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机制

2016-02-15许圣荣蒋宗滨张爱民周增华何睿林叶小龙

山东医药 2016年48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根型

许圣荣,蒋宗滨,张爱民,周增华,何睿林,叶小龙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07)

·临床研究·

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机制

许圣荣,蒋宗滨,张爱民,周增华,何睿林,叶小龙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07)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给予口服塞来昔布、盐酸乙哌立松、甲钴胺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加巴喷丁,疗程4周。两组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电阻抗法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IgA、lgG、IgM和C3、C4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分别为15、5、9例和6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和血浆C3、C4均升高,血浆IgA、IgM、IgG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或<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P>0.05。结论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

颈椎病;加巴喷丁;疼痛数字评分法;免疫功能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骨关节、韧带和(或)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可产生压迫或刺激邻近神经根,引起颈、肩、上肢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一般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P)的一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有三种学说,即机械压迫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和自身免疫学说。研究发现,NeuP患者存在白细胞、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1],而免疫抑制剂对NeuP大鼠有良好的止痛效果[2]。因此,有学者建议从炎症免疫应答方面着手对NeuP进行治疗[3]。加巴喷丁是γ-氨基丁酸(GABA)衍生物,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NeuP的治疗,但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龄(48.06±5.71)岁;体质量(54.15±5.80)kg;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压迫神经根的节段:C2/33例,C3/43例,C4/524例,C5/624例,C6/72例,C7/T11例。纳入标准:①年龄30~60岁;②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资料(CT或MRI)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4];③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4分;④入组前1个月内未服用阿片类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抑郁药及其他抗癫痫药物等。排除标准[5]: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肿瘤等;合并心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口服塞来昔布100 mg、2次/d,盐酸乙哌立松50 mg、3次/d,甲钴胺片0.5 mg、3次/d,疗程为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加巴喷丁胶囊300 mg,第1天睡前口服1次,第2天口服2次,第3天起每天口服3次;此后可根据疼痛缓解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或减少用量,以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时的剂量为维持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 400 mg/d,疗程为4周。

1.3 相关指标观察

1.3.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结束后参照师存伟等[6]的方法,以疼痛改善情况为主要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参考关节功能、睡眠等改善情况综合评估疗效,分为显效、好转及无效,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3.2 免疫相关指标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取1 mL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电阻抗法进行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取剩余3 mL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浆IgA、lgG、IgM和C3、C4水平。

1.3.3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不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皮肤瘙痒、皮疹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分别为15、5、9例和69.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有4例、3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10.0%,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神经炎症损伤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疼痛的起因可能与炎症免疫应答反应有关,炎症的生化介质可以是细胞因子、神经肽、生长因子和神经递质[3],免疫细胞通过免疫监视,激活抗体、补体、T 淋巴细胞及外伤介导神经损伤,从而促进NeuP的发生、发展[8]。王立凤等[9]对NeuP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发现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镇痛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球蛋白降低炎性因子表达、阻断自身抗体与Fc受体结合、中和自身抗体、减轻补体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等有关。有研究将免疫球蛋白用于NeuP大鼠,发现可明显改善大鼠的机械痛阈,其机制可能与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的FcγRⅠ免疫球蛋白表达上调有关[10]。因此,提高NeuP患者免疫水平理论上可能会减轻疼痛程度。

加巴喷丁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舌咽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疾病具有明显效果[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既往研究认为,加巴喷丁主要通过拮抗N-甲基-D-天冬氨酸 (NMDA)受体[13]和钙通道[14]而改善NeuP症状。但崔哲等[15]将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应用于癌痛患者,证实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而癌痛的发生机制与NeuP有相似性,因此提示加巴喷丁可能通过参与NeuP的免疫调节而发挥镇痛作用。免疫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降低常见于继发性免疫缺陷;补体降低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可以代表体液免疫水平。本研究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和血浆C3、C4均升高,血浆IgA、IgM和IgG均降低,但观察组变化更明显;证实加巴喷丁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加巴喷丁口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关。但加巴喷丁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现仍未完全明了。

[1] 孙琳,文传兵,冷冬梅,等.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免疫功能状态改变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5):937-940.

[2] 全莉,郑翔,周雪,等.免疫激动剂和抑制剂对CCI大鼠热痛敏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1(3):432-435.

[3] Omoigui S. The biochemical origin of pain: the origin of all pain is inflammation and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Part 2 of 3-inflammatory profile of pain syndromes[J]. Med Hypotheses, 2007,69(6):1169-1178.

[4] 许圣荣,蒋宗滨,张爱民,等.加巴喷丁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6,56(15):79-80.

[5] 冯爱春,褚春华,曹靓,等.牵引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2例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8-379.

[6] 师存伟,敬晓鹏,冶占福.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0):2286-2287.

[7] Roca B, Mendoza MA, Roca M, et al. Comparison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with botulinum toxin type A in the treatment of plantar fasciitis[J]. Disabil Rehabil, 2016,38(21):2114-2121.

[8] Watkins LR, Maier SF. Beyond neurons: evidence that immune and glial cells contribute to pathological pain states[J]. Physiol Rev, 2002,82(4):981-1011.

[9] 王立凤,张志宇,李真真,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5,20(2):213-216.

[10] 王立凤,张志宇,李真真,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治疗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5,20(8):849-853.

[11] 范泽兵,陈晓鹏,周小平,等.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分析[J].吉林医学,2016,26(16):103-104.

[12] 周建文,陈燕燕.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2):127-128.

[13] Bennett MI, Simpson KH. Gabapent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J].Palliat Med, 2004,18(1):5-11.

[14] Striano P, Striano S. Gabapentin: a Ca2+channel alpha 2-delta ligand far beyond epilepsy therapy[J]. Drugs Today (Barc), 2008,44(5):353-368.

[15] 崔哲,刘金玉,李翠芳,等.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应用于癌痛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1):6797-679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课题(桂卫自筹Z2013095)。

蒋宗滨(E-mail: jiangzongbin@hotmail.com)

10.3969/j.issn.1002-266X.2016.48.013

R453.9

B

1002-266X(2016)48-0042-03

2016-05-12)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根型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印度 圣母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依巴斯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