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素质教育融入烹饪专业教学的思考
——以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为例

2016-02-22李心芯

现代食品 2016年20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素质营养

◎ 李心芯

(江苏省扬州市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职业技术教育是主要开展职业技能的教育,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训练学生的技术,甚至全部都是技术提高和训练,始终坚持“技术至上”的原则。江苏省扬州市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理论课教师也是如此,如烹饪营养与卫生教师在备课时,尽量多得将相关专业理论传授给学生,并时时考虑如何与烹饪实践结合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却从未认真考虑过。在专业课教师的潜意识里,总认为学校开设的德育课才是负责学生的素质教育,本门课程只要教好专业知识就行。直到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空有技术、却因缺乏高素质而难以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时才发现,正是这种“专业至上”的想法,使烹饪专业教学走进了误区。

烹饪专业有着很大的市场,然而就业面不够宽。学生在毕业后,一般从事的职业是厨师,进而易受到周围工作环境、行业惯性、文化背景等的影响,认知社会的角度受到制约。长期如此,易形成厨师的定势思维,难以实现创新和发展。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学校教育中存在缺陷是其中之一,即学校只注重技术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际上,只要是在就业后存在较强可塑性与较好发展的人,都是具备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学生,而一部分一味注重技术而不重视文化修养和专业基础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常常缺少较大的发展潜力。

当前社会的餐饮行业需要的厨师,并非只是会一门技术,而是具备创新、修养、品格、能力和知识的综合素质人才。换言之,学生要想满足工作岗位的标准,不但应掌握技能和技术,还应具有相应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专业理论基础[1]。此外,一部分教师重视讲解职业技术,因此会自然而然地以师徒讲解的方式代替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在无意识或有意识中排斥其他非专业的学科,且让学生一直处在简单和重复操作、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和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国内烹饪学校当前培养的大部分都是工匠型的学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餐饮领域中,很少有厨师能够成为星级酒店经理或开饭店的成功人士。

以烹饪营养与卫生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

1 在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当前餐饮领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较高,高素质不仅表现为职业技能的熟练,还表现为文化视野的拓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①关于烹饪专业的文化知识,如食品微生物知识、食品卫生知识、厨房管理、食物化学知识、食物营养知识和地方民俗等。如此一来,学生能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②人文性知识,如运动、艺术、历史、文学等。事实证实,越具备丰富文化修养的人,其人文情趣和生活品位越高雅。

为此,在教学中,不仅应根据相关的知识点设置知识目标,还要联系实际,为学生设置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还能主动获得体验和感触,丰富人生阅历。如在教授“金属毒物和其他化学物质污染”章节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不同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要求学生从化学毒物的危害进一步理解吸烟有害健康,从而主动禁烟、戒烟。

2 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时着重创新素质的培养

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很重要,而创新素质的培养则是重中之重。多少次全国大赛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同一个道理——成功离不开创新[2]。素质教育的创新需要体现以下两点:①主体观念,在烹饪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观念,让学生懂得自主反思、管理和评价,从而不断地超越自己;②要具备批判意识,指导学生懂得思考、质疑、探究,发表自身的看法,不要一味地推崇烹饪的权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例如在讲授“合理营养”章节时,引导学生探索,人们平时所认为的“营养菜”,它的真实营养价值如何,当不当得起“营养菜”的名头。

3 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与进一步深入的改革开放,使餐饮行业对烹饪人才的挑战越来越显著,行业间存在激烈的竞争,烹饪行业又缺少稳定性,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因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出现。此外,学生还会受到社会人群的影响,易形成浮躁、焦虑、担忧的情绪。为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十分关键。首先,引导学生提升承受挫折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抗挫心理能力,才能在遇到困难时,具备克服挫折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毅力;其次,引导学生提升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在踏入工作岗位后,才可以在复杂纷扰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一个较好的心态。最后,引导学生懂得悦纳自我,当前社会的发展迅速,存在十分激烈的竞争局面,学生融入社会环境中需要与其他人合作、交流,然而,大部分学生在一开始时难以适应,甚至怀疑自我的能力,存在焦虑的心理状态。为此,在校学习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悦纳自我,让学生面对一切都保持坦然的心态,不憎恨与欺骗自我,将自身看成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有效地体现自我的智慧与挖掘自我的潜力。

4 结语

烹饪专业教学并非一味地讲解关于烹饪专业的知识,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烹饪专业的教学实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圣果.烹饪工业化与模煳教学[J].烹饪知识,1999(10):30-31.

[2]冯玉珠.20年中国烹饪高等职业教育之研究[J].美食研究,2005(1):53-60.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素质营养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