提高的主导性、决定性、关键性资源。再次,要提高高校后勤质量和效益。高校后勤产业化,要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要求运用现代先进管理手段,扩大高校后勤服务规模,实现良好规模效益;要求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适合广大师生的需要,不断提高后勤技术能力和后勤产品对后勤社会效益增长的贡献率。

三、推进高校后勤大众化

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建设必须推进高校后勤的大众化。所谓高校后勤大众化,是指使高校后勤服务范围内的95%以上的人能享受相适应的高校后勤服务。为了实现高校后勤的大众化,每一所高校后勤都应创造条件,在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提供服务产品,在提高社会效率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为此,高校后勤在办好全日制各层次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后勤资源,办好非全日制服务链,如提供特色服务、专项服务、定制服务等,尽一切力量创造使每个人都能享受服务的条件,以满足师生乃至社会对高校后勤的需求。

四、推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

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建设,必须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超越学校,在社会范围进行的过程。高校后勤社会化,包括服务机构社会化、服务内容社会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来源社会化。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建设,必须全面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首先,高校后勤应加强同其他高校后勤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开放的合作机制,如建立各高校后勤之间的管理论坛、互派技术骨干、互派管理骨干、联合服务等。其次,实现服务产品的革命化和社会化。在服务过程中,坚决舍弃过时的项目,渗透社会先进的管理知识,力求紧跟行业前沿,有相当多的服务措施可采用社会上最先进的服务理念。再次,实现服务对象社会化。应努力创造条件,招收行业上的技术。最后,实现技术来源社会化。要建立技术骨干上岗的竞争机制,相当多岗位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招聘人才,也可以分批选派进入社会进修或学习。

五、推进高校后勤经费来源多元化

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建设,必须推进高校后勤经费来源多元化。充足的后勤管理经费是办好有特色的高校后勤服务的物质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校后勤投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除国家和学校财政拨款这个主渠道外,私人家庭的投资不断增多,社会捐助也有所增长。在中国这样一个有近5亿人口的高校大群体里办后勤,仅仅有国家投资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私人家庭的投资和社会的捐助。为鼓励私人家庭的投资,高校后勤应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国家应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和工资政策,使私人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得到丰厚的回报。对于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应给予照顾。为鼓励社会捐助,应对捐助教育经费者给予税收减免、精神鼓励、广告宣传(如对捐款建筑物以捐款人命名,为捐款人树碑立传)等。

六、推进高校后勤人才宽广化

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建设,必须推进高校后勤人才宽广化。人才经济时代,要求高校后勤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且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跨行业的宽广知识,有多方面的创新能力,能为后勤服务做出较大贡献,以适应后勤社会化、信息化的要求。为此,高校后勤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职工心理素质培养,注重人文教育,严格进行基本服务技能和跨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拓宽职工的知识面,把职工培养成为道德优良、视野广阔,富有创造力和综合判断能力,掌握高深专门知识和技能,能进行跨行业创新、向师生提出独创性服务的人才。

七、加强高校后勤特色的宣传力度

一所高校后勤的特色,实际上就是这所高校后勤品牌的内涵。通过高校后勤特色的宣传,可以使整个社会和本校师生对高校后勤的特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产生名牌效应。在名牌效应的作用下,可以为学校吸引更好、更多的生源和师资以及其他教育资源,这就又进一步加强了高校后勤的特色建设,形成高校后勤特色—名牌效应—高校后勤特色的良性循环。高校后勤特色的宣传方式,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对特色进行理论和实际的分析,可以上网对特色予以介绍,也可以在招聘广告上加以宣传,还可以通过招生咨询、召开座谈会、理论研讨会等方式予以推介。在宣传的语言上要简明、易懂、好记。

八、深化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高校后勤特色建设,必须进行体制创新,深化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说还是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与教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很不适应,压抑了高校后勤的服务活力,难以形成保障为本、崇尚服务、服务社会、赢取效益的后勤观,阻碍了高校后勤特色的形成。只有按照后勤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进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才能调动高校后勤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成有各自特色的世界一流高校后勤。为此,首先要改革高校后勤过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扩大高校后勤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利,如自主财务权、自主人事权、自主分配权、自主服务项目设置权等,后勤主管部门只管服务方针政策的制定、后勤管理经费划拨、后勤结构的调控、服务质量的监督等宏观方面。其次要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职业化,精简高校后勤行政管理人员。再次要实行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把高校后勤的精力集中到服务和创新上来。最后要改革高校后勤职工职称晋升制度,按照道德、知识、才能、业绩标准全面考核职工,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波.浅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J].现代经济,2007,(2).

[2]张敏.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16).

[3]康宁,等.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J].教育研究,2003,(6).

[4]曾兵.新形势下高校后勤管理的困境与突破[J].经营管理者,2014,(23).

[5]吴振麟.高校后勤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分析[J].科教文汇,2013,(09).

[6]李文军.浅析高校后勤管理队伍建设[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7]于艳珠.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创新元素[J].吉林教育,2012,(29).

[8]蔡龚兵.对高校后勤管理的几点体会[J].中外企业家,2015,(07).

猜你喜欢

特色建设后勤服务高校后勤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后勤服务信息化建设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
论国企特色党支部建设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