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初探

2016-02-15刘西晓

肇庆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用性岗位院校

刘西晓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1603)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初探

刘西晓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1603)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融合体育教育与职业岗位需求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和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有“2+1”模式、“3+1”模式、“2+2”模式和“体育俱乐部”模式.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职业实用性体育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在教育教学中的导向作用,以提高职业岗位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为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体育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素养及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独特的教育作用.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以及课程评价方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出“职业性”的特点.因此加快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完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用人单位培养职业体能充沛、职业理念清晰和职业心理素质过硬的优秀毕业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应运而生,它既保持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又从职业实用性的角度来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发展需要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职业病预防和体育保健知识,使其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1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概念及内容构建

1.1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概念

苏联体育理论专家马特维耶夫曾提出:“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是缩短掌握职业期限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对掌握职业工作质量的一种保证”.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融合了体育教育与职业岗位需求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实用性、职业性”等特点,以此作为教学模式设置的导向标,来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体育教学的目标不能千篇一律,要能够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需求与关联性,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并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就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寻找职业与体育的契合点,以此提升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功效.

1.2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内容构建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高等职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预防职业病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职业实用性体育是在发展学生力量、柔韧和耐力等素质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特殊身心素质、职业保健知识、职业态度和职业拓展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活动.恩格斯说过:“劳动的分工使一些受它影响的人变成残疾,使部分肌肉发达而使其它肌肉萎缩.”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来进行机体补偿,预防疾病的产生,如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需要训练上下肢肌肉和肩背肌力量、高空作业和有限地点平衡能力、灵敏性和前庭稳定性、野外生存能力等;服务类行业需要提高反应速度、耐力和协调性,塑造良好的形体等;车床和机械操作类岗位需要较强的下肢静力性耐力、高灵敏性、目测能力和抗疲劳能力.因此,我们就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构建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提高与其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身体素质,以达到职业实用性教学的目的.

2 高职院校开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2.1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

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应更加突出职业劳动特点,设置与岗位人才需求相匹配的教学模式.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未来岗位所需求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意识、体育保健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服务.同时良好的职业体能能够使学生很快地适应未来的岗位角色,能够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岗位竞争,以期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中生存和发展.

2.2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和网络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诸多隐患.高职教育是学生作为职业人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对其进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沿用以技能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因此造成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缺失,毕业后体育运动缺乏延续性.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了解与职业岗位相关身体素质需求,并能从身、心上为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

2.3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日益壮大,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岗位培养了大批实用性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职业体能充沛、职业理念清晰和职业心理素质过硬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根据学生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对体能的特殊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体能训练,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才能大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4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上存在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不科学,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职业要求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应充分体现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点,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体育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改变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增加与职业紧密相连的运动项目和职业病预防知识,以期培养出身心素质适应岗位要求和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具体而言,我们要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考评等方面进行改革,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体能、意志品质、核心竞争力以及职业病保健知识等方面的培养.

3 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课程模式

我国高职体育教学开始于1980年代,基本沿用本科院校的授课模式和课程设置,因而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考核和评价体系都不能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点,也没有发挥出高职体育的职业性功效,更无法实现实用性教学目标.因此,为了有效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必须构建体育教育与职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教学的职业性、实用性特点,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2+1”模式:在第1学年开设体育选项课或第1、2学期分别设置基础课和选项课教学.根据专业需求和岗位特点,在第3学期设置职业实用性体育课教学.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体能.

2)“3+1”模式:在第1、2、3学期开设体育选项课教学,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通过选项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强身健体的方法以及职业病预防等知识,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第4学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实践和理论教学,主要针对“准职业人”未来工作岗位上的特点来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2].这种根据学生兴趣和职业特点设置的教学模式,更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进而为终身体育理念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3)“2+2”模式:即第1学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选项课模式组织教学,第2学年根据未来岗位特点设置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目标分为体育运动习惯、休闲体育技能、岗位核心素质、岗位素质拓展训练等4个模块,以就业为出发点来设置教学内容,选取与学生专业特点相契合的内容来进行体育教学.

4)“体育俱乐部”模式:高职院校根据本校的师资、场馆情况设置课外体育俱乐部模式.在俱乐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安排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加强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从而实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俱乐部教学的开展很不成熟,且有待提高,应逐渐摸索出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俱乐部教学模式.

4 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

4.1教师因素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目标,体育教师应拥有能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科学地运用教法的能力[3].教师是开展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关键因素,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实施既需要教师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求教师深入研究学生职业特点,加强业务学习,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来充实自己.教师在提高职业体育技能教学的同时,还要掌握运动医疗保健和运动康复知识,为学生传授职业病预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体育课教师要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充分了解该专业的特点,掌握该专业所必需的职业体能以及职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的职业病,根据体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未来职业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并针对特殊专业的特殊体能要求,进行职业体育训练.教师要对学生起到较好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使学生掌握适合职业需求的运动技能和预防职业病的知识.

4.2学生因素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重要前提.目前,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的认识程度不高,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差异.学生往往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而对未来职业所需的特殊身体素质和预防职业病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终身体育意识更是缺乏.因此,应加大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深入了解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功能,培养他们主动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锻炼的习惯.

4.3体育场馆因素

体育场馆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场地,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壮大,体育场馆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给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存在很大差异,人均拥有量远远落后于国家标准.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围绕“准职业人”的未来工作条件,在现有场馆条件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

5 结语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各高职院校应该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勇于改革,建立与岗位对接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特色的体育教育模式.首先,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体育在职业实用性教学中的特殊作用,紧紧围绕职业特征设置体育课内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核心竞争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其次,职业院校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结合职业岗位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1]黄喆,吴叶海.为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立论[J].浙江体育科学,2009(6):86-88.

[2]席光庆,于洋.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研究[J].科技导刊,2014(12):111.

[3]程洪玲,刘泽林.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6):71-74.

On the Prac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Xixiao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Power,Hefei,Anhui 231603,China)

ractVocational prac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teaching mode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skills.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practical physical educ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lifelong sports concept,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training of high quality personnel and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t present,there are“2+1”,“3+1”,“sports club”and“2+2”mo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physic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practical sports

Q815

A

1009-8445(2016)02-0097-04

(责任编辑:宋先红)

2015-10-07

安徽省体育局青年基金项目(ASS2015325)

刘西晓(1982-),男,安徽宿州人,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实用性岗位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