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烷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对LC患者术后呕吐等并发症的影响

2016-02-21孔令荣垫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4083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8期
关键词:托烷司琼恶心小剂量

孔令荣(垫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408300)

托烷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对LC患者术后呕吐等并发症的影响

孔令荣
(垫江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408300)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呕吐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9月收治行LC患者共130例,采用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在进入手术室前0.5 h给予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肌内注射,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min单纯给予托烷司琼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则于麻醉诱导前10min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拔管即刻和拔管后醒觉评分(OAAS)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24 h呕吐发生率及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4 h 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用于行LC的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呕吐及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且未对术后觉醒产生不利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地塞米松;麻醉;手术后恶心呕吐;输注,静脉内;吲哚类

临床研究显示,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易出现术后呕吐;而术后呕吐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进程,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而由此诱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何有效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次研究以本院2015年1~9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并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9月收治的LC患者130例,排除急诊手术、术前2周应用止吐药、药物过敏、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及妊娠哺乳期女性。入选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22~68岁,平均(43.40±6.15)岁;平均体质量(62.88±3.14)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1例,Ⅱ级4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女32例;年龄21~68岁,平均(43.51±6.20)岁;平均体质量(62.94±3.19)kg;ASA分级Ⅰ级23例,Ⅱ级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入选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禁食、禁饮,时间一般为8~12 h;进入手术室前0.5 h给予苯巴比妥钠(0.1 g)和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麻醉方法均采用静脉注射联合吸入全身麻醉,其中麻醉诱导方案包括咪达唑仑(0.1mg/kg)+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2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0.15mg/kg)静脉注射;而在完成气管插管后麻醉维持方案包括瑞芬太尼[0.1μg/ (kg·min)]静脉滴注+丙泊酚[1.5~2.0mg/(kg·h)]静脉滴注+苯磺顺阿曲库铵间断肌松维持+七氟醚(浓度1.5%~3.5%,流量1 L/min)吸入;同时术中应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监测,保证患者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5~45mm Hg (1mm Hg=0.133 kPa)[1]。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10min单纯给予托烷司琼(山东益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41021A)5mg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则于麻醉诱导前10min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郑州卓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3310)10mg静脉注射。

1.2.2观察指标(1)记录患者术后6、24 h呕吐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术后呕吐判定参照术后恶心、呕吐(PONV)评级[2],即Ⅰ~Ⅲ级可判定为术后呕吐;0级,未见术后呕吐;Ⅰ级,可见恶心,但未见呕吐;Ⅱ级,术后30min可见1~2次呕吐;Ⅲ级,术后30min内可见3次及以上呕吐。(2)记录患者术后锥体外系并发症发生例数,包括头晕、头痛及嗜睡等,计算术后锥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3)记录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1、4 h进行醒觉评分(OAAS)[3],计算平均值。

1.3统计学处理应用EpiData 3.1和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6 h发生呕吐0级49例,Ⅰ级10例,Ⅱ级5例,Ⅲ级1例,术后呕吐发生率为24.62%(16/65);观察组患者术后6 h发生呕吐0级62例,Ⅰ级3例,Ⅱ级0例,Ⅲ级0例,术后呕吐发生率为4.62%(3/65);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发生呕吐0级44例,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3例,术后呕吐发生率为32.31%(21/6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发生呕吐0级59例,Ⅰ级5例,Ⅱ级1例,Ⅲ级0例,术后呕吐发生率为9.23%(6/65)。观察组患者术后6、24 h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头痛4例,头晕2例,嗜睡1例,术后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为10.77%(7/6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头痛1例,头晕1例,嗜睡0例,术后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为3.08%(2/65)。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后OAAS评分比较对照组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1、4h OAAS评分分别为(4.93± 0.22)、(4.87±0.25)、(4.67±0.30)分,观察组为(4.85±0.24)、(4.90±0.21)、(4.73±0.32)分。两组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4 h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已有研究显示,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较其他术式明显增加,这可能与术中CO2人工气腹建立密切相关[4-5];气腹可刺激腹腔并诱发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而其对胃肠机械性压迫作用也可造成迷走神经末梢牵拉性刺激;同时气腹建立后CO2吸收进入体内可对脑血管形成扩张,进而导致颅内压明显升高;此外即使手术结束后,患者腹腔内仍部分残留CO2气体,可进一步导致术后膈肌刺激及继发性高碳酸血症;近年来研究显示,手术麻醉过程中应用阿片类药物也是造成术后呕吐发生的主要原因[6]。术后呕吐可严重影响患者病情康复进程,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而由此诱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也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7]。

有研究显示,术后呕吐多发生于手术完成后24 h内,包括乙酰胆碱、组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及5-HT3等在内多种神经递质在其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5-HT3对其影响最为明显[8]。5-HT受体阻滞剂是一种被广泛用于化疗患者恶心呕吐反应的经典药物,而临床报道显示,其对于术后呕吐干预作用也较为明确[9]。托烷司琼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5-HT3受体高选择性拮抗剂,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地拮抗外周神经元突触前5-HT3受体而对呕吐反射急性抑制,其可对中枢5-HT3受体发挥直接阻断作用而阻断迷走神经异常激活,而这种双效阻断作用可显著拮抗经化学传递神经介质作用发挥,维持时间长达24 h;有研究结果显示,托烷司琼静脉注射可有效降低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呕吐发生概率[10]。

地塞米松则属于常用皮质类固醇类激素,其止吐作用已被广泛证实,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1-12]:(1)对于中枢或周围5-HT产生及释放抑制作用有助于显著降低血5-HT水平,减轻对大脑催吐感受区的刺激,从而达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作用;(2)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保证胃肠动力正常;(3)降低插管过程中及术中气腹对于黏膜反应、气道高反应刺激,降低黏膜水肿及损伤程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6、24 h呕吐发生率和术后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行LC患者麻醉诱导前给予托烷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术后呕吐发生风险和发生程度,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预防术后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而两组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4 h OA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托烷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用于行LC患者术后OAAS评分均大于或等于3分,安全性符合临床需要。

综上所述,托烷司琼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用于行LC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呕吐及椎体外系并发症发生率,且未对术后觉醒产生不利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鉴于样本入选量少、随访时间短及单一中心等因素限制,所得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1]江良玖.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J].江西医药,2015,50(6):581-583.

[2]魏欣,姚尚龙,张小沼.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6):454-456.

[3]陈静,郝再军,杨峻岭.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8):936-937.

[4]金英杰.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167-168.

[5]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67.

[6]彭章龙,赵欣,金珏,等.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效应[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7):609-611.

[7]裴东亮,徐咏梅.小剂量氟哌利多复合恩丹西酮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2):192-193.

[8]齐颖,张治国,白烨.托烷司琼复合氟哌利多及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5):815-816.

[9]董兆鹏,胡宇,郑翠芳.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36(3):270-271.

[10]吴新民,罗爱伦,田玉科,等.术后恶心呕吐防治专家意见(2012)[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4):413-416.

[11]李军,段思源,上官云芳,等.几种药物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对比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5):369-370.

[12]安玉洁,代志刚,于海,等.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6):28-29.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8.041

B

1009-5519(2016)08-1229-02

(2015-11-30)

猜你喜欢

托烷司琼恶心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题出的太恶心
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分析
托烷司琼用于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实践
沙利度胺联合托烷司琼治疗乳腺癌化疗致呕吐21例临床观察
托烷司琼治疗和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