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其机制

2016-02-15倪康赵凯

山东医药 2016年48期
关键词:非手术根型传导

倪康,赵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

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其机制

倪康,赵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合肥230022)

目的 探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传统的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均治疗20次,分4周完成。治疗4周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Keypoint肌电图仪检测刺激患侧肘部、腕部时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为86.7%;对照组分别为11、10、5、4例和70.0%;观察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刺激肘部、腕部时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和VAS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改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传导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手术脊柱减压;神经传导;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多为颈肩臂疼痛,常伴上肢放射痛、烧灼感、麻木等。非手术方法是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方法,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牵引治疗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智能化可变参数调节、安全舒适等优点。但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 其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3.57±9.72)岁,病程(2.17±0.78)年;突出部位:C3/41例,C4/55例,C5/67例,C6/76例;多节段者1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57±9.10)岁,病程(2.30±0.66)年;突出部位:C3/42例,C4/56例,C5/68例,C6/75例;多节段者9例。患者均符合《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排除标准:①合并脊柱失稳、骨折、脱位、严重椎管狭窄、严重骨质疏松、脊柱结核者;②合并局部周围神经病变,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者;③合并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者;④合并严重感染、肿瘤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常规静滴甘露醇250 mL/d,共3 d; 静滴七叶皂苷钠20 mg/d,共3 d;口服依托度酸0.4 g,2次/d;口服甲钴胺1 mg,3次/d;口服维生素B 110 mg,3次/d。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进行颈椎牵引治疗,根据颈椎MRI检查结果显示的压迫部位选择牵引节段,多节段突出者则根据神经根受累情况选择牵引的责任节段,每次治疗28.5 min(共12个拉伸循环),共治疗20次,分4周完成。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每次20 min,共治疗20次,分4周完成。

1.3 相关指标观察

1.3.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4周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2]评价临床疗效:①治愈:颈肩部疼痛症状及上肢麻木消失;②显效:颈肩臂疼痛及上肢麻木感减轻较明显;③有效:颈肩臂疼痛及上肢麻木感较前缓解,但仍有颈酸不适感;④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以治愈和显效计算总显效率。

1.3.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的VAS,评价疼痛程度,共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重。

1.3.3 神经传导功能检测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采用Keypoint肌电图仪检测患侧上肢F波传导速度(双上肢均有症状时选取症状较明显的一侧)。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刺激电极分别置于腕或肘的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干上,阴极朝向近端。检测正中神经F波传导速度时,记录表面电极置于大鱼际肌上;检测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时,记录表面电极置于小指展肌上。给予超强刺激(比引出M波阈值大20%~25%),扫描速度5 ms/cm。检测10~15次,记录F波潜伏期的最小值和M波的潜伏期,分别测量出腕至肘和肘至C7棘突的距离,参照汤晓芙[3]的方法计算刺激腕部或肘部时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

1.3.4 血清TNF-α、IL-6水平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于抗凝管中,3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及IL-6,严格按照试剂盒(安徽欣乐生物有限公司)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显效率为86.7%;对照组分别为11、10、5、4例和70.0%;观察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后VAS分别为(6.57±1.38)、(2.20±0.96)分,对照组分别为(6.47±1.28)、(2.96±0.88)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F波传导速度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波传导速度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颈椎退行性病变,由于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压迫相应神经根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原因目前学者多认为是机械压迫和炎症因子的共同作用[4,5]。颈椎牵引是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牵引可通过力学效应使椎间隙增宽,并通过持续牵引作用使髓核还纳,从而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6]。传统牵引器作用于整个脊柱,牵引过程中会产生颈部椎旁肌肉收缩抵抗,从而影响牵引效果。相对于普通牵引,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具有无痛无创、定位准确、智能化及安全舒适等优势。刘霞等[7]发现,脊柱减压系统能从根本上缓解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疗效优于传统牵引治疗。徐洋等[8]认为,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可以精确定位靶向节段,减轻颈部肌肉劳损,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且能明显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表面肌电信号。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说明与传统的颌枕带坐位颈椎牵引治疗相比,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分析原因,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采用非线性对数牵引力曲线,牵引力可精确到0.1磅及13次/s的闭环式反馈装置,实时感知患者的肌肉收缩抵抗,并迅速调整牵引力参数,使颈部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通过定位牵引,使突出节段椎间隙增高,利于椎间盘还纳,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从而缓解椎间盘源性疼痛。

张成亮等[9]研究显示,颈椎病疼痛程度与外周血炎症因子浓度呈正相关。正常人血浆中含有少量TNF-α及IL-6,对于维持内环境稳定、组织新陈代谢、免疫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水平升高则提示机体处于病理性炎症状态。Murata等[10]证实,TNF-α抗体能改变脊神经损害大鼠的疼痛行为。杜伟等[11]认为,TNF-α与颈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可能在神经功能的损伤中起主导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说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有关。分析原因,可能是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可以使颈椎间隙呈负压状态,促使水分、氧离子及组织液回流,从而降低了血清TNF-α、IL-6水平。

肌电图检查时测定F波传导速度操作简单,可客观反映神经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可导致脊神经根受到激惹,早期神经根生理结构尚未出现明显改变时肌电图测试无明显异常;随着压迫的持续存在,神经根逐渐出现结构变性,如神经根鞘或轴索损害,肌肉出现失神经电位,就会导致其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F波传导速度可准确反映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及其节段性脱髓鞘病损情况[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刺激肘部、腕部时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F波传导速度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说明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可能与其改善神经传导功能有关。传统的影像学资料可以显示神经根损伤的部位,但不能反映神经根的功能状态,F波传导速度的检测弥补了影像学检查只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而不能体现其神经功能的不足。

综上所述,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改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传导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1] 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5.

[3] 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7.

[4] 朱巍,贾连顺.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2):761-764.

[5] Goupille P, Jayson M, Valat J, et al.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 disk herniation-associated radiculopathy[J]. Semin Arthritis Rheum, 1998,28(1):60-71.

[6] 王为民,唐臻一,张君涛.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牵引治疗近况[J].中医正骨,2012,24(4):68-70.

[7] 刘霞,高晓平.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5,19(7):1302-1305.

[8] 徐洋,贾功伟,谭波涛,等.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牵引与普通牵引对颈棘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7):544-548.

[9] 张成亮,刘加元,刘守正.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与颈椎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6):776-777.

[10] Murata Y, Olamarker K, Takahashi I, et al. Effects of selectiv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hibition to pain behavioral changes caused by nucleus pulposus-induced damage to the spinal nerve in rats[J]. Neurosci Lett, 2005,382(1-2):148-152.

[11] 杜伟,申勇,李宝俊,等.细胞因子IL-1α、IL -6、TNF-α、MMP3与颈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3):259-262.

[12] 张允,曾喻,廖敏,等.高压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54-856.

[13] 张峻峰,吴耀持.波检测在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2):897-899.

赵凯(E-mail: zkfzr@163.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8.019

R681.55

B

1002-266X(2016)48-0057-03

2016-06-23)

猜你喜欢

非手术根型传导
神奇的骨传导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