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应用于妇科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2016-02-13万英杰胡斌付冬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妇科疾病雌二醇黄体

万英杰 胡斌 付冬琴

(江西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抚州 344000)

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应用于妇科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万英杰 胡斌 付冬琴

(江西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抚州 344000)

目的:探究妇科疾病诊断中应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住院妇科疾病患者15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妇女14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电化学发光检测,比较六项激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激素(FSH)明显升高,而雌二醇(E2)则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E2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闭经泌乳症患者泌乳素(PRL)升高明显,睾酮(TEST)同样升高(P<0.05);子宫肌瘤患者的LH、FSH、孕酮(PROG)明显升高(P<0.0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LH与TEST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科疾病诊断应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指标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为预后与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性激素;符合疾病;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周期性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卵巢分泌激素对女性生理进行调节[1]。一旦卵巢分泌激素出现异常,提示可能引发妇科疾病。在免疫学测定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应运而生。本研究选取本院住院患者158例与健康体检妇女140例,实施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六项性激素,以探究其在妇科疾病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140例,为对照组,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7.42±8.47)岁。另选取同期我院住院女性患者158例,为观察组,其中44例更年期综合征、40例子宫肌瘤、32例闭经溢乳症、2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6.34±7.7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取两组清晨空腹静脉血,将血清分离后,保存于-70℃冰箱中,实施集中检查测试。选用SIEMENS全自动电发光仪(西门子股份公司生产;型号:Centaur XP),试剂选用江西百康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SIEMENS配套试剂进行监测,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激素(FSH)明显升高,而雌二醇(E2)则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E2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闭经泌乳症患者泌乳素(PRL)升高明显,睾酮(TEST)同样升高(P<0.05);子宫肌瘤患者的LH、FSH、孕酮(PROG)明显升高(P<0.05);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LH与TEST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六项性激素检测结果分析(±s)

表1 两组六项性激素检测结果分析(±s)

3 讨论

在月经周期中,正常女性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与孕酮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性腺调控过程中,卵泡刺激素与促黄体生成素直接参与其中,加速卵巢排卵,并促进孕酮、雌二醇的释放。黄体细胞主要生成孕酮,雌二醇能够平衡垂体、下丘脑中枢正、负反馈的抑制与兴奋,维持生理功能正常[2]。睾酮能够调节女性负反馈,进而影响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量与卵泡生长不断减少,在缺少雌激素负反馈的作用下,促进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所以,绝经期妇女的促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水平较高[3]。通过检测绝经后妇女的两项指标能够诊断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因绝经前黄体分泌下降,减少雌激素分泌,在绝经后雌二醇浓度随着卵巢衰退而降低。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言,只有孕酮浓度偏低,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卵巢功能失调是造成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所以,检测结果提示促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与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闭经溢乳症患者中,睾酮、垂体泌乳素水平上升,但孕酮水平减少。分析其原因,与原发性甲减、异位分泌、垂体腺瘤等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通过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可有利于区别妇科疾病患者与正常人群六项性激素水平差异,也就可以通过分析指标差异对妇科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价值。本次研究中妇科疾病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人群作对照,不同疾病不同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些差异充分说明检测这些指标,对于不同妇科疾病患者的疾病诊断存在较大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诊断妇科疾病时,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六项性激素,有利于医生准确诊断,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张波.电化学发光检测性激素六项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30(10):247

[2]周春秋,陶丽平,张谊北,等.性激素六项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3):74

[3]李庆芳.性激素六项检测在妇科疾病诊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14,16(7):1148-1149

R71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1.034

2016-09-18)

猜你喜欢

妇科疾病雌二醇黄体
朱庆军运用新版“开四关”法治疗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微雌二醇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CT增强扫描对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价值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18~F-雌二醇的质量控制研究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年妇女常见妇科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措施探析
中医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循证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观察
戊酸雌二醇在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