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悟空为何成了一只猴子?

2016-02-17刘十九

看天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齐天大圣行者孙悟空

刘十九

人人都在说猴子,人人又喜欢谈悟空。可是,孙悟空的形象从哪里来?它为何是只猴子而不是人?这是中国文学界的一桩公案。

孙悟空的形象当然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卷入这桩公案的有鲁迅、胡适,还有中外一大堆学者。鲁迅认为孙悟空来自大禹治水时降服的水怪无支祁,无支祁这个怪物长得毛脸雷公嘴,是个猴样;而胡适认为大圣来自印度神话中的猴神哈奴曼,四面八臂,战胜了魔王。他们两位当然谁也不服谁,然后又有日本学者出来,主张孙悟空来自佛教密宗的猴形护法神。

总之,孙悟空一定有一个源头,但源头到底在哪里,却因为历史太久远而模糊不清。幸好时空深处还有一些断章残篇,我们可以揭开这个泼猴的来历。

唐三藏偷渡西域,猴行者巧遇圣僧

要谈孙悟空身世,取经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玄奘西行取经,在当时自然是壮举,但也并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取经的问题上,历史埋下了两个彩蛋,第一个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和尚,名叫朱士行,他从魏国跋涉到于阗国取经,这位朱姓高僧有个法号,名叫“八戒”。

另一个彩蛋则是悟空。只不过,这时候他还不姓孙。《宋高僧传》中曾记载了唐代有一位高僧,在迦湿弥罗国受戒出家,游历到龟兹莲花寺时,与当地僧众共同翻译从印度带回的《十力经》等经文,后带经文回长安。这位高僧名为释悟空。

当然,彩蛋要到最后才会揭开,这时候还与玄奘关系不大。玄奘去往西天,也没有什么皇帝和文武百官相送,乃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换句话说,是偷渡。

而西行如此遥远,艰难险阻,人民群众觉得有给玄奘安排几个同伴的必要了。

在宋代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第一次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白衣秀才,铜头铁额,唤作猴行者。

清代版画中的孙悟空(fotoe图)

书中师徒相遇的场景是这样的:

(唐三藏师徒)行经一国已来,偶于一日午时,见一白衣秀才从正东而来,便揖和尚: “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

法师合掌曰:“贫僧奉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是取经也。”

秀才曰:“和尚生前两回去取经,中路遭难,此回若去,千死万死。”

法师云:“你如何得知?”

秀才曰:“我不是别人,我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我今来助和尚取经。此去百万程途,经过三十六国,多有祸难之处。”

法师应曰:“果得如此,三世有缘。东土众生,获大利益。”当便改呼为猴行者。

虽然是人形,但毕竟是由猕猴王幻化而来。所以,孙悟空的形象从最初就是半人半猴。后世有人分析,这可能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宗教色彩有关。这原本是一部宗教作品,类似僧众向俗人介绍佛经故事的。而在佛经中,神猴的形象是经常出现的,如《觉禅抄》中载十二护法神之一的西方申位安底罗大将就是“猴头人身”,有专家还考证出,这位护法神的最初画像中,就曾注明“白衣”二字。

怀三宝大圣找驴,馋蟠桃法师做贼

据猴行者自我介绍,他曾经九度见过黄河清,知天上、地府之事。第一次显神通,就把唐三藏一伙带到了北方大梵天王宫,获得三样道具:隐形帽、金环锡杖和钵盂。

这时候的孙悟空——猴行者的角色,主要还是向导,不是那个七十二变、一条金箍棒沾着就伤的大圣,他运用法力,有时候还像乡下人抬杠。

比如遇到一个妖人,把三藏的一个小跟班变成了驴。猴行者大怒,把人家十六岁娇滴滴的新媳妇变成了一捆青草,放在驴嘴边。

按照后来《西游记》的路数,妖人应该大怒,拿出方天画戟或者如意钩,跟泼猴大战三百回合。但是并没有,妖人很讲和谐,老老实实喷一口清水,把驴变回小和尚,猴行者也喷一口清水,把青草变回小媳妇。这事儿就算了了。

最残酷的一次战斗,是猴行者大战白虎精。白虎精化作白衣妇人,手持白牡丹,面如白莲花,被猴行者识破。猴行者用天王给的法宝打败白虎精,问:“你服不服?”

虎精说“不服”,猴行者施法术,说:“你说一个不服,肚子里就有一个猴。”

可怜虎精犟嘴,结果肚皮破裂,七窍流血而死。

除此之外,猴行者很少展现自己的无边法力,遇到麻烦基本靠天王的法宝解决。比如遇到一个大坑过不去,法师就把金环锡杖一举,说:“天王救难!”就过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早期版《西游记》里,已经有了后来大家喜闻乐见的女儿国故事。不过更有意思的是师徒到西王母的瑶池,遇到蟠桃。

七人才坐,正歇之次,举头遥望万丈石壁之中,有数株桃树,森森耸翠,上接青天,枝叶茂浓,下浸池水。法师曰:“此莫是蟠桃树?”行者曰:“轻轻小话,不要高声!此是西王母池。我小年曾此作贼了,至今犹怕。”法师曰:“何不去偷一颗?”

一个得道高僧,撺掇徒弟去偷一颗……猴行者黑线,解释说,树上有地神看着,偷不到的。唐三藏还不死心:“你神通广大,去必无妨。”

可能是圣僧的臭不要脸感动了西王母,桃树上掉下来三颗蟠桃,落在水池里。三藏很开心:“可去寻取来吃。”结果桃子变作小孩童,唐僧吓得要死,吃货的念头顿时打消。那孩童在猴行者手中化作一枚枣,后来被吐在西川,此后四川西部就盛产人参,乃是托了吃货的福。

猢狲欺心称大圣,白猿作怪丧淫窟

这是宋代话本中的一个孙悟空。另一个孙悟空的形象,出现在同时代的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里。

甘肃张掖大佛寺(西夏国寺)大佛殿,清代孙悟空壁画(fotoe图)

据这个故事说,梅岭之北,也就是今天江西南部,有一个中阳洞,洞中有一怪,号曰白巾公,乃猢狲精也。这猴精有兄妹四人,一个是通天大圣,一个是弥天大圣,一个是齐天大圣,小妹是泗洲圣母。这猢狲精就是齐天大圣。

不过这个齐天大圣可没想过打上凌霄宝殿,而是个淫贼。

“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能降各洞山魈,管领诸山猛兽,兴妖作法,摄偷可意佳人,啸月吟风,醉饮非凡美酒,与天地齐休,日月同长。”

这齐天大圣看到路过的陈巡检太太如春貌美,就施法把她拐到山上,要“兰房同室云雨”。他在山上还有两个早先抢来的美女,一个叫牡丹,一个叫金莲。如春不肯从,就被罚去砍柴挑水,劳动改造。

当然,作为一名有道的淫贼,这位齐天大圣也时常为自己的弱点所苦恼。他跑去找老和尚告解,说:“小圣无能断除爱欲,只为色心迷恋本性,谁能虎项解金铃?”

老和尚说了一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车轱辘话,然后说,听说你洞里有个如春,关了三年了,把她放了,也就是断却欲念了。

齐天大圣却冥顽不化:“小圣心中正恨此人,罚她挑水三年,不肯回心。这等愚顽,决不轻放。”

最后老和尚指点陈巡检,请了紫阳真君——就是《西游记》里给金圣宫娘娘披一身刺的那位,把齐天大圣锁了,押到天牢问罪,陈巡检夫妻这才团圆把家还。

这个故事的源头其实还要更早一些,唐代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就有一个神通广大的白猴精, 千年修行,钢筋铁骨,只有肚脐之下是软肋。他变作一个美髯公,专爱攫取美貌妇女到洞中淫乐。将军欧阳纥的老婆“纤白甚美”,被白猿劫走。欧阳纥千方百计找到白猿老巢,跟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们一起,将白猿就地正法。

后来孙悟空成了正面人物,浓眉大眼的主角儿,这种夺人妻子的屎盆子,只好扣到了赛太岁头上——赛太岁在吴承恩版《西游记》里,是观音坐骑,下界为妖,贪图美色,掳了朱紫国的娘娘。

心猿成僧得铁棒,行者遇险丢节操

差不多也就是在宋代,猴子的形象和行者的形象逐渐融合起来,白衣秀才被淘汰了。

宋代泉州开元寺关于西行取经的浮雕中,就有一个“猴头人身,尖嘴鼓腮,圆眼凹鼻,头戴金箍,耳轮穿环,念珠垂腹,腿扎绑带,脚穿罗汉鞋,腰系宝葫芦,手拿鬼头刀”的行者。

到元代,鬼头刀变成了铁棒,已经跟《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差不太多。

不过,道德品格还是有很大差距。

这个元代的孙行者曾经计划把救他的唐僧吃掉,抢了金鼎国的公主做老婆,自诩性能力超凡绝伦,“九转炼得铜筋铁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摆锡鸡巴。”

面对这个没节操的孙大圣,自然也不能指望他对女色毫无兴趣。过女儿国的故事,在元代杨景贤的六本杂剧《西游记》里,是最低俗的。第五本中,孙行者、猪八戒、沙和尚都被女人捉去,唐三藏被女王强行求欢,幸亏韦陀降临,出手搭救。劫后余生的孙行者则跟师傅讲述自己的遭遇:

小行被一个婆娘按倒,凡心却待起。不想头上金箍儿紧将起来,浑身上下骨节疼痛,疼出几般儿蔬菜名来:头疼得发蓬如韭菜,面色青似蓼牙,汗珠一似酱透的茄子,鸡巴一似腌软的黄瓜。他见我恰似烧葱,恰甫能忍住了胡麻。他放了我,我上了火龙马脊梁,直走粉墙左侧。听我有个曲儿,唤做《寄生草》——

猪八戒吁吁喘,沙和尚悄悄声……我端详了半晌空傒幸,他两个忙将黑物入火炉,我则索闲骑白马敲金镫。

猪八戒和沙和尚已经成就好事了,而要不是有个金箍儿,孙悟空也动了凡心,亮出那摆锡的那啥,晚节不保了。

低俗虽然低俗,但杨景贤也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此前玄奘法师身边的这个大徒弟出现时,多被人称为猴行者,到杨景贤这版,终于改名叫孙悟空了。不过,他起这个名字时是否受到《宋高僧传》中释悟空的影响?这就不知道了。

孙悟空肉身成圣,唐三藏终遇知音

在这之后,孙悟空的形象越来越高大,成为了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圣,一个有益于人民的行者。

在吴承恩的《西游记》里,这个完全进化版的孙悟空,不仅法力强大,不近女色,还把本来属于玄奘的坚定意志和佛学修为集合到了一身。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好几次表现出比唐僧更高的领悟力和佛性,指点唐僧参悟,成为圣僧的精神导师。

比如《西游记》第四十三回: 唐三藏听到水声险恶而吃惊,孙悟空笑他忘了《多心经》的教诲:“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尝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此谓之祛褪六贼。你如今为求经,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舍身;要斋吃,动舌;喜香甜,嗅鼻;闻声音,惊耳;睹事物,凝眸。招来这六贼纷纷,怎生得西天见佛!”

又有第九十三回,唐僧感叹不知道到天竺还有多少路,悟空说他又忘记了《心经》,只是念得,不曾解得。

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再不作声,之后三藏才恍然大悟:“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可见圣僧对悟空也是心悦诚服的。

至此,孙悟空终于完成了从淫欲害人的妖怪到美猴王的进化,在文字中肉身成圣。

猜你喜欢

齐天大圣行者孙悟空
最美逆行者
逆行者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你是游客还是行者
没错,就是猴子送来的齐天大圣冠
雷伊大战孙悟空
酱爆西游⑤
美猴王嬉戏傀儡子
真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