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6-02-13向阳李远辉詹鹏林志荣束志勇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11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向阳 李远辉 詹鹏 林志荣 束志勇

(广东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 519000)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向阳 李远辉 詹鹏 林志荣 束志勇

(广东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珠海 51900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0例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即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记录并发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观察组Harris评分(87.29±1.44)分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明显增加(P<0.05);术后早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对60岁以下老年人建议选择全髋,60~70岁老年人根据情况选择全髋。

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

老年患者常因骨质疏松、髋关节周围肌群肌力减退而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后不仅造成患者肢体上不适及下肢功能状态较差,同时还可引起较多并发症,患者心理状态亦出现较大波动,生存质量下降,不利于预后。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内固定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而老年患者代谢慢、免疫力较低、骨折并发症多,因此内固定操作难度大,后期易出现股骨头坏死及骨不连[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2版《临床骨科学》[2]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有明确外伤史,髋部疼痛,不能行走,下肢外旋内收畸形,患髋腹股沟处有深压痛、叩击痛及肿胀,伴患肢肢体短缩、屈曲畸形,19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并经X线片及CT检查确诊。排除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严重感染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1~70岁,平均年龄(65.45± 0.15)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2~72岁,平均年龄(65.46±0.1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合适体位、假体及人工髋关节,暴露切口,髋臼采用髋臼锉从小到大逐渐扩大处理至臼壁渗血,后选择合适髋臼杯,并依据股骨头高度、关节松紧度选择安装人工股骨头。对照组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体位、切口暴露同观察组,测量已切除的股骨头直径,选用相应假体,髓腔用髓腔锉扩大,使髓腔冠状面前倾15°,假体试装合适后,安装相应人工双动股骨头假体。术后均采取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1)记录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量表包括:疼痛(44分)、功能(47分)、下肢畸形(4分)、活动范围(5分),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比较两组术后早期(6个月内)并发症,微血栓诊断标准参照《临床骨科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引流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术后明显增加(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注:与术前比较,*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后早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为发生于股骨头颈交界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老年人群多因存在骨质疏松、髋关节周围肌群肌力减退、关节稳定性差等问题而在摔倒后发生股骨颈骨折,该病需长期卧床,病程较长,而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病,若采用传统保守疗法,患者治疗后在长期卧床情况下,易发生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保守治疗疗效不高,常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3]。目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式主要是骨折内固定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虽然具有一定疗效,失败率高,骨折愈合时间长,并发症多,而髋关节置换术为一种髋关节功能重建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又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主要对骨折所致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进行针对性治疗,患者术后早期可开展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时减少或避免因长期卧床所致的压力性溃疡、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但对于选择何种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尚无定论[4]。

全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操作是先清理髋臼边缘,并充分暴露髋臼,确保真臼边缘与髋臼假体边缘平行,术中通过不同方向进行髋关节活动,可维持其稳定性及活动度,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其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而半髋关节置换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股骨头假体与髋臼假体之间的匹配,但该术在髋臼骨性负重部位产生的集中应力造成术后痛,并发症多[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其住院时间、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这与宋旗[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观察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好,虽然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高,但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明显优于半髋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马战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31-133

[2]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4.133

[3]李格当,王剑,曹磊光,等.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0):65-67

[4]郭新明,郭庆华,孙习勇,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2015,55(24): 81-82

[5]陈星,丁永利,李现林,等.全髋关节和半髋关节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801-6802

[6]宋旗.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2):1820-1822

R683.4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1.020

2016-10-15)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