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依托下成都文化创意产业趋势研究

2016-02-22张珊珊

西部皮革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趋势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金融

张珊珊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 成都 610072)

互联网金融依托下成都文化创意产业趋势研究

张珊珊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 成都 610072)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强调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在由信息革命向智能革命的转化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因其独特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在信息革命打造的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正在朝着智能创意方向发展,“文化+”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新趋势。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金融;“文化+”;新趋势

1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1]。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全球化红利衰退、外需减弱、外资退潮的形势下,无疑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在拉动内需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消费自身具有的高附加值特点,有助于扭转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中低端的局面。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消费新形态,依旧面临着抵御风险能力差、创意同质化严重、总体规模偏小等问题。如何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快风,撑托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帆,解决文化创意产业在快速发展期出现的阵痛,以此来实现十三五规划强调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成都作为四川省发展门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文化创意产业无疑在整个四川地区具有战略性引导意义,探讨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在互联网金融下的发展趋势也为整个四川地区在该领域内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2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都市也将其列为战略发展产业之一,逐渐扩大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在《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当中,由原来的六片区格局转变构筑了“一极七区多园”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一极:成都市东村,以传媒业、影视娱乐业、文博艺术业、创意设计业。

七区:文化科技是高新区的主要发展方向,锦江区主打创意设计,数字音乐是成华区的发展主线,双流以动漫游戏为主、青羊区文博旅游获批全国首个旅游品牌示范区、都江堰和大邑县都以体现各自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博旅游为主。

多园:主要以特色文化产业园的建设为主,充分利用区域内历史文化街区、天府古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打造风格週异,特色不同文化产业园。坚持开发利用二、三圈层特色文化资源,以安仁文博旅游发展区、天府古镇、安靖蜀绣产业园作为依托,发挥地域优势,发展文博旅游、农业观光、创意设计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新亮点。

3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

对于成都市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尚属新兴产业,无论从内在的发展速度、产业总量、品牌影响、产业生态,还是从外在的交流传播、国际形象等方面,较之国际发达城市相比,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这种巨大的落差感与成都被冠之的历史文化名城美誉极为不符,同时与成都在国际上的形象、知名度极不相称,这也有违当下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伟目标。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下几个方面:

3.1文化创意产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很多行业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要市场主体的。例如广告策划、建筑设计、时尚策划等行业中的创意项目往往仅需要一个十几人或几十人的创意团队就能完成,因此大都以扁平化、小型化的中小企业形式为主。据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其调查的企业中,员工人数最多的2000多人,最少的只有5个人,超过70%的企业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

3.2创意同质化严重

当前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链系统。但是,缺少独具风格的文化创意产业却少了创意这一鲜明特点,最终不过是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创意项目做嫁衣。

3.3产业总量不大,占GDP比重较低

成都文化产业总量不大一方面是政府投资力度不够,根据2013年成都市公共财政支出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一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为1309986万元,仅为公共财政支出的11.28%,不及教育财政支出所占的15.41%(1790200万元)。数据证明,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并没有把文化创意产业放在和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没有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与宣传,这有违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超越第一、第二产业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的发展趋势。

4互联网金融对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

4.1解决企业融资——互联网金融协助文化创意产业抵御风险

“互联网金融运用高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精神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2]。有效缓解了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也大幅降低了资金需求双方的交易成本,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带来了福音。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迅猛发展。据统计,2014 年,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以上,创造的产值占全国 GDP 的 60%左右,缴纳利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 50%左右,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却严重制约了它们的成长和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克服了时空限制,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地以更加符合自身资金需求的个性化方式获得资金的融通,增加了融资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也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边界,体现出了金融的普惠性。这一方面可以将更多社会上的闲散小额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规模,从而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并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本生产率,为我国经济增长增加了动力。

4.2打造品牌项目——互联网金融传播巴蜀特色创意产业文化

互联网金融具有的跨地域、跨时区的特点有助于传播巴蜀特色文化。无孔不入的广告等传播媒介遍布于地铁、街道、商超、通讯设备等日常生活之中。互联网中衍生的口碑效应、品牌放大镜效应,可以短时间内广泛传播巴蜀特色创意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品牌。可以根据以下建议具体实施:

4.2.1以附近的各大旅游点为支撑,如都江堰、青城山、宽窄巷子等,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根据其思想性、艺术性开发其产品;

4.2.2利用成都丰富的次生文化,诸如茶馆文化、袍哥文化,打造民俗文化品牌,集传统和现代改造,赋予其新生;

4.2.3打造文化工艺设计品牌,结合四川传统的蚕桑制作、川绣、蜀瓷、蜀竹等手工艺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

4.3激发消费需求——互联网金融促生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互联网金融通过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和各种金融保险和理财产品缓解了广大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增加了广大消费者的财富收益,并通过风险管理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3]。这些因素对单个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但是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所能够服务的庞大的客户和潜在客户数量,它们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的消费能力和水平的影响就变得令人无法忽视了。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缓解了流动性约束,增加了消费需求。流动性约束指的是当人们因货币或资金量不足且难以通过变现自己的金融资产或从外部获得借款时所面临的境况。互联网金融通过便利化的支付方式和消费信贷(例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和京东白条等)等创新金融产品增加了消费的便利性和即时性,放松了消费者面临的流动性约束,改善了消费消费环境,这必将增加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中的消费,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扩大了人们获得风险管理工具的便捷性和渠道,为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大提供了保障。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消费者在生活中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防范这些不确定性对未来生活造成过大的影响,消费者只能增加预防性储蓄并降低即期消费。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消费者减少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增加即期消费的数量和种类,并促进消费升级。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和社交网络可以更加准确获得个人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增加技能保险产品的供给,扩大了人们获得风险管理工具的便捷性和渠道,减少了消费者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而保障了消费需求的持续增加。

5总结

在互联网金融解决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困难、抵御风险能力差、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外在问题的同时,更多的却是要修炼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功。在互联网金融这一时代宠儿的依托下,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利用创新性思维,找准互联网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要突出人的主体性价值,多思维、全方位开发消费者的内生性需要,忽视了人的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只能是空洞的市侩娱乐,而不是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创新,突出人的主体向度也就成了未来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新华网,2015.11.03.

[2]高岩桦.网络经济的特点及对未来经济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14(2):97-98.

[3]赵青.互联网金融特性及对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影响[J].当代经济,2014,09:58-59.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110-02

猜你喜欢

新趋势文化创意产业互联网金融
企业英才俱乐部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述宾式惯用语使用新趋势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