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属同步访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6-02-16陈海燕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负性家属子宫

陈海燕

·临床护理· 手术室护理

家属同步访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的影响

The effect of family members′ real-time visits on hysterectomy patients′ perioperative negative emotions

陈海燕

目的 探讨家属同步访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常规访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属参与同步访视,分别于入组时和术后5 d对2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定。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3,P=0.353;t=0.038,P=0.969)。 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819,P=0.006;t=2.500,P=0.014)。 结论 家属同步访视可以减轻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子宫切除术; 焦虑; 抑郁; 家属同步访视

子宫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除了给患者造成机体创伤外,还有可能影响患者的角色定位[1],由于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患者及家属对子宫切除手术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并不高[2],甚至有可能存在一些误区,这些错误的认知会加重患者对手术的应激状态[3],这些不仅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甚至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4],子宫切除患者产生消极心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担心丈夫冷落、家庭不和。为了减轻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负性情绪,我科采用了家属同步访视的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排除有严重的心、脑、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2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平均年龄(42.14±3.21 )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4.3±3.5)年,病程2~6年;干预组,平均年龄(41.95±3.4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4.5±3.2)年,病程1~5年。2组患者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疾病类型、婚姻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主要照顾家属中配偶39人、母亲4人,子女2人,平均年龄(42.6±4.2)岁,初中及以下10人, 高中及以上者35人;干预组家属中配偶40人,母亲3人, 子女2人,平均年龄(43.2±3.5)岁,初中及以下12人, 高中及以上者33人。2组患者家属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宣教,包括讲解病因、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术前访视、术后访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访视小组成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同步教育,教育形式有小组教育和个案教育,分别给予教育3次, 30min/次。访视时间分别为入院当天、术前1天、术后第3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多媒体展示女性生理解剖图,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子宫、卵巢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解目前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只切除子宫、保留双侧附件,并不会影响性激素分泌,不会出现男性化、加快衰老等现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和优点,使患者及家属在术前对手术方案有正确的认识[5]。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子宫切除对夫妻生活不会有影响,术后2~3个月阴道残端愈合后可恢复正常的性生活[6]。指导患者家属在术前、术后、患者出院后从生活上、情感上照顾患者,鼓励、安慰、支持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7-8]。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分

1.3 评价指标

采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价[9]。SAS和SDS均包括20项内容,每项内容有4个等级评分,每项内容得分相加后的总分乘以1.25为得分结果。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标准分<50分为无焦虑情绪,≥50分为有焦虑情绪。SDS以53 分为抑郁临界值,标准分<53分为有抑郁情绪,≥53分为无抑郁情绪。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子宫是女性重要器官,周期性的月经和能够孕育生命均能够对女性的角色进行定位,切除子宫的患者潜意识认为会失去女性特征,影响夫妻生活,带来家庭危机,加之对手术本身的紧张和恐惧,从而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和行为,在术后初期表现最为明显[10-11]。这些负面情绪的发生除了疾病本身引起,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来自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态度[12]。实施家属同步访视,提高了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使其了解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由家属与医护人员一起给予患者开导、安慰、鼓励等,让患者得到情感支持,减少其对手术治疗的抵触,从而减轻了心理应激反应,使负性情绪得到改善。表1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家属同步访视能有效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患者的心理应激,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伍丽霞,林少英,柳晓春.心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性生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9,24(2):42-44.

[2] 董西莲,郑秀萍,阴瑞,等.目标管理在腹腔镜子宫全切病人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2014,28(6A):2018-2019.

[3] 蔺继霞.Orem自理理论联合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8):26-28.

[4] 邱小容.196例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心理分析及护理策略.中国医药指南.2015,13(9):250-251.

[5] 夏小萍.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围手术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211-1212.

[6] 刘勇.子宫全切患者手术前心理干预对手术恢复的影响.中国医疗前沿,2007,10(2):11-12.

[7] 夏爱玲,张蓉.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度研究.中国临床护理,2014,6(3):225-227.

[8] 黄灏梓.心理护理对消化道溃疡患者情绪的影响及临床价值研究.中国临床护理,2014,6(3):245-246.

[9] 梁宝勇,王栋.医学心理学.长春:吉林科学出版社,1998:256.

[10] 王爱民,张月鲜,刘风,等.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 护理学报,2009,16(2B):75-76.

[11] 肖琼.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状态的手术护理配合.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6):727-729.

[12] 张瑞莲,史云飞. 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4):321-324.

530021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3.026

2015-10-18)

猜你喜欢

负性家属子宫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