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

2016-02-19梁凯凯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高中历史思考

梁凯凯

摘 要: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集人文、德育于一体的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渗透德育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那么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本文主要从构建新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实效;重视课堂教字,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结合历史学科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注重把德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快素质教育改革步伐等方面,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43-01

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阶段,为了使其达到“四化”人才的需求标准,使其成为品行高尚的人,除了要求学习知识,掌握能力,锻炼身体之外,还应当加强德育教育,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史学科是高中教学的重要课程,是实施和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于历史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具有暗示性、评判性等特点。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一、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

1、暗示性。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中,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难以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将受益终生。

2、评判性。从形式上看,无论是教师主导的教,还是学生主体的学,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谈古论今,还是据往知来,归根结底都是以本阶级、本时代的眼光来鉴别、评说千百年来中国、世界发生过的人事现象。或歌颂或斥骂,无一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的。超阶级、超时代的立场观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都不会因此而会有什么改变。既然如此,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以什么观点标准评述历史,就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在渗透德育问题上,立场观点决定感情态度,因而在评判性的历史教学中是不能不讲立场观点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对策

1、构建新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实效。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以创新能力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为宗旨,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努力向高中历史学科规律靠拢,大胆探索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来实现德育实效性,初步形成了活动体验型、情境创设型、专题研究型、辩论型、历史现象与社会现实类比反思型、小品表演型、历史题材影视品评型等历史学科创新教学的新路子,实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另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考试是各种教育活动的核心,分数是评价一个老师能力优劣的唯一标准。所以,需要我们多方努力,变更教育理念,改变教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变学习考核为评价考核,这样才能凸显出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2、重视课堂教字,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历史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传授历史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受到德育熏陶。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法教学,指导学生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世界的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此外,还可以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与同一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落后,这样还能够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出来。由此可见,重视课堂教学,把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挖掘出来,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独有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结合历史学科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历史事件生动感人。学生对于抽象化的大道理和空洞的说教不易接受,而生动感人的史实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因此历史老师要坚持直观教学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各种方法来再现历史的场景,再现历史人物的具体活动,再现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从而受到感染熏陶,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为此,教师必须处理好教材,根据德育教育的需要,精心选择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情节乃至细节,补充必要的历史材料,吸收学科领域的新成果,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4、注重把德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快素质教育改革步伐。坚持课内课外结合,这是德育功能有效发挥的途径和重要条件。首先与班级、团队工作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学目标与班级团队工作计划统一,开展活动时要统一部署互相协调,形成合力。其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提高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拿到实践中去消化,去升华。并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去讨论,从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再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明洪.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 成功(教育). 2010(05)

[2] 宋锦国.谈谈高中历史教学的层次性[J]. 科学大众. 2009(02)

[3] 韩丽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 网络财富. 2009(11)

[4] 江 伟.社会史: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趋向[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4)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高中历史思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