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小麦返青后田间管理技术

2016-02-18宋徐江

河北农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麦蚜吸浆虫肥水

宋徐江

冬小麦返青后田间管理技术

宋徐江

冀中南地区冬小麦一般在2月中旬进入返青期,小麦进入返青期也就意味着小麦开始由休眠期转入了活动生长期,相应的管理措施也要随之跟上,根据近几年自身的实践经验并参考多方面的资料,归结出些技术上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田间管理

1、及时锄划。小麦进入返青期后,随着温度回升,土壤解冻,土壤蒸发量加大,麦田失墒将加重,因此要及时进行锄划,切断地表土的毛细管,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地表温度,为中后期麦田管理争得主动。

2、化学除草。在小麦拔节前(冀中南地区3月下旬进入拔节期),对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要进行化学除草。以播娘蒿、荠菜、灰灰菜等为主的田块,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9—12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对混生猪殃殃的田块,亩用48%麦草畏乳油20毫升加72%2.4-D丁酯乳油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施。也可使用使它隆、使甲合剂(使它隆与2甲4氯混配)、苯甲合剂(苯达松与2甲4氯混配)进行防除。

二、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要看“墒”看“苗”,对于壮苗、底墒充足,土壤相对湿度在70%以上的麦田,应在拔节初期再进行第一次浇水施肥,对于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的麦田,第一次肥水应在起身期;对于墒情低于60%的偏弱麦田,第一次肥水应在返青期、气温稳定通过3℃以上时浇水施肥;对于墒情充足的旺长麦田,第一次肥水可推迟到拔节中期。

小麦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至于何时追肥,要看“苗情”,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和麦苗长势。冬前基肥过多,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可推迟到4月上旬追施);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2月下旬),早促小麦生长,增加小麦分蘖,为小麦增产提供良好的群体状况。春季是高产小麦追施氮肥的关键时期,要根据看苗施肥的原则,控促适当;把握好麦田群体状态,才能获得冬小麦高产。追肥要考虑浇水,浇水要考虑追肥,追肥与浇水要同时进行,统筹兼顾。

三、病虫害防治

小麦上发生的病虫种类很多,近几年麦蚜、吸浆虫、麦蜘蛛,纹枯病、叶枯病、赤霉病、白粉病相比发生较重,但对其它病虫防治也不能掉以轻心,如不重视,极可能会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1、麦蚜。麦蚜是常发虫害,一年发生10余代,温度在15—25℃、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下,最为适宜,也就是中温低湿是麦蚜猖獗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

(1)防治指标。抽穗期百株平均蚜量500—800头,麦田天敌数量与麦蚜比超过200∶1时(指麦蚜超过200头)即应进行防治。

(2)化学防治:麦蚜的防治采用“一喷三防”技术。小麦“一喷三防”指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的目的,是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措施之一。“一喷三防”适期在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可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1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10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一般施药两次,5月10日前一次,10天后再补施一次,可有效防治蚜虫及小麦吸浆虫成虫。

2、吸浆虫。小麦吸浆虫是小麦毁灭性害虫,小麦吸浆虫的防治以中蛹期防治为主,成虫防治为辅,成虫期防治与麦蚜防治同步进行,不用特意防治。

小麦吸浆虫中蛹期一般在4月25日左右,具体适期可咨询当地植保机构。用药方法:亩用5%毒死蜱颗粒剂1公斤,配制成25—30公斤毒(沙)土,顺麦垄均匀撒施地表,撒毒土后浇水可提高药效。

3、麦蜘蛛。发生在小麦上的麦蜘蛛主要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两种,麦圆蜘蛛活动早,水浇地发生较重,长腿蜘蛛活动晚,干旱利于发生。

防治指标是每尺麦行有麦蜘蛛200头以上,麦株大部分叶片的叶面上有10%以上的白斑,且白斑开始连成片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可用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或20%的甲氰菊酯也就是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15%的哒螨酮乳油3000倍液喷雾。要在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当麦蜘蛛大多数在小麦上取食活动时,喷药防治。

4、病害防治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当病株率达到15%时,亩用5%井岗霉素200—300克兑水30—50公斤喷麦株基部,要在4月下旬前完成施药。

小麦白粉病防治:当田间病茎率达到20%时,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40—60毫升或25%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

小麦赤霉病防治: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预防和防治的关键期,亩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60公斤喷雾,一般降雨前用药一次,降雨后喷药1—2遍。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密切关注小麦条锈病发生动态,发现发病中心及时亩用12.5%烯唑醇20—30克或15%三唑酮粉100克兑水喷雾。

四、冻害预防及补救

小麦春季冻害近几年成了常发性灾害,特别是播种山东、河南小麦品种的地块尤为严重。预防春季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或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或提高小麦细胞液的浓度,对防御春季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的收成。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氮素肥料(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进小麦早分蘖,使小麦分蘖迅速生长,提高小麦分蘖的成穗率;二是及早锄划,提高地温,保持墒情,促进新根早发快长,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减少冻害的损失。

五、适时收获

冬小麦适时收获一般在芒种以后,时间在6月上旬,从小麦的生理阶段来说是蜡熟后期。蜡熟后期最直观的主要特征:“麦熟三色”,总体观察全田植株已经变黄;分部位观察,叶片黄枯,茎杆仍保持韧性,穗子及穗下茎变黄,最上一节及附近叶鞘作微带绿色,整个植株呈黄、绿、黄三段。胚乳蜡质状、稍硬,仍可用指甲切断;少数籽粒腹沟仍微带黄绿,并有部分籽粒已进入完熟。如果小麦呈以上特征,就要抓紧收割。

合理肥水,病虫害适时防治,不遇到大的灾害,小麦肯定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作者单位:武安市农牧局)

猜你喜欢

麦蚜吸浆虫肥水
河南小麦麦蚜的发生与防治
侯马:召开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麦田吸浆虫无害化控制技术探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基于Allee效应的麦蚜种群捕食-食饵模型的分析与控制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不同杀虫剂对麦蚜的控制效果研究
南皮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