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公平视角下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研究

2016-02-15廖碧娟陈丽君

职教通讯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资助公平

廖碧娟,陈丽君

教育公平视角下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研究

廖碧娟,陈丽君

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正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从教育公平的内涵研究出发,基于教育公平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理论,探讨我国中职教育资助不公平的问题表现,进而提出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优化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建议,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教育公平

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既具有“筛选器”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1]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途径,更是政治经济发展中十分需要的教育类型。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2012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发文《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2012]376号)(以下简称《意见》),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规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同时,对涉农专业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补助。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因为得不到有效资助不能顺利入学,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存在不公平的因素,成为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理念,是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明确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原则,对于优化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公平”思想最早出现在夸美纽斯的“泛智论”、孔子的“有教无类”等思想中,他们都认为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并且不受出身、年龄、阶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公平的含义众说纷纭,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用“平等”概念取代“公平”概念。教育平等强调教育的相同性、无差别,无论是教育权利、教育机会,还是教育起点、过程、结果都具有“相同性”、“同等性”和“无差别性”,它更多的是关注事实、形式上的判断。但教育公平是对利益关系调整和资源配置合理性的价值判断。[2]教育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有时教育“不平等”并不一定不公平。因为教育如果符合某种“理”或“规则”,虽然不平等但仍可认为是公平的。比如,目前我们国家只能使一部分人上重点大学,多数人却无法享有这种机会。上重点大学与不能上重点大学之间,教育是不平等的,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教育是不公平的。这是因为上重点大学者与不能上重点大学者的考试成绩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后者失去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教育相对于“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言,是公平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与重要体现。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平等。瑞典学者托尔斯顿·胡森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教育公平的内涵。[3]他从教育起点平等、过程平等与结果平等三方面来揭示教育公平的内涵。(1)个体起点的平等,即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2)中介性阶段的平等,即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3)目标的平等,即受教育者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参与决策以及其他方面取得更大的平等。教育机会平等不可机械地理解为对教育同质性的追求,应当包含差异性原则,既主张人人都接受教育(体现平等原则),又主张人人都接受适合的教育(体现差异原则)。由于受教育者在已有发展水平、发展的潜力、追求的发展方向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面对这些差异,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每一个个体以公平且适切的教育待遇,促进社会中各个群体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尽可能充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差异性原则体现了教育公平理论的深刻内涵。

二、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对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价值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是薄弱的环节。而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无疑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一线新机,同时,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加码。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社会捐助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有利于引导社会改变目前存在的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注贫困学生群体,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占到了82%。[4]学生由于经济贫困而难以入学或者难以完成学业成为中等职业教育里常有的现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政策,对于帮助贫困学生群体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教育部《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共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1 577.79万人次,资助金额为294.62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9.19亿元。全国有87.9%的中职学生享受了免学费政策,40.2%的中职学生享受了国家助学金。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村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体现了教育公平。数据显示,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的平均辍学率为5.1%,较2012年降低了4.6个百分点。通过实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创造条件对教育弱势群体予以补偿和资助,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尤其是经济和教育方面的差距。虽然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教育的发展,但是中部的差距又突然出来,呈现出所谓的“中部凹陷”现象。另外,我国教育还呈现出城乡二元格局的态势,表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客观上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通过进行制度设计,对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进行政策倾斜,使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教育获得更大的收益。2012年的《意见》明确指出,免学费补助资金由各级财政共同分担。中央财政统一按照每生每年2 000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其中,对西部地区,不分生源,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对中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8∶2;生源地为其他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为6∶4;对东部地区,生源地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别为8∶2和6∶4;生源地为东部地区的,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省(市)确定。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有利于东西中部合作办学,有效地缩小了区域之间教育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教育公平视角下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关注贫困学生的群体和缩小区域教育的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我国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还处于发展时期,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根据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机会均等三阶段的划分,从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三个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对中职学生资助政策进行分析。

(一)起点不公平

起点上的均等即入学机会的均等,是指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对于家庭经济负担得起的学生来说,他可以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相反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才有机会进入中职学校。《意见》规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同时,对涉农专业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补助。也就是说,我国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只是一个局部的资助政策,只对社会中的某一部分群体进行资助,还未普及到每一个中职学生。中职资助政策的对象有三类: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对于城市低保家庭的学生和涉农专业的学生有着相对比较清晰的概念界定,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则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和经济情况制定认定标准。可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提供的“五类生”证明或由学生填写并经当地村(居)委会和民政部门审核的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表。[5]由于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标准不一、家庭收入具有隐蔽性,加上部分村(居)委会和民政部门出于“做好事”的心理,造成一些学生提供给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不能如实反应,导致不需要帮助的学生成为了资助对象,而另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却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去就读的机会。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对于资助对象认定工作标准的随意化,造成了中职教育起点的不公平。

(二)过程不公平

过程中的均等主要体现在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客观因素是指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师资的配备、物质条件的配备和教育内容的提供。主观因素是指不同家庭背景出身和不同天资条件的学生,在学校期间都应受到教师的同等对待,享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平等的教育机会。由于地域、城乡与校际之间的差别,我国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难以保障教育公平。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和教育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呈现出所谓的“中部凹陷”现象。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我国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模式。北京、上海、广州等生活水平高与经济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巨大,师资力量优良、基础设施齐备。而大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专业教师匮乏,设施设备也仅有危房、黑板与粉笔。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中等职业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性也有明显体现。同样,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学校,同在城市或农村的学校,校际之间的差别也十分明显,它们之间的差别拉大了中等职业教育过程的不公平性。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对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造成了中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三)结果不公平

结果的均等是指学生走出校门时获得相同的学业成就,从而使不同家庭背景出身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经济收入水平和参与决策以及其他方面取得更大的平等。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在起点和过程中的不公平直接造成了教育结果的不公平。部分学生因为起点的不公平导致无法入学,失去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和专业技能,导致这些学生只能从事机械性的重复工作,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经济收入水平低。就算勉强完成了中职教育,因为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包括师资和物质条件的配备差和教育内容的落后,从而导致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上不去,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另外,政策规定,三年级学生只享受50%的免学费标准,其余部分要通过顶岗实习由企业支付,也就是说,中职学校的学生只有在三年级才去企业实习,使得学生的操作能力不能紧跟企业发展的步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无法适应现代社会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需要,学生无法改善其生活环境与生活水平。

四、教育公平视角下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建议

自2012年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的范围后,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明显改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学和生活状况,让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其家庭共享改革成果,在一定的程度上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从教育公平的视角看,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下面,从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提出优化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建议。

(一)借鉴美国“精准化资助”理念,促进中职教育的起点公平

目前,我国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是一个局部的资助体系,并未普及到每一个中职学生。因此,在贯彻落实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时,应准确定位和明确具体资助对象,把资助金如实地交到正真需要的学生手中。

精准化资助的“精”包括:资助对象认定的精准、资助地域投放的精准和资助额度的精准。精准化资助的“准”是指资助力度能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困难层次的资助受益者改善经济生活的基本需要。[6]精准化资助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建档入库,精准确定资助的对象;(2)通过建立奖助指标体系,对受助对象的贫困程度等各项指标量化评级,分别给予相应的补助,额度因人而异;(3)通过计算各地区各学段的教育成本、每个学生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力及其资助需求,实现奖助的标准化。这样一来,使得每个学生申请的中职教育资助是符合其家庭实际情况的,可以避免一些学生因虚报家庭经济状况而获得过量的资助。在美国,通过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网络登记,较为准确地确定了学生的经济状况,并按公式计算每个学生的“家庭预期贡献”等指标,各校按照不同学制所需的“教育成本”,经过网络计算后可以方便地确定受助学生的比例,并有效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混合资助方案,实现资助工作的标准化。相比之下,在我国,中职教育资助中的资助额度是由国家规定的,而且资助过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界定不清晰,且带有随意性。因此,在借鉴美国精准化资助理念的基础上,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学生当地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可核实的家庭和学生个人的信息,结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制定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促进中职教育的起点公平。

(二)对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导向的合理分配,促进中职教育的过程公平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呈现出所谓的“中部凹陷”现象。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距影响了城乡、区域、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上的均衡,这必然会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负责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博士(Dr.Andreas Schleicher)认为,中国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差距的根源之一,就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分配不合理。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相对均等或平衡的配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7]由于区域、城乡、校际以及群体间发展水平呈现非均衡,资源配置需要在政策起步上区别对待,必须把握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通过政策与制度层面来维护和调节教育资源。[8]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需要将教育资源合理、优先地向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不同区域间和不同学生群体间的均衡发展,有效推进中职教育的公平。

首先,国家应该对中职教育的资源投入分配制度做出有效的调整,建立健全合理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使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先向中西部地区和其他贫困、欠发达地区所倾斜,并对处境不利的弱势学生群体实施特殊、专项的教育资助,让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得到更多中职教育的优惠与扶助。

其次,建立帮扶机制,以城乡一体化的视阈综合设计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鼓励城市优质的学校主动与农村薄弱欠发达的学校协同发展,以合作、重组、托管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使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有序流动,发挥教育资源互补与交融的功能。

最后,鼓励实行编制弹性管理,通过“上下联动,城乡互动”来有效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问题。[8]因地制宜地创新中职教育的教师流动政策,通过机制激励,使教师在城乡间、学校间交流轮岗。改善乡村教师的初次配置,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动态补充机制。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需要通过制定不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特殊倾斜政策,为公平选拔机制下的不利者提供中等教育服务的救济途径和补偿手段,以有效地削弱不公平,这充分体现了罗尔斯公平原则中的差异原则。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公平导向的合理分配,逐渐减少地域、城乡与校际之间的差别,促进中职教育的过程公平。

(三)完善实习机制,做好就业跟踪服务,促进中职教育的结果公平

国外发达国家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中,中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学习模式是他们资助制度中非常突出的特点之一。他们以工作本位为主,更强调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制上,要求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在企业里。[9]在我国,中等职业学生只有在三年级的时候才通过顶岗实习获得一定的报酬,用来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中职学生的实习时间少,企业需要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直接导致毕业后学生就业的困境。

关于实习机制,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需要切实地把学生安排到规范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可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企业到校宣传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为实习做好专业准备和心理准备。另外,建立中职实训项目体系,该体系遵循职业教育实训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培养学生具备各种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关键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入职企业的基本能力,等等。中职实训项目包括四个阶段:专业认知实训、专业模块实训、综合实训和岗前培训、企业顶岗实习。前三个阶段为最后的顶岗实习做充分的准备,能够让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为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实现无缝衔接。

中职学生资助政策需建立贫困生的零距离就业制度,筛选出适合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优秀企业岗位,还可专门设立贫困生的就业专区,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率。此外,中职学生资助政策还需要建立贫困生就业反馈制度。地方政府和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资助中心应该有针对性地到中职学生就业的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中职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工作环境和对工作的满意度,根据所反馈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分析和引导,从而促进中职教育的结果公平。

建立健全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在教育公平的视角下,中职学生资助政策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只有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中保证教育的公平,才能真正地推动中职教育公平的实现。

[1]鲍尔斯S,金蒂斯H.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王佩雄,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8.

[2]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1-4.

[3]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A].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C].张人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车明朝.立德树人,观叶知秋:2012年中国中职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7):19-26.

[5]赖建恩.中职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5(8):86-87.

[6]秦芬.中职资助政策演进特征、实施成效及发展趋势——基于福建实践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中职发展,2015(19):34-41.

[7]梁馨月.试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理论基础[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5(6):227,229.

[8]钱立青郑德新.省域统筹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9):55-58.

[9]张海,洪银霞.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学,2012(28):49-53.

[责任编辑曹稳]

广东省哲社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职业院校专家型教师成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D14XJY02)

廖碧娟,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陈丽君,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G715

A

1674-7747(2016)22-0016-05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资助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笨柴兄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