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来我国“特岗教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6-02-15王中华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6年9期
关键词:特岗教师队伍学者

王中华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18)

特岗教师作为一个专用名词,从2006年开始出现,到目前已经深入人心,被社会所广泛认知。特岗教师作为一项致力于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及县以下农村学校区任教,引导和鼓励其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从而达到创新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和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以及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和矛盾,实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的素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1]由于特岗教师的特殊性,导致特岗教师研究也逐步受到重视和关注。从中国知网上可以看到从2006年以来关注特岗教师的研究论文达到191篇,特别是在2011—2013年之间研究数量尤其多。可见,特岗教师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近观十年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者从特岗教师的政策研究到特岗教师的心理研究,再从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到特岗教师的管理等诸多视角和多个学科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其中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思考未来的特岗教师研究会在哪些方面进行开展,这是本论文所要思考的地方,通过对特岗教师的研究和反思,来进一步推进我国特岗教师政策,以便提高特岗教师的队伍建设。

一、我国特岗教师研究的阶段

(一)研究的起步阶段(2006—2008年)

从2006年5月开始,国家开始计划和实行特岗教师计划,于是关注特岗教师的研究逐渐起步。在这个阶段,更多的研究是处于对特岗教师计划的介绍和解读。刘琬、王德清(2006)指出,贫困地区教师人才需要“开源”与“节流”,需要通过特岗计划进一步补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2]总之,这个研究阶段更多的是一种对特岗教师的介绍和推广,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了解和关注特岗教师。

(二)研究的发展阶段(2009—2010年)

到2009年,一方面,我国关于特岗教师的研究逐渐增多,2009年达到16篇,2010年达到23篇;另一方面,国内学者也开始对特岗教师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思考和现实调查。第一,学者开始对特岗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研究。邬跃、赵建军(2009)开始对特岗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思考[3];周晔(2009)认为应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特岗教师遭遇到现实的困境,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推进特岗教师的政策建设。[4]第二,学者对特岗教师的现实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宋扬、王锃、池溢(2010)通过对2009年河北省特岗计划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了他们对于参加特岗计划的态度,对其服务期间和服务期满后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5]

(三)研究的繁荣阶段(2011—2013年)

2011年以来,特岗教师的研究进入了多学科化趋势,研究的视角也呈现出多元化,研究的数量逐渐增多,质量不断提升,学者更加关注和重视特岗教师的研究。第一,加强了特岗教师的问题研究,一方面对政策本身进行了研究,如张秀陶、郑晓婷(2011)等就特岗教师政策问题进行了研究[6],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特岗教师队伍的问题研究,如杨旭娇(2011)对特岗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探析[7]。第二,对特岗教师的成绩进行了研究,如赵准胜、张德利(2011)对吉林省特岗教师队伍建设成绩的研究[8]。第三,对特岗教师进行了比较研究,如王岩(2013)对中国和美国特岗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差别进行了比较研究[9],可见,这个阶段的研究开始出现繁荣景象。

(四)研究的深化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以来,特岗教师研究逐渐进入深化阶段:一方面表现在对特岗教师计划的反思,如安雪慧、丁维莉(2014)对特岗教师计划的实现效果进行研究和思考[10];另一方面,进一步去思考特岗教师的现实困境和出路,特别是2015年以来,将近一半的研究论文对特岗教师的现实困境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可见,2014年以来,我国特岗教师的研究逐渐进入到新的阶段,即更多地对特岗教师计划的反思和对现实中特岗教师的当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关注。

二、我国特岗教师研究的成绩

(一)特岗教师的多学科研究

第一,从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这些学者集中从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岗教师的心理适应性问题以及心理理论视角下的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如郑友训、赵丹丹(2015)指出:“从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可以为国家以及学校管理者对特岗教师的管理提供针对性意见和建议。”[11]第二,从政策学的视角对特岗教师进行研究。这些学者集中于对特岗教师政策的价值、特岗教师政策的问题与特岗教师政策的修订与完善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如北京师范大学学者杜亮(2014)指出:“在制定进一步教育政策的时候,需要考虑特岗教师的特殊地位与社会作用,改善特岗教师的现有地位。”[12]第三,从教育学的视角对特岗教师进行研究。这类学者集中于对特岗教师的队伍建设、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态进行研究,如徐艳伟(2014)对河南省特岗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程度较高;性别不同的特岗教师职业认识和职业预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无差异;职业动机不同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13]第四,对不同学科的特岗教师进行研究,如吴军霞、孙卫星(2012)对体育特岗教师进行了研究[14]。

(二)特岗教师的价值研究

特岗教师政策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有学者指出:十年间,由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特岗计划”公开招募50.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覆盖中西部22个省(区)的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村小、教学点)。可见,特岗教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机制的完善具有重大的意义。于是,学者集中对特岗教师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研究,如李建强等(2009)认为,实施“顶岗实习支教+特岗计划+教育硕士”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方案,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改善河北农村中学师资队伍结构,整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15]

(三)特岗教师的困境研究

随着特岗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以及特岗教师期满后的去留问题,特岗教师的考研和特岗教师队伍稳定等过程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困境。学者集中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对特岗教师政策的完善、特岗教师政策的执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张济洲(2012)认为在特岗教师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特岗招聘”唯学历化、“特岗政策”配套形式化、“特岗教师”难以专业化等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提升“特岗教师”农村教育生活适应力、强化“特岗政策”执行力、关注“特岗教师”职业生涯、发挥政策合力作用等策略来促进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16]第二,学者集中对特岗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研究,如单莹(2015)认为在福利待遇方面的现实不及预期、婚恋成为难题、在社会层级及地位上趋于边缘和弱势等方面存在生存和发展问题。[17]

(四)特岗教师的比较研究

关于特岗教师的比较研究,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就现有的研究来看,只有一篇关注特岗教师比较研究的论文。王岩(2013)指出:中美特岗教师在招募对象、服务教师的培养与使用、计划的管理与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18]

三、我国特岗教师研究的不足

(一)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扩大

在研究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第一,研究视角的局限。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进行了心理学、政策学、人口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学科视角的研究,但是还缺少伦理学、女性学、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视角。第二,比较研究的缺少。尽管出现过诸如中国和美国特岗教师的研究,但是还缺少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特岗教师的比较,缺少中西部地区特岗教师之间的比较研究,也缺少西部地区特岗教师之间的比较研究。第三,缺少一线教师自己的研究。在现有的研究中,缺少特岗教师自身对特岗教师的研究,更多的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研究。第四,缺少对特岗教师的信息化研究。当前是大数据时代,特岗教师的信息化问题需要加强关注,但是目前缺少这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显得单一

在特岗教师研究过程中,围绕“特岗教师”这个主题进行研究的论文基本上是定性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思考和研究,缺少从量化和质性方面进行的研究。可见,在研究方法上,该方面的研究显得方法单一,没有采取多元的研究方法。

(三)研究队伍有待壮大

特岗教师的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几乎都是政府部门的官员和大学的学者,很少有一线教师进行过研究。从十年来发表的文章来看,以西南大学、宁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为论文作者单位的学者占了前三甲。而在40个发表文章的作者单位中,仅有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第二中学、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中心学校两个单位是出于一线教师的工作单位。可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更多的学者是来自于大学和政府部门,一线的学校教师少,研究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

(四)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档次有待提高

尽管在研究的发表上一些CS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开始关注和重视特岗教师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管理》《成人教育》等期刊都发表过相关的研究成果,如《教育理论与实践》上发表过9篇,《教学与管理》上发表过4篇,《成人教育》上发表过1篇,但是还没有一篇在《教育研究》上发表过,而且十年来关于特岗教师的研究论文只有28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可见,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发表的档次还有待加强。

四、我国特岗教师研究的展望

(一)扩大研究的视角

第一,加强多学科研究,诸如伦理学、哲学、文化学、信息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第二,促进对国外特岗教师的研究,从中进一步深化对特岗教师的研究。第三,加强对“特岗教师计划”政策自身的研究,通过对该政策的研究,进一步去深化政策的执行和修订,从而真正实现特岗教师的发展。第四,进一步加强对特岗教师在“十三五”规划发展中的价值研究。第五,进一步加强微观研究,从更加微观的视角来加强特岗教师研究。第六,加强特岗教师的“元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特岗教师的研究。

(二)促进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第一,加强比较研究。在特岗教师的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比较研究,特别是对国外特岗教师政策的介绍和执行方法,通过对国外特岗教师政策的比较,进一步促进我国特岗教师的研究,实现“洋为中用”。第二,加强历史研究。十年来,特岗教师从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深入开展,在此过程中,特岗教师政策从认同到深入人心。这些年来,不同的时间点可加以研究,同时可对特岗教师的历史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特岗教师的未来发展。第三,加强量化研究。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定性研究,着眼于对政策的研究,着眼于教师自身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岗教师的量化研究,从而更好地促进特岗教师的现状研究与未来发展。

(三)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第一,进一步推进特岗教师研究者对特岗教师的研究。在教师研究领域中,特别是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学者需要加强对特岗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进行研究和思考,需要将特岗教师放在整个教师教育的视野中进行研究。第二,加强特岗教师管理人员对特岗教师的研究。特岗教师的管理人员需要从政策解读、政策执行以及政策修订等视角来反思和研究特岗教师,一方面有利于其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特岗教师的研究和发展。第三,加强社会舆论对特岗教师的关注。社会新闻媒体人员需要进一步去关注特岗教师队伍,通过对特岗教师队伍的调查和研究,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特岗教师队伍,从而促进特岗教师队伍的发展。

(四)提高研究成果的水平

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第一,提高学者写作和研究的水平。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岗教师研究方面的水平,从而提高研究成果发表的层次。第二,促进更多的期刊对特岗教师的关注。尽管《中国教育学刊》《教学与管理》《成人教育》等核心期刊对特岗教师进行了关注,但是希望有更多的学术期刊关注特岗教师。第三,期望更多的高水平学者更加关注特岗教师,并加入到研究过程中来,从而提高特岗教师研究的层次和水平。▲

猜你喜欢

特岗教师队伍学者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学者介绍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学者介绍
辽宁:特岗计划驰援卫生院
“特岗计划”边远地区教师补充机制的探索
湖南:推进“升级版”全科特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