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

2016-02-1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乳腺肿瘤超声诊断

倪 静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

倪静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乳腺非肿块性病变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对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 在57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40例恶性病变,占70.18%;17例非恶性病变,占29.82%。片状低回声区的有43例,占75.44%;含散在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有14例,占24.56%。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1.34%,准确性为67.77%。结论 对于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而言,超声诊断敏感性较高,准确性较低。在临床上应该结合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进行检查。

【关键词】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超声诊断;乳腺肿瘤

作者单位:新疆巴州库尔勒市塔里木油田职工医院超声科,新疆 巴州841000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即不出现结节或肿块的乳腺病变。对于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在临床上一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目前在临床上常规采用超声来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但是因为病变并没有出现空间占位效应,因此即使在2个不同的方向扫查病变,也很难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为了分析和探讨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7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患者。所有的患者都经过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本研究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和对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7例乳腺非肿块性病变患者。所有的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然后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85岁,平均年龄(57.7±25.5)岁。

1.2方法

我院使用GEV730型超声诊断仪,Philips IE33的L12-5探头。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对患者乳腺病灶所在的位置进行检查,对病灶的最大直径、边界和大小进行测量和记录,同时对病灶内部是否合并有钙化和回声进行分析。如果病灶内部和周围有血流信号分布,则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进行检测,用于BI-RADS分级和对比病理结果。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57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患者中,共有40例恶性病变,占70.18%;17例非恶性病变, 占29.82%。表现为片状低回区的有43例,占75.44%;表现为含散在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区14例,占24.56%。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81.34%,准确性为67.77%。在40例恶性病变中,导管原位癌26例(65%),纤维性腺癌12例(30%),淋巴转移性低分化腺癌2例(5%);在17例非恶性病变中,纤维性腺瘤12例(70.59%),炎症3例(17.65%),不典型增生2例(11.76%)。在57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BI-RADS分级五级的有5例(8.77%),四级的有31例(54.38%),三级的有16例(28.07%),二级的有3例(5.26%),一级的有2例(3.51%)。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3%~4%的速度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1]。因此对于乳腺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对于乳腺疾病一般采用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和超声检查的方法。其中,超声检查因为无放射性损伤,操作简单,相对廉价,所以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早期确诊乳腺癌的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根据超声声像的图形类型,可以将乳腺病变分为点状,肿块型,以及非肿块型。非肿块型病灶不具有占位效应,没有明确的形态学特征,也没有明显的边界。因此,在临床上往往造成漏诊[2]。

在本研究中,导管原位癌的显示表现为低回声区,而没有明确的形态学特征和边界。导管原位癌为临床上最常见的非肿块型乳腺恶性病变。而对于非肿块型乳腺良性病变而言,纤维性腺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这些都给超声检查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3-4]。

在本次研究中有2例BI-RADS分级四级的导管原位癌被误诊为三级, 其中有1例伴腋下淋巴结肿大,2例均呈现出无明显占位的特征而被漏诊。这也说明虽然超声诊断的技术不断地发展。但是,对于弥漫性病变仍然有较大的漏诊率[5]。其敏感性较高,但是准确性较低。因此,需要与体格检查以及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相结合,才能使诊断的准确性得以提高,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

另外,传统的体格检查的诊断方法以患者是否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作为判断非肿块型乳腺病变的性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在本研究中,对患者腋下是否有淋巴结异常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恶性病变的40位患者中,仅有11例患者出现了腋下淋巴结肿大,占恶性病变患者的27.5%。因此,腋下淋巴结肿大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不能作为对非肿块型乳腺病变性质进行判断的绝对的依据和标准。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具有较低的准确性。在临床上,应该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进行检查, 综合考量,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万青,张思维,曾红梅,等. 中国2010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J]. 中国肿瘤,2014,23(1):1-10.

[2]罗冉,汪登斌,王丽君. 乳腺病变术前MRI误诊分析[J]. 放射学实践,2014(10):1126-1131.

[3]房勤茂,朱瑾,冯钰瑾. 超声显像和数字化乳腺成像对非肿物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2):200-202.

[4]宋萌萌,汪登斌,王丽君.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MRI表现及对比超声对多发病灶检出价值的研究[J]. 放射学实践,2015(11):1080-1084.

[5]张梅. 超声诊断乳腺癌30例分析[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5):344-346

To Explore Ultrasonic Diagnosis for Non-mass Breast Lesions

NI Jing, Department of Ultrasonography, Talimu Oil Field Workers' Hospital of Kuerle City, Bazhou Xinjiang, 84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for non-mass breast lesions. Methods a total of 57 patients with non-mass breast lesion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ll of the patients’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after surgery or biopsy pathology examination. The ultrasonic data of them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o compare with pathological biopsy results. Results Among 57 cases of non-mass breast lesions, a total of 40 cases were malignant lesions, accounted for 70.18%; a total of 17 cases were non-malignant lesions, accounted for 29.82%. There were 43 cases (75.44%) with flake keyed acoustic areas and 14 cases (24.56%) with scattered microcalcification acoustic areas. For non-mass breast lesions,the sensitivity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was 81.34%, the accuracy was 67.77%. Conclusion For non-mass breast lesions, ultrasound diagnosis has high sensitivity but low accuracy. 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ing examination metho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Non-mass breast lesions, Ultrasound diagnosis, Breast tumor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1-0066-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1.042

猜你喜欢

乳腺肿瘤超声诊断
复合麻醉在乳腺肿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乳腺肿瘤辅助诊断模型
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阑尾直径的ROC曲线分析
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的价值
超声与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的对比分析
高频彩超对比X线钼靶对早期乳腺肿瘤中的诊断效果评价
B超诊断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