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区活动十二则

2016-02-17尚蒙妮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红点瓢虫底板

尚蒙妮

小班活动1 送树叶宝宝回家

目标:

1.能根据不同树叶的特征对树叶进行归类。

2.能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分类结果。

准备:

1.在大底板上用报纸做树干树枝造型,制作三棵不同形态的树。

2.收集三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如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樱花树叶),分别装到小筐里,并在每棵树上贴一片相应的树叶。

3.乳胶若干。

玩法说明:

幼儿根据“树”上已贴好的那片树叶,在小筐里找出同类的树叶,用乳胶贴在同一棵树上(如图1~图3)。

指导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操作的兴趣:“树叶宝宝很想念大树妈妈,你能将每片树叶送回家吗?”

2.刚开始,有的幼儿每次可能会拿不同的树叶贴到同一棵树上,有的幼儿则会将一种树叶都贴完后再贴另一种叶子。这样的操作都应该被允许。如果幼儿只满足于贴树叶而没有注意到是什么树,可引导幼儿观察:“这棵树是哪种树叶宝宝的家?你送得对吗?”

3.鼓励幼儿在送树叶宝宝回家时说一说:“××树叶宝宝,我送你回家。”

小班活动2 我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目标:

1.初步理解实物标记的含义。

2.能根据自己上幼儿园时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用照片标记牌进行归类。

3.观察、了解班级同伴所使用的交通工具。

准备:

1.每个幼儿做一个贴有自己照片的标记牌,背面贴一个夹子。

2.用硬纸板作底板,上面贴上自行车、公交车、摩托车、小汽车、地铁、步行等交通工具或方式的标记图片,将图片固定到底板上时让它与底板有一定间隙,以方便幼儿夹照片标记牌。

玩法说明:

每天早上,幼儿根据自己来幼儿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或方式,将自己的照片标记牌夹在相应的标记图片上,然后用语言加以表达,如:“我是坐×××来上幼儿园的。”“×××都是坐×××上幼儿园的。”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观察“我是怎样上幼儿园的”操作底板上的标记图片,并了解照片标记牌的含义及操作规则。

2.观察幼儿每天入园后能否主动地将自己的照片标记牌夹在某个交通工具或方式的标记图片上。如果有幼儿忘记了,教师或家长可加以提醒:“今天你是怎么上幼儿园的?你的照片标记牌应该夹在哪里?”如果幼儿主动完成这个操作了,教师可加以表扬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我是坐××上幼儿园的,×××和我的方法是一样的。”

3.可通过集体或单独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哪些幼儿还没有来园,通过数数的方式了解哪一种交通工具用得最多或最少,哪些小朋友今天和昨天使用的交通工具不一样,等等。

4.提醒幼儿每天离园时将照片标记牌取下,以便第二天使用。

小班活动3 小瓢虫的家

目标:

1.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进行4以内的等量集合。

2.能准确点数并说出总数,按总数取物。

3.尝试自己检查操作结果,不漏数不多数。

准备:

1.底板上画有若干个不同大小的蘑菇,每个蘑菇上分别有1~4个不等的小红点。

2.自制小瓢虫若干,盛放于筐中。

玩法说明:

先数一数一个“蘑菇”上一共有几个小红点,再从筐里取出相同数量的“小瓢虫”,先拿在手里。根据一个小红点就是一只“小瓢虫”的家的要求,将拿在手里的“小瓢虫”一只一只送回家。一个“蘑菇”上的每个小红点都住上“小瓢虫”了,就再找另一个“蘑菇”,按同样的方法送“小瓢虫”回家,让所有“蘑菇”上的小红点都住上“小瓢虫”。

指导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兴趣:“‘小瓢虫的家在哪里呢?请你送‘小瓢虫们回家吧。”观察幼儿是怎样将底板上的蘑菇和“小瓢虫”建立联系的,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大胆操作。

2.引导幼儿观察每个“蘑菇”上的小红点:“每个“蘑菇”上有什么?如果“蘑菇”上的一个小红点就是一只‘小瓢虫的家,你能把它们都送回家吗?”

3.如果有幼儿在某个“蘑菇”上放的瓢虫数量不对,可引导幼儿重新数一数并说一说“蘑菇”上一共有几个小红点,再数一数这个“蘑菇”上的“小瓢虫”,看看是不是一样多,然后进行修正。

4.鼓励幼儿操作完之后检查一下是不是所有小红点上都住上了“小瓢虫”。

小班活动4 积木找家

目标:

1.能根据积木形状特征一一对应地进行镶嵌。

2.能分析镶嵌板中空缺处的特征以及积木的特征,丰富对积木形状、大小、高矮、颜色等的认识。

准备:

成品形状镶嵌玩具一套,收纳筐一个。

玩法说明:

根据积木底面的大小,将其镶嵌到镶嵌板上对应的位置。注意将相同颜色的积木镶嵌在同一排。

指导要点:

1.提供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观察幼儿对应镶嵌时使用什么方法,看看幼儿能否为所有积木找到相应的位置,以及是否关注到颜色的归类。

2.如果幼儿一时不能给积木找到相应的位置,可允许幼儿反复试误。如果幼儿有遗漏或不能坚持做完,可这样提醒幼儿:“每一个积木都找到家了吗?”

3.如果幼儿能给积木找到相应的位置,但没注意到颜色因素,可以这样进一步引导幼儿:“你能将相同颜色的积木都插在同一排吗?”

4.引导幼兒完成后进行仔细观察并尝试说一说“每一排积木是什么样子的”,同时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玩法,如按大小将积木层层嵌套在一起,或按高矮将积木有序排列,等等。

中班活动1 七巧板

目标:

1.能用平移、旋转的方法将各种图形组合成图案。

2.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出不同的图案。

准备:

七巧板。

玩法说明:

通过平移、旋转的方法进行创意拼图。

指导要点:

1.如果个别幼儿不能理解“拼”的含义,可先让幼儿拿出其中几块图形,把边与边分别拼在一块儿,看看像什么,并引导幼儿为拼出的图案命名,以激发幼儿拼图的兴趣。

2.如果幼儿只是将图形无目的地连接在一起,可由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图案范例,建议幼儿先模仿拼图,然后移动一两块图形的位置进行创造,看看图案是否发生变化了,以增强幼儿探索的信心。

3.如果幼儿能够创意拼图,可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如: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几种图形?你是怎么拼出兔子的头、耳朵、身体的?

4.在幼儿自主开展创意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拍照的方法收集幼儿拼好的创意图形,再组织幼儿集体欣赏,以丰富幼儿的经验。

中班活动2 安装窗户

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量依次多1的递增关系。

2.能按照数量匹配点卡。

准备:

1.制作一块底板,底板上从左到右排列着高度依次递增的5幢楼房,每幢楼房的长度和宽度可以正好放下一定数量的雪花片。

2.5种颜色的雪花片若干,每种数量多于10个。

3.1~10的点卡。

玩法说明:

各选一种颜色的雪花片为每栋楼房安装窗户,放满为止。放了多少雪花片,就代表为这栋楼安装了几扇窗户。数一数每栋楼所装窗户的数量,在楼房下方的空格里放上相应的点卡。

指导要点:

1.出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用雪花片当窗户,每栋楼要安几扇呢?”引导幼儿尝试在每栋楼上排列雪花片,并观察数量变化。

2.如果幼儿在安装窗户的过程中没有一片挨着一片地排雪花片,可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每一层楼都安装上窗户了吗?怎样才能保证为每一层都安装窗户呢?”

3.如果幼儿在对应摆放点卡时有误,可先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发现问题。如果幼儿发现不了,可提醒幼儿再仔细数一数窗户的数量和点卡上点子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对于点数有困难的幼儿,可先提供楼层少的底板。

4.幼儿完成操作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5栋楼房安装的窗户数量递增的情况,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如果幼儿没有发现这其中的递增关系,可引导幼儿用手指在底板上顺着每栋楼的楼顶从左往右滑动,以提示幼儿。如果幼儿还没有发现,可向幼儿提问:“每栋楼都比前一栋楼增加了几扇窗户?”

中班活动3 小马过河

目标:

1.能根据图形颜色、形状的双重特征找到相应的图形。

2.能按照顺序找出所有的图形。

准备:

1.画有小马过河情景图的底板,情景图的河流中贴有许多“石子”,上面画有图形颜色和形状,标有数字序号。

2.与“石子”对应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长方形、椭圆形等的图形卡片若干,背面标有数字序号。活动前,卡片的图形一面朝上放好。

玩法说明:

幼儿按照每个“石子”上的信息到筐中找出相应的图形卡片。如果图形卡片的序号和底板上的序号一致,说明已正确找到。

指导要点:

1.如果幼儿还不能综合考虑颜色和形状两个特征来确定图形,可引导幼儿先说一说“石子”上的信息“××颜色的××形状”,再边说边找相应的图形卡片。如果幼儿选择的图形卡片和“石子”不匹配,也可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自我纠错。

2.如果幼儿选择的图形卡片正确,并能全部对应正确地放到底板的“石子”上,则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比较匹配的图形是否特征相同,从而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形特征。

3.如果有幼儿先将自己有把握的“石子”挑出寻找对应的图形卡片,应先加以鼓励。之后,再引导幼儿按照顺序说一说每一个“石子”上的信息,以帮助幼儿巩固对各种图形特征的认识。

中班活动4 小乌龟的壳

目标:

1.感知六边形。

2.能用不同图形拼出六边形,体验图形之间的组合替换关系。

3.能自主探索,尝试不同的拼法。

准备:

1.底板一块,上面画有一只小乌龟,小乌龟的背壳由若干六边形组成。

2.菱形、梯形、正三角形、六边形等积木若干。

3.幼儿有用三角形拼搭六边形的经验。

玩法說明:

尝试用不同形状的积木镶嵌和拼接在“乌龟”背壳上的空白处。

指导要点:

1.为幼儿提供充分探索的时间,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2.如果幼儿没有理解操作规则,只是随意组合拼接,可先引导幼儿挑出两块梯形积木,组合成一个六边形并填到“乌龟”的背壳上,然后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用其他形状的积木拼出六边形。如果幼儿理解操作规则但只会用一种拼接方法,可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拼接方法。

3.如果幼儿不能将整个“乌龟”背壳拼满,可让幼儿从单个六边形或一两个六边形组合图形开始尝试。

4.注意观察并收集幼儿不同的拼接方法,一段时间后组织幼儿集体分享,以丰富幼儿的经验。

大班活动1 数鸭脚

目标:

1.体验两个一数的计数方式,能进行30以内的按群计数。

2.能耐心细致地计数。

准备:

1.底板一块,上面画有若干只鸭子。鸭子的分布有疏有密,主要目的为培养幼儿计数时的耐心细心,努力做到不重数不漏数。

2.盖碗一个。

3.幼儿体验过两个一数的计数方式,能按群计数,并能说出总数。

玩法说明:

一名幼儿用盖碗盖住一部分鸭子,另一名幼儿用两个一数的计数方式数一数剩下的鸭子一共有多少只脚。盖住鸭子的幼儿同时检查数数的幼儿是否正确。

指导要点:

1.教师可先与一名幼儿合作游戏,邀请其他幼儿在旁边观看,引导幼儿感受两个一数的计数特点。

2.鼓励幼儿自己邀请同伴玩游戏,提醒幼儿:结伴玩时要轮流盖碗;按照两个一数的方法数鸭脚;能力强的幼儿要耐心等待,不要代替别人数。

3.如果幼儿仍然需要逐一点数,可以引导幼儿在点数到单数时用默数的方法,即不出声地点数,点数到双数时再出声。如果幼儿两个一数数到10以后就不会继续数了,也可以让幼儿在之后点数到单数时用默数的方法,待熟练后再直接用双数的方法。

大班活动2 抓一把

目标:

1.理解估数的意义,对物体数量形成初步的数感。

2.能根据物体的大小推测一把抓的数量。

3.对估数活动感兴趣,能与同伴友好合作。

准备:

1.分筐放置的花生、核桃、瓜子等食物。

2.幼儿有逐个数、两个一数的计数能力。

玩法说明:

两人结伴轮流抓一把食物,先分别估计手中食物的数量,然后放到小盘子里,由两人一起点数验证,看谁估得准。

指导要点:

1.可以让两名幼儿一起玩,教师从旁提示游戏玩法和规则,再扩大到其他幼儿。

2.如果幼儿出现数不清的情况,可引导幼儿先少抓一点数清楚,待熟练之后再增加数量。

3.如果幼儿两人都估了数,但对于谁估得更准还难以判断,可以引导幼儿分析、判断,如:“谁估的数离××(准确数)更近一些呢?”

4.鼓励幼儿尝试抓大小不同的食物,推测一把抓的数量。体验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交流推测数量的方法:“你是怎么猜的?”帮助幼儿理解所抓物品的数量与物品的大小有关,逐步形成有根据猜测的意识。

大班活动3 数字排队

目标:

1.学习在连续的小于号、大于号之间,对10以内的任意4个数进行大小排序。

2.初步理解10以内4个数之间大小的传递性。

准备:

1.1~10的扑克牌。

2.写有连续大于号的底板(底板倒过来便是连续的小于号)。

3.能区别大于号、小于号并理解其含义。

玩法说明:

任意选出4张扑克牌,按底板上大于号、小于号的提示给每张牌排序,然后说出大小传递关系。

指导要点:

1.活动初期,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对任意几张扑克牌进行大小排序。

2.如果幼儿能够正确排序,可引导幼儿作出解释:“为什么这张牌要放在那张牌的前面?你能再选4张牌试一试吗?”或者有意更换一两张牌,让幼儿重新比较排列,以检测幼儿是否真正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意义。

3.如果幼儿只是随意将选出的4张牌摆放在大于号、小于号之间,可先让他观察连续的大于号或小于号,说一说要按什么顺序排,再比较每张牌上数的大小,重新排序。

大班活动4 装纸盒

目标:

1.尝试通过组合、重叠的方式将大小、形状不同的盒子合理安排,装入有限的空间里。

2.学习合理利用空间对多个物体进行收纳整理。

准备:

一个大筐,若干大小、形状不同的盒子。

玩法說明:

将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盒子全部装进一个大筐里,要求尽量做到整齐,空间分配合理。

指导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探究兴趣:“怎样才能将所有的盒子放进筐里呢?”

2.如果幼儿只是将盒子盲目地装进大筐里,导致空间不够,可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盒子怎么放才显得整齐又都装得下?”以帮助幼儿理解,要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将盒子尽可能整齐地装进大筐里。

3.如果幼儿不会将两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正方形,或者不会将扁平的长方体侧放,教师可作示范。

4.如果幼儿理解规则并完成了操作,可继续提供不同的筐子,让幼儿尝试在大小不同的空间里对盒子进行创造性的组合。

5.一段时间之后,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教师可以拍下有关幼儿操作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学习。

猜你喜欢

小红点瓢虫底板
小红点奇遇记
海星有几只眼睛
小小瓢虫
大班综合美术活动:小红点创想曲
板上叠球
板上叠球
身上长小红点或是内分泌失调
七星瓢虫
瓢虫
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