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法多途径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发展的研究

2016-02-19邓永亮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学课课堂

邓永亮

摘要:科技教育应立足于学校、社区及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在不断加强科技教育理论内涵的同时,进一步多样化地完善学校科技教育的内容构成,合理调动家校教育的力量,形成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行为习惯,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促进学校科技教育,有针对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育学其他学科;课堂;科学课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83-02

一、家校结合,让课堂教育回归现实生活

1.实时性观察。小学科学课特点是课堂实验操作项目多,内容丰富,容易激发引起学生的观察欲望和研究兴趣。科学课的大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很多实验是能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自己操作实践的,教师要把握教学时机,结合学生实际,布置一定的实验来让学生在家里和家人一起操作,这样有利于学生把课堂学的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三年级自然科学教材《清清的水——茶叶会溶解吗》一课,课堂教学我们是这样设计的:上课前,老师事先泡好一壶茶带入课室,课堂上先让学生做盐、糖、沙子放入清水中加以搅拌的实验,并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现象的记录,当学生记录完毕后,教师举起茶壶,学生拿出自己的矿泉水瓶相互庆祝。这时教师就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茶杯里的茶水,接著教师将茶壶里的茶水分别倒一些给学生,让他们看看自己的矿泉水里的茶水,最后把茶叶渣子倒出来让学生观察,这样可让学生了解溶解及不溶解的实际事例,并布置课后动手操作的作业,教育学生日后做到:放学回家后泡上一壶茶,给辛苦工作一天的爸爸妈妈敬上一杯热茶,缓解他们一天的疲乏。同时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来了解茶叶的有关知识。这样不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课本所学的知识,拓展课本相关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

2.持续性研究。科学课的实践活动内容比较丰富,有些实践活动马上就能看到结果,有些是经过几天或几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如:《生命之水》、《离不开的空气》这两课说明了所有生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和空气。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通过让学生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来让他们明白这个抽象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分别将豆芽生长典型的几个过程通过实物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豆芽成长有了个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研究豆芽成长的浓烈兴趣。课堂上,老师将一些绿豆种子作为奖品奖励给学生让学生课外种植,这样从另外一个角度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老师布置一道课后作业,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在课堂上讲授怎样种植绿豆的方法,回家后在父母的指导下,用简单的容器种植一些绿豆,观察绿豆的整个成长过程,并做好每天的实验观察记录。观察小小根的根毛,到长出第一片叶子,再到它长出豆荚的成长的过程,都做详细的登记,登记的内容还包括浇水的情况、天气情况体还有绿豆的成长的高度及生长情况。对于有条件的同学,老师还鼓励他们将绿豆成长的过程用数码相机拍照下来,或者由家长将学生劳动的过程拍成3分钟左右的短片,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寄发给老师,老师再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平台以幻灯片的形式总结实践的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失败的例子,如出现根部腐烂、叶子发黄或是长到一定时候豆芽就蔫了等,教师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让不成功的学生回去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实践,让学生在操作当中体现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喜悦及在挫折当中吸取经验,从而走向成功。

二、把握教育良机,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有所感悟

1.课堂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在课堂上教学上,我们还巧妙地利用一些简单的魔术表演、实物演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六年级科学课《燃烧与熄灭》的教学中,老师先向在座的学生提出借一元纸币,并让学生抄写好该纸币的号码,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将纸折叠好放在手上,然后用一张小纸片来引火,不一会小纸片化成了灰烬,同时老师手的纸币也一同消失了,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这时候教师因势利导,强调不合理的用火就会导致火灾的发生,一旦发生了火灾就会将你的财产化成灰烬。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用火安全,防止火灾的发生。老师精彩的表演,使得学生对课堂的知识学得相当到位,如懂得了燃烧时候的必要条件,掌握了合理有效的灭火方法,课堂小结的时候老师再次表演魔术,把刚才借学生的纸币又变了回来,并让学生确认钱币上的号码,这时候学生又是一阵轰动。

2.课堂演示指导学生。如演示利用pH试纸遇到酸性或碱性液体时产生颜色上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惊奇好玩,然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引导学生思考。

三、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改变学生的性格

1.开设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了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些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如:七巧板小组、模型桥小组、小发明小创造小组、天文爱好小组、四驱车小组、创意机器人创作小组、航模兴趣小组等,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科学兴趣的培养,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2.注意个性发展,发挥学生潜能。我们除了注意发掘学生的科技潜能外,还专门把一些特别活泼好动和特别内向的学生吸收到科技小组当中,让他们通过参加科技小组的活动来发掘他们的潜力,改变不利成长的个性。如小发明小创造小组当中的一名学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他本人的智力没问题,他对一些电器很感兴趣,掌握了一定的日常电器维修技术,就连老师上课用的扩音器他也能帮助修理。小发明小创造小组的辅导员邓老师发现了他的闪光点后,经常找他谈心,并动员他参加小发明小创造小组。他的家长知道了这事以后十分赞同这种做法,就连负责他心理辅导的老师都认为这样对他有很大的帮助。科技小组的辅导老师经常带领他参加一些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使他慢慢学习了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并且在今年自己动手制作了荧光LED节能灯参加了端州区中小学发明创新大赛。这样科技教育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才能的发挥创设了一个平台。

四、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让科技在生活中闪光

1.与家庭携手合作,课外拓展。科学与人类密切相关,身边的许多熟悉的事物很值得我们带领学生去发现和探讨。如果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领孩子”齐参与的话,那么学校的科技教育工作就会出现勃勃生机的景象。六年级保护环境单元《保护空气》一课,讲述的是我们居住的环境中空气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上下班的高峰期,路上车辆缓慢地挪动着,排放出污染空气的尾气,人们在马路上充当着人肉吸尘机的角色。课后,学校科技小组的老师向六年级的学生发出参与“节能减排,停车熄匙,净化空气”活动的倡议,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这一项活动不但教育了孩子,更教育了家长,让师生家长为共同维护美丽的家园而努力。

2.与共建单位密切联系。学校与相关的单位进行社区家校文化的建设,定期邀请科普单位到校开展有关的科普推广活动。端州区科技局、市科协等单位的科普大篷车到我校为学生展示及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学校也开展让学生到市科技中心进行参观学习,提高学生的科普知识及学习兴趣。

五、成果展示

多年培养,今秋收获。我校在科技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参加了区、市、省级的各项科技比赛,在2013年先后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共43人次。其中,省级比赛四项共11人次获奖,包括二等奖一项共8人,创新奖和优胜奖三项共3人;市级五项获奖共19人次,一等奖二项共9人次,二等奖二项共6人次,三等奖二项共5人次以及创意奖1人次;区级三项获奖共6人次,一等奖二项共2人次,二等奖二项共3人次,三等奖三项共8人次。2014年学生参加广东省第三届创意机器人小车比赛中学校的“梦飞队”、“雏鹰一队”更是双双取得一等奖。2014年7月邓莉、杨丹、刘邺进同学代表肇庆市实验小学参加由广东科学中心和广州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五期创意机器人特训营,最后该团队参加广东科学中心和广州市教育局举办的第五期创意机器人特训营力压群雄,项目创意机器人——“林中卫士”获本期所有作品中唯一一个创意奖,8月份该项目被提名参加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科技馆发展奖创意奖,2014年第十二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中荣获一银三铜奖的成绩,2015年第四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比赛中两件作品双双获三等奖,其中作品“梦飞的小黄”荣获第四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创意发明专项奖获。

学校科技的开展,科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做法,有赖全体科技老师的真情付出,全心投入,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能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養,未来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仍需要不断地追求与努力,潜心实践,再攀高峰。

参考文献:

[1]刘颂豪.科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科学探索者 天气与气候[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科学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谈小学科学课的创新精神及尝试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