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希望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

2016-02-16符娇珠林妙春陈录清吴少琼王宇凤

中国临床护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条目维度量表

符娇珠 林妙春 陈录清 吴少琼 王宇凤

论 著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希望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研究

符娇珠 林妙春 陈录清 吴少琼 王宇凤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t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希望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Herth希望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130例老年CHF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患者的希望得分为(30.16±5.62)分,85.39%的患者处于中、低等水平。家庭经济状况、患病时间、心功能分级影响患者希望得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04.15±12.53)分,88.46%的患者处于中、高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希望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461,P<0.01)。 结论 大部分老年CHF患者的希望处于中、低等水平,护理人员可通过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来提高其希望水平。

心力衰竭;老年人;希望;疾病不确定感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指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老年人患病率达6%~10%[1]。CHF是一种渐进性疾病,病程长且预后不良,患者容易丧失对疾病治疗和生活的希望。希望是患者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困难、实现目标的一种信念,对患者的心理行为可产生积极的影响,能提高患者的心理调节和应对能力,改善其身心状况[2-3]。因此,深入研究患者的希望具有重要的意义。疾病不确定感指患者无法预测和判定疾病有关事物的结果而产生的认知体验[4]。由于CHF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对疾病的治疗、进展、预后等难以预测和判定而容易产生疾病不确定感[5]。疾病不确定感是CHF患者感受到的一种主要负性应激源,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心理调节和应对能力[5-6],但对患者的希望是否产生影响还有待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老年CHF患者希望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以期为制定措施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30例老年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4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4.70±5.93)岁。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1]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1]为Ⅱ~Ⅳ级;②年龄≥60岁,认知和沟通能力正常;③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等8项内容。其中心功能分级、患病时间从患者的病历中获取。②Herth希望量表[7]:该量表包括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T)、采取积极的行动(P)、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I)3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计分,量表总分为12~48分,其中12~23分、24~35分、36~48分分别表示希望为低、中、高等水平[7]。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71,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61[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③疾病不确定感量表[8]: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65,CVI为0.92[8],包括不明确性(13个条目)、复杂性(7个条目)、信息缺乏(7个条目)、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4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1~5级计分,量表总分为32~160分,疾病不确定感的程度依据量表得分区分为低、中、高3个水平,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越高。

1.2.2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阅读、书写有困难的患者由调查者朗读问卷内容并按其选择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希望水平

患者的希望得分处于低、中、高水平者分别有28例(21.54%)、83例(63.85%)、19例(14.61%)。见表1。

表1 患者的希望得分 (分)

2.2 患者希望得分的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患病时间、心功能分级的患者其希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患者希望得分的影响因素 (分

2.3 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04.15±12.53)分,其中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不可预测性维度的得分分别为(43.32±3.91)分、(22.29±2.25)分、(21.71±2.40)分、(16.83±2.06)分。本组患者中,疾病不确定感为低、中、高水平者分别有15例(11.54%)、98例(75.38%)、17例(13.08%)。

表3 希望与疾病不确定感的Pearson相关分析 (r)

注:*P<0.01,**P<0.05

2.4 希望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希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见表3。

3 讨论

3.1 老年CHF患者的希望水平

希望是一种促使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积极应对疾病的内在资源,能改善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及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和主动性,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可产生正性影响[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CHF患者的希望得分为(30.16±5.62)分,低于肺结核患者的(35.48±2.96)分[11],可能与CHF是一种进行性病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期望较低和对疾病的预后较为悲观有关。在希望3个维度得分中,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最高,可能与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得到了亲友和医护人员较多的关注和关心有关,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最低,可能与日趋加重的心慌、气短、疲乏等症状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缺乏信心及消极应对[5]有关。此外,表2结果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差、患病时间长、病情重的患者其希望水平相对较低,与相关研究[10-12]的结果趋同。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做好这些群体的希望评估,指导其采取寻求社会支持、乐观面对疾病、保持心情愉悦、设定可实现的目标等希望促进策略[13]来提高其希望水平。

3.2 老年CHF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的相关性

相关研究[14]认为,疾病不确定感与希望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其原因可能为:①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是影响其希望水平的主要因素[13],疾病不确定感作为一种心理应激源,可削弱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和信心[15],从而对其希望产生不利的影响;②疾病不确定感可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困扰及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产生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及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15],影响患者对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期望而导致其希望水平的下降;③希望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14],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高的患者往往更多地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14],更易于失去内心的希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88.46%的患者其疾病不确定感为中、高等水平,不利于患者希望的保持和提升,干预方法如下:①采取信息支持和健康教育等方法加强与患者的信息交流,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及减少患者因信息缺乏而导致的疾病不确定感;②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缓解其焦虑、担忧等心理反应,减少不良心境对其疾病不确定感的加剧和放大作用;③指导患者尽量减少对疾病有关事物的猜测和思量,采取放松训练、听音乐、深呼吸等方法来进行心理调适和减轻疾病不确定感。

4 结论

希望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及增强患者应对疾病的能力和信心,是患者应对疾病的一种重要策略及战胜疾病的内在资源[13]。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CHF患者的希望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因此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是提高其希望水平的一种可干预途径。大部分老年CHF患者的希望还处于中、低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进而提高其希望水平。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2):98-121.

[2] 朱瑞杰,金昌德,蒋丽. 癌症病人希望水平的研究现状.护理研究,2013,27(2A):298-230.

[3] 徐芸,张静. 患者希望的研究进展. 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85-87.

[4] 樊少磊,单岩. 疾病不确定感理论及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全科护理,2012,10(12B):3339-3341.

[5] 孟海英,常晓晓,郜玉珍.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研究,2008,22(4C):1049-1050.

[6] 钟汉玲,蔡春凤. 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临床护理,2014,6(4):280-282.

[7] 王艳华.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用于癌症病人的可行性研究. 护理研究,2010,24(1A):20-21.

[8] 从继妍,邢秋玲,赵岳.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行为的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04-706.

[9] 李爱芹,陈爱景,王红. 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临床护理,2015,7(1):84-86.

[10] 李华轩,刘婧,李敏香. 大肠癌患者术后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7(2):86-88.

[11] 赵辉,周衍慧. 肺结核患者希望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0):2497-2500.

[12] 杨鸿芳. 农村癌症患者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14-16.

[13] 张妮娜. 住院胃肠道癌患者希望水平的研究.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14] 王艳华,阎成美,黄丽婷,等.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对希望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2):113-114.

[15] 解秀芬. 针对性信息支持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BNP的影响. 济南:山东大学,201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ope and uncertainty in illness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UJiaozhu,LINMiaochun,CHENLuqing,WUShaoqiong,WANGYufeng.TheCentralPeople'sHospitalofZhanjiangCity,Zhanjiang524037,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ope and uncertainty in illness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Totally 13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F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herth hope index (HHI) and 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 (MUIS).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HHI was 30.16±5.62, and 85.38% of the patients showed a middle or low level. The score of MUIS was 104.15±12.53, and 88.46% of the patients showed a middle or high level.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uncertainty in illness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hope (r=-0.461,P<0.01). Conclusion Hope of most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F are at a middle or low level, nurses should improve it by alleviate uncertainty in illness of the patients.

Chronic heart failure; Elderly people; Hope; Uncertainty in illness

524037 广东湛江,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10.3969/j.issn.1674-3768.2016.03.008

2015-08-13)

猜你喜欢

条目维度量表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