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6-02-15吴海涛梁迎春李云鹤

肇庆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肇庆应用型协同

吴海涛,梁迎春,李云鹤,王 一

(肇庆学院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吴海涛,梁迎春,李云鹤,王一

(肇庆学院 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肇庆526061)

为了打通人才培养与就业之间存在的“最后l km”,结合地方本科院校“二次转型”的需要,首先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强调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对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其次,结合肇庆学院在协同育人方面所做的工作,对协同育人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提出了建议;最后,在实施协同育人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提出地方本科院校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及自身办学实际,积极营造协同创新氛围,大力推进协同育人工作.这既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应用型

0 引言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0多年来,在社会旺盛需求的推动下,大部分“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筹措教育资源应付规模扩张上,忽视了机体内部产生的渐变.近年来,这种超常规、片面式发展所导致的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略了对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思考,致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用工荒”冰火两重天的反差.如何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的“最后1 km”问题,成为地方院校“二次转型”重新定位讨论的焦点.本文中,笔者以肇庆学院2016年接受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多样化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进行了探讨.

1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专业人才[1].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实体经济迅速壮大,社会对人才的规模、类型、质量需求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对高校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理应把握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将办学定位立足于地方性、应用型、强特色[2].地方高校应紧跟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主动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凸显自身的特色[3].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肇庆学院应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升级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4].我们应该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和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将“素质高、能力强、善创新”作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素质为魂、能力为本、崇尚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将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理念贯穿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将“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力争3年基本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办学格局,努力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

2 协同育人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途径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的时代,个体、组织乃至国家之间,无不在寻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机会和可能.高校仅凭自身的软、硬实力,已不足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它必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借力而为,共谋发展.

2.1协同育人的定义与重要性

1971年,德国学者Haken首次提出了“协同”概念,所谓协同是指2个或2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通过协调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5-6].协同育人正是通过协同手段,将优质科教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教育全面育人的目的.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高校推进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2015年7月30日,在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普通本科院校共有1 202所,其中绝大多数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7].此类院校唯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提升其创新能力,实现自身的内涵式发展,而协同育人恰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性的通才教育,它既注重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为学生未来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又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突出实践应用能力,为学生就业、创业和创新做好准备为目标定位的教育方式,其培养过程需与地方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缺乏稳定、优质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性强的实习实训计划,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力量匮乏,实习实训设备及经费等方面也严重不足,而协同育人正是弥补这些短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协同育人模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2.2协同育人模式分类

协同育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为我所用”,不仅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视角,还是新常态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协同育人模式的多样化打破了“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引导地方高校办出特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从合作单位数量来看,高校可与某一单位进行“点点”协同,也可以与多个单位进行“点面”协同;从人才培养形式来看,有“订单式”“预就业”及各种“创新(实验)班”等形式;从建设内容来看,有“软件”与(或)“硬件”结合之分;以合作主体区分,有校企协同、校际协同及校地协同等多种模式.下面,笔者对因合作主体对象不同所形成的各种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探讨.

2.2.1校企协同

校企协同是协同育人模式中最为成熟的一种.其特点在于契合了高校在知识、人才等资源与企业对市场敏锐性和资本运作专业性方面的优势,能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被誉为全球创新典范的硅谷,正是以校企协同创新为显著特征;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创新源,与苹果、谷歌、思科、英特尔、惠普等大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文化,缔造了至今仍难以超越的科技和财富神话.

2.2.2校际协同

校际协同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通过合作实现联合育人.这种合作并不要求合作学校在办学层次、实力等方面的“对等”,它既可以是本科院校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本科层次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既可为国内高校间的合作,也可为国际间合作.校际合作可以效仿美国常春藤、英国罗素及澳大利亚G8高校联盟.2009年10月,本着充分利用优质办学资源及优势互补的原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国内名校结盟,诞生了我国首个名校联盟——C9,该联盟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发挥人才培养中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2.2.3校地协同

校地协同亦称“校政协同”,是指高校结合社会和经济区域发展需求,与地方政府在人才培养方面展开合作.此模式既可以是局部区域性的,也可以是跨地区的;既可以是国内的合作,也可以是国际间的协作.协作模式可以是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研究院,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并落户地方;此外,也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挂职锻炼,实现高校实验室、科研平台及实习基地向地方的融合与延伸.2013年11月5日,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成立,为广州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人员,搭建起一个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开拓的重要平台.

2.2.4校所协同

校所协同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典型代表为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于2012年8月启动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旨在探索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该模式不仅让学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校所协同育人渠道多元化且形式多样.例如:以中科院著名科学家荣誉冠名的创新人才培养班;选派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做毕业论文或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向中科院免试推荐研究生等[8].

2.2.5校行协同

校行协同是指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或组织之间的协同育人.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高校与之合作,不仅可以稳固与其下属单位的合作关系并拓展资源,还可以更为准确地掌握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对于一些企业集中度很高的行业,比如石油、铁道等行业,可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模式.对于企业集中度相对不高的行业,比如煤炭、钢铁行业,高校可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14年12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申报的“煤矿重大动力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被国家认定为首家煤炭行业协同创新中心.日前,由东北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等联合申报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通过了教育部、财政部认定,正式开启了钢铁行业的新一轮创新大潮.

除此以外,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还衍生出了一些相互交叉、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比如:德州学院研究并实施了以“学科协同为支撑、专业协同为重心、科教协同为保障”的校内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对校内优质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实现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互惠共赢的局面.下面结合近年来肇庆学院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有益探索,就协同育人推进机制与实施保障措施做一论述.

3 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施

3.1校院两级共同推进协同育人

近日,肇庆学院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意见及3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将本校办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总体思路,也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制定了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与社会资源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加大竞争性资源分配力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平台等16项主要任务;完善了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体系建设、协同机制、经费投入、管理考核等方面的资金保障措施与推进机制.

近年来,肇庆学院将“创新强校”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总抓手,聚焦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以体制和机制改革为核心的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了顶层设计,协同育人能力显著增强,协同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经费投入也逐步加大.仅去年一年,肇庆学院就建设协同育人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14个,投入资金达1 700万元.

在校企协同方面,目前协同育人项目已覆盖全校59个本科专业.学校与100多个企事业单位共建了实习基地,以满足全校学生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需要.早在2008年,以第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与高要华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协同建立了一个“共建、共管、共享”的专业实验室,对粤西高校实验室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在校际协同方面,肇庆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等一些国内高校共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研究生.为开拓国际视野,提升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学校还积极与境外高校签署合作意向书,开展包括联合培养、派遣留学生等人才培养合作项目.肇庆学院还与省内职业院校围绕创新协同育人机制、高本衔接等事宜开展合作,就协同育人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学校与肇庆市技师学院共建了协同育人中心,着力在资源共享、合作办学、技能培训、资格认证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

在校地协同方面,肇庆学院出台了《教师校外实践锻炼管理办法》,并积极选派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加强了与地方的交流合作.该举措不仅有利于“双师型”人才培养[9],使学校能更好地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可依托高校的智力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2014年6月,笔者有幸被选派到封开县人民政府挂职县长助理,积极发挥了学校与地方间的桥梁、纽带作用.2015年初,肇庆学院携手“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管委会”共建发展战略研究院,共谋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并努力将肇庆学院打造成试验区的智库.

在校所协同方面,肇庆学院也做了大量工作.肇庆市已被纳入珠江-西江经济带、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规划范围,当前面临着重大战略发展机遇.为积极响应科教协同育人计划,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肇庆分所合办了CAD/CAE/CAM技术实训中心.中心不但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为行业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而且在学生培养方面,可实现从项目选题、设计到加工一体化的过程控制.

在校行协同方面,肇庆学院与商务部协作,共同培养国际化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与肇庆市真空镀膜学会,共建了“数字化真空设备及其镀膜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在提升城市真空镀膜设备产业水平,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东省近日发布了《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提出要全面提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升级改造.依托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立的数控一代省级服务平台,面向广东省行业机械装备的数控化和优化升级服务需求,引导鸿图科技等一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对推动本地区制造业向“工业4.0”迈进起到了积极作用.

得益于学校和学院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升,用人单位对肇庆学院毕业生的素质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2014年,肇庆学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90.76%.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学生也在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地方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通过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已成为各行业的精英和骨干力量.

3.2协同育人推进机制与保障措施

3.2.1优化顶层设计,引领协同创新,整体协调推进

各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服务面向等办学实际,逐步优化在发展规划、体制机制、管理制度、协同理念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将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作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的总抓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整体治理结构,努力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学校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的工作职责,确保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良性、有序、健康的轨道上顺利推进.

3.2.2做好系统规划,加大经费投入,整合教学资源

各地方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按照“统一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做好系统规划.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立足社会、获取资源、赢得竞争的根本所在,是学校未来一个时期内争取主动、办出特色、跨上新台阶的根本出路.高校应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同时,还要积极调动校内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社会优质资源,通过适宜方式将经费和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主体环节.

3.2.3制定实施细则,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激励机制

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按照学校制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部署及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责、本学院的学科专业特点,制定推进本单位职责范围内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总体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落实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领导主体是校级领导,服务主体是各职能部门,责任主体是各教学单位.要按照不同主体所承担的责任,建立严格的考评体系和问责机制.学校应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对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加大倾斜力度,并在绩效及分配方面予以体现.

3.2.4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过程控制,构建长效机制

地方院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定期修订、“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育人过程的管理、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形成完善且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尤其要重视协同育人的过程管理,要经常派人到合作办学组织或机构巡视,了解协同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协同育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应汇集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教学与科研、生产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高校与社会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3.2.5整合文化资源,烘托育人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重要的,但对于学生个人品质的培养亦不容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只有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共同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各地方院校应将丰富的校园文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打造尊重人才、锐意进取、突出特色的育人环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10],培育形成校园特色育人文化平台,使学生能够在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激发灵感、启迪智慧,进而实现创新、创造和创业.

4 协同育人实施过程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近年来,地方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推进协同育人工作.例如:主动搭建育人平台;积极参与地方行业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共建协同育人基地;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并开展技术攻关;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整合校内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这些举措虽然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协同育人起到了反向制约作用.

4.1思想观念滞后,协同意识淡薄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按照“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运行,管理权限不明确、不到位,这使许多地方高校处于疏于管理的尴尬境地.有些院校甚至参照政府机关的管理运行模式,这使一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形成了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协同意识不足.主管部门与地方、企业等协作互动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未能充分认识到高校获取协同资源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些学校对协同育人滞后的危机意识不强,对各类显性、隐性教育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与认识缺位,从而导致其在协同育人方面不作为[11].

4.2管理制度缺位,体制机制缺失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保障,它不仅影响到高校协同育人的质量水平,而且对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些高校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管理人员,难以组织相关的专业力量进行有效的服务.此外,部分高校存在竞争机制不健全和激励机制疲软等问题[12].管理制度的缺位,往往使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无章可循;而体制机制的缺失,则严重制约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

4.3人才相对匮乏,经费投入有限

地方本科院校因其地缘位置、待遇等问题,人才相对匮乏,具有行业、企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偏低,难以适应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许多地方院校在实施协同育人过程中面临经费短缺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有些高校目前仍依靠政府单方投入经费,未能广开渠道积极争取中央、省或地方的多方面财政资金.有些合作企业往往也仅着眼于其自身,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存在只管用人、不管育人的狭隘心理,这严重影响了他们为协同育人投入经费的积极性.

在优质教育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我们需要打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推进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无疑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13].

5 结语

地方本科院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及自身的办学情况,选择适宜的协同育人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施,培养各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要高度重视国家推行的一系列协同创新教育改革为地方院校提供的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大力推进高校与其他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际育人力量的深度合作,探索适用于不同需求的协同育人模式,积极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协同育人载体,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张向华,李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33(1):62-64.

[2]刘传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动湖北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6):31-38.

[3]孙丽,刘永臣,常绿.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43-145.

[4]吴海涛,梁迎春,陈英俊,等.校企共建共管共享CNC实验室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206-209.

[5]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37(4):5-8.

[6]彭伟,王江涛,赵杭美,等.基于协同理论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3):284-286.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7-30)[2015-08-08].http://www.moe.gov.cn/ 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507/t20150730_196698.html,2015-08-08.

[8]金祥雷,赵继.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构建科教协同育人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3(5):21-22.

[9]张伟萍.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4):56-59.

[10]刘献君.论文化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2):1-8.

[11]蔡昭权,胡松.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94-98.

[12]谢鸿全,周小波,高大海.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中的角色与功能—基于西南科技大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 (11):43-46.

[13]徐同文,房保俊.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6):59-6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U Haitao,LIANG Yingchun,LI Yunhe,WANG Yi
(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Mechatronic Engineering,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ractIn order to get through the last mile spanned betwe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mployment,combining the inevitable needs of second transformation that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graduates faced.this paper firstly provides the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goals,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and makes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s.Secondly,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the propulsion mechanism and safeguard measures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re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great work of our school on cooperative education.Lastly,based on the dilemma of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ctively and promot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work vigorously,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talent demand and its own reality.These are not only the realistic appeal of application 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but also the strategic choice for realizing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rds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ersonnel training;cooperative education;application oriented

G648

A

1009-8445(2016)02-0052-07

(责任编辑:陈静)

2015-12-17

吴海涛(1975-),男,山东青州人,肇庆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肇庆应用型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