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护合作模式在肝细胞肝癌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中的应用

2016-02-16廖旭嘉李巧云罗丽芳王桂英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医护肝细胞肝癌

廖旭嘉 张 莉 李巧云 罗丽芳 王桂英

医护合作模式在肝细胞肝癌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octor-nurse cooperative mode in the early off-bed activit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after their operation

廖旭嘉 张 莉 李巧云 罗丽芳 王桂英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模式在肝细胞肝癌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中的应用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12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早期离床;干预组采用医护合作模式对早期离床活动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早期离床活动执行情况和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落实率。 结果 干预组早期离床活动执行率、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落实率均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 结论 将医护合作模式应用于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项目管理,可有效落实早期离床活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癌,肝细胞;早日下床活动;医护合作

肝癌在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居第6位,其致死率仅次于肺癌与胃癌。受益于当今医疗技术的进步,多数肝癌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是肝癌根治性手术后重要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措施,是快速康复理念下的一个重要措施。快速康复是尽量降低手术治疗对患者引起的应激反应,促进早期康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定义为术后第1天离床活动,并且至少坐起休息6 h[1]。临床实践中,患者一般术后24~72 h练习下床活动[2]。因此,我院自2011年开始采用医护合作的术后康复管理模式,对择期行部分肝切除术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指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在我科择期行手术治疗的肝细胞肝癌患者124例,男102例,女22例,平均年龄(53.0±10.1)岁。纳入标准:18~70岁,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为A级,病理诊断为肝细胞肝癌。排除标准:急症手术患者,病理分型非肝细胞肝癌,术中输血>1 000 mL,术后有消化道出血。采用掷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责任制护理的形式,按照早期离床活动护理路径,由当班责任护士每天告知并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训练项目和训练次数。护士长和护理组长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改正。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医护合作模式的项目管理。

1.2.1 医护合作模式

成立专项管理组,实施患者-医生-护士的绑定管理模式。一个患者对应一个医生及一组护理人员。由本科室副主任医师担任技术指导对护理人员进行肝癌手术知识培训,由护理组长按照肝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全员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护理人员床边操作进行考核,未达标者重新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1.2.2 实施医护共同管理

管床医生每天2次查房,责任护士需全程参与。责任护士按早期离床活动路径护理单进行健康教育。管床护士不在岗时则交由同组护理人员跟进。当班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并在护理记录上记录。医生查房需更改医嘱时及时提醒护理人员查看医嘱。护理组长采用每天查房和随机抽查的形式了解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执行情况、功能恢复情况,检查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医生、护士长、护理组长发现问题后现场指导患者,并对责任人进行指导,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相同护理缺失再次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开始计算肛门排气时间。②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执行情况:观察患者及家属对早期离床活动的掌握程度,评价患者是否按时按量完成康复训练内容,并统计术后活动人数。③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护理组长通过询问责任护士对自己所管患者病情的了解情况,了解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组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执行率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表1)。干预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8.00±7.93)h,对照组(30.56±12.55)h,干预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63,P=0.00)。

表1 2组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执行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3.1 医护合作模式可提高肝癌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执行率

表1可见,干预组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执行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理人员除了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外,住院全程与医生共同管理患者,对其活动实施落实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使患者的执行情况得到保障。在医护合作模式下护士能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及时调整术后早期离床活动的计划。护理人员通过查房可了解患者何时可以进食、何时开始离床活动,及时调整计划,能提高患者术后离床活动的执行率。有研究[3]指出,患者更愿意听从医生的指导,而护理人员陪伴患者时间更多,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康复情况更了解,针对术后康复指导,由医生提出活动要求、护理人员提供活动指导,患者更易接受。

3.2 医护合作模式可促进肝癌患者早期康复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后患者胃蠕动消失时间为术后12~24 h,并随术后时间延长而逐渐恢复。严格有序、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快速康复的关键[4]。外科手术后早期离床活动执行率及患者结局反馈是重要护理质量指标之一。术后早期锻炼、下肢运动、体位改变对肠蠕动有促进作用,使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减少腹胀发生,促进血液循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5]。术后良好镇痛、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加快了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早日恢复, 继而降低了营养支持费用, 缩短了住院时间, 加快了床位周转,加大了床位利用率,节省了总医疗资源[6]。医护合作模式对术后患者的早期离床活动效果显示,在护理人员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能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良好的结局。

3.3 医护合作模式可增强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落实率更高。通过医护合作模式将护理人员和医生有效结合。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工作之余与所管的患者进行沟通,模拟医生管理患者的做法,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的跟踪,按照肝癌术后个案管理计划对患者进行跟进。由护理组长通过对肝癌术后患者的查房,从一听、二看、三提问、四分析、五评价5个方面对护理质量进行质控,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执行率,避免了护理缺失[7]。医护合作的实施,使护理人员工作量没有明显增加,但增强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

肝癌患者术后早期离床活动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意义深远。如何将患者早期离床活动落实到位,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把个案护理与责任制护理相结合、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临床护理能力是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8]。医护合作模式形成了包括治疗协助、症状控制、满足精神心理需求、提高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专业服务体系,加强了医护、护护间的联系和沟通[9]。

[1] Ramirez JM, Blasco JA, Roig JV, et al. Enhanced recovery in colorectal surgery: a multicentre study. BMC Surg,2011,11:9.

[2] 赵秀玲. 腹部术后病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研究,2006,20(7A):1726-1728.

[3] 王还爱,张景. 腹部术后病人不愿早期下床活动的原因分析. 护理研究,2002,16(5):291.

[4] Madsen D, Sebolt T, Cullen L. listening to bowel sounds: 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project: nurses find that a traditional practice isn't the best indicator of returning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 patients who've undergone abdominal surger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 2005,105(12):40-50.

[5] 李翠淑.腹部术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心理因素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A):6-8.

[6] 卜君,李念,黄雄,等. 快速康复外科在不同年龄阶段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5):2445-2447.

[7] 陈洪波,刘义兰,冯晓敏,等. 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理缺失现状及其原因调查. 护理学杂志,2011,26(6):6-8.

[8] 李洁,谌永毅,汤新辉,等. 实施责任护士包病人分工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与成效.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0下):155-157.

[9] 王国蓉,黄敏,杨青,等. 以护理专业小组为基础的整合照护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14,14(9):656-658.

·临床护理· 外科护理

佛山市医疗卫生科研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3051)

528000 广东佛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莉,Email:nancyzli@21cn.com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3.016

2015-09-09)

猜你喜欢

医护肝细胞肝癌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