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2016-02-16蒋林珍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度康复训练研究组

蒋林珍

·临床护理· 内科护理

小组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The effect of group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senile dementia

蒋林珍

目的 观察小组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效果。 方法 将6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按入住病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组康复训练。2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um mentu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dailyliving, ADL)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训练后,研究组MMSE、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结论 小组康复训练能改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坚持训练效果好。

老年性痴呆;康复训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快,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或丧失、精神与行为异常等症状[1]。预计到2030 年,我国老年性痴呆患者可达1 500万,该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2]。由于老年性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未能完全明确,因此在治疗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3]。美国东麻洲阿尔茨海默病协会主席、著名心理学家Paul Raia认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展性甚至是致死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对痴呆症状和行为的治疗和护理,应该是通过运用患者尚保留的功能,特别着眼于尚存的心理功能,运用痴呆心理学去更好地理解患者如何思考、如何感觉、如何交流、如何表达爱与恨,如何应对情感和外界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现有的潜能去尽可能的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院对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设计了以小组活动形式为主的康复护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7~89岁,平均年龄(72.23±1.21)岁,病程均在1年以上。按入住病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老年性痴呆患者21例,血管性痴呆患者9例。对照组:老年性痴呆18例,血管性痴呆12例。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肝、肾疾病史,精神症状控制良好,可进行正常训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内容包括做好饮食、生活、个人卫生的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绪等变化;做好安全措施;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并确保药物的摄入。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再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予以小组康复训练,每天下午训练2 h。①运动干预:做手指操及穿珠子训练;做坐位操;做全身运动操;跳集体舞。②行为干预:强化训练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如看见认识的人要打招呼;得到他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从简单到复杂;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赞赏,唤起患者正性情感;鼓励患者帮助他人,唤起患者正性行为,构筑患者之间的和谐。③益智活动:患者之间相互自我介绍;回忆以往美好的事物;讲讲自己难忘的、记忆深刻的经历;学唱老歌;折纸、绘画、书法、拼图;做游戏。

1.3 评价方法

于训练前、训练6个月及12个月后,由经过专业培训的2名护理人员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dailyliving, ADL)对患者康复训练情况进行效果评定。①MMSE量表分时间定向、地点定向、语言命名、注意计算、短时记忆、物体命名、语言复述、语言理解、语言表述、图形描记等共30题,正确计1分,错误0分。≥24分为正常;13~23分为轻度智力障碍;5~12分为中度智力障碍;<5分为重度智力障碍。②ADL量表分进食、更衣、沐浴、梳洗、床椅移动、自身活动、上下楼梯、如厕、大小便控制共10项,完全自理计10分,部分依赖计5分,完全依赖0分。<30分为严重功能缺陷,日常生活完全需要依赖,全护理;30~5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大部分需要帮助才能完成;55~7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部分需要帮助能完成;>70分为轻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在督促下能独立完成,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MMSE评分比较

2组训练前MMSE评分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训练前后MMSE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ADL评分比较

2组训练前ADL评分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6个月、12个月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训练前后ADL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研究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小组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6个月、12个月进行对照观察,发现训练后研究组MMSE、AD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在老年痴呆患者目前没有有效药物治疗的前提下[5],给予规范、系统地小组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

3.1 运动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运动干预虽然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集体操,但提升了患者的体力、耐力和沟通能力,强化了患者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的协调性,增加了大脑相关部分的血流量,有助于智力提高[2]。同时,也加强了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运动中有欢快的音乐伴奏,患者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做操、跳舞、互动,愉悦了心情,提高了参与率,从而提升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3.2 行为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辨别能力,强化了患者的正确行为

正确地引导、鼓励及患者之间相互帮助、交往,使患者的生活、心理空间得到最大的拓展,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从而产生了生活的引力和动力[6]。同时患者在与护理人员的互动中得到了赞许和鼓励,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痴呆患者出现的行为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寻找原因,以谅解的心情疏导患者,关心安慰患者,耐心进行解释,使之逐渐恢复常态[7]。

3.3 益智活动提高了患者的认知功能

在生活中,老年人因交流少加速了大脑的退化,增加了老人患痴呆的概率,而良好的兴趣爱好可以愉悦身心、有益健康[8]。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益智活动如棋牌、拼图、书法、绘画、游戏可以帮助老年人开拓思维、增强记忆、调整情绪、放松心情、增加体力及耐力、重建生活信心、重建独立感与快乐感,更能延缓大脑的衰退,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9]。

总之,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应充分调整环境压力,运用关心、情感及感化等心理干预手段最大限度调动患者可能参与的潜能[10],同时改变家属及护理人员对待患者不应有的歧视、漠然待之的态度,应对患者亲切、耐心的交流与护理[11],使患者能够有安全感,愿意安心接受有关护理。同时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对待患者,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王玲,杨莘,张亚荣,等.4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训练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11): 848-850.

[2] 马永兴,俞卓伟.现代痴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1449,1455-1458.

[3] 梅嵘,李求兵.康复训练对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797-799.

[4] 杨惠敏.住院老年痴呆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探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2):160-161.

[5] 郭春波.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安全的现状研究.当代护士,2013(8下):18-19.

[6] 张景莉,孙静,翁利萍,等.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68例认知训练效果分析.上海医药,2012,33(20):50-52.

[7] 程双云,杨苏萍.对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的培训方法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58-59.

[8] 冯斯特,刘素珍.对老年痴呆患者亲属照顾者实施支持性干预研究的文献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9):48-50.

[9] 严翠香,曾晓兰.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51-52.

[10] 孙惠杰,程秀丽,赵勇,等.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0):2726-2727.

[11] 许洁,葛海燕.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功能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88,2418.

201501 上海,上海金山众仁老年护理医院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3.014

2015-08-19)

猜你喜欢

中度康复训练研究组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小米手表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